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解读(之二)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6-20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应生活之需

切生活之用

 杭州师范大学  王崧舟 

杭州市临安区晨曦小学  梅晨霞

图片
图片

二、目标与内容:

侧重于发展生活语言素养

从历史的角度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显然跟过去的实用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以及日常应用文写作、日常口语交际一脉相承。但作为一个专设的学习任务群,绝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特定目标和任务的建设性构筑。

2022年版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提出如下要求:“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要全面、准确把握该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必须抓住三个核心概念,即:“实用性”“实用性阅读”“实用性交流”。只有明确这三者的内涵,理清它们之间的关联,并将它们整合为一个知识系统,我们才能切实领会该任务群的特殊性质和使命。

1.实用性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实用性指的是“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从这一界定出发,实用性包括“有用性”“可用性”“效用性”这三个要义。所谓有用性,指的是具有实际使用的功能与价值,这是实用性的基础。如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整理读书笔记、搭建可视化的知识体系、梳理思考过程和结果等,它是有用的;所谓可用性,指的是可以用、方便用,这是实用性的关键。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且入门不难、进阶有法,它是可用的;所谓效用性,指的是能产生实际效力与用途,这是实用性的保障。学生一旦掌握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他们的学习(不只是语文,还有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生活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收获成功与快乐,显然,它是有效用的。

2.实用性阅读

指的是带有实用性质的阅读。首先,实用性阅读是为了实用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对学生生活而言,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如为了竞选班干部,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演讲类文本、自我介绍类文本、甚至有关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事迹类文本,其阅读目的直接指向实用性——为了竞选班干部。其次,实用性阅读是以实用性文本为主要内容的阅读。这些实用性文本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短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牌、图示、说明书等,说明、叙写大自然的短文,参观访问记、考察报告、科技说明文、科学家小传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等。即便偶尔出现文学文本、思辨性文本等,其阅读取向还是实用性的,以获取其中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最后,实用性阅读是以实用性阅读方法和策略为主要手段的阅读。实用性阅读方法和策略,围绕语言文字所传播的信息展开。主要涉及:文本的信息提取、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信息梳理、信息判断、信息整合等,常用的阅读策略包括:速读、略读、跳读、浏览、扫描、摘记、比较阅读、焦点阅读等。

3.实用性交流

指的是出于生活实际需要的言语交际,包括口头语言的交际和书面语言的交际。实用性交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交流目的的“生活性”。它的交流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其动机来自各种实际生活的需求。如,对父母有意见,于是想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想法、加强沟通。第二,交流过程的“互动性”。实用性交流是一个涉及言语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包括言语输出者和言语接受者,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双方还在不断互换角色。因此,实用性交流要有明确的交际对象。如,写信给父母,父母就是特定的交际对象。第三,交流内容的“情境性”。实用性交流总是在某一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强调学生的亲历、体验和参与。如,给父母写信,本身就是一个真实情境。而之所以要写信,是因为跟父母之间存在某些矛盾和冲突,这其实是更具体的交流情境。

2022年版课标分学段架构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课程内容。我们通过列表加以说明:

表1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目标与内容分析

图片
图片

借助“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要点:

(一)“实用性阅读”与“实用性交流”有机融合

从各学段“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表述看,并没有对“实用性阅读”与“实用性交流”作出严格区分、清晰归类,而是采用统整的思维方式,将两者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显然,实用性阅读是实用性交流的基础和前提,它为交流提供信息、方法、形式、甚至态度的准备和支持;而实用性交流则是实用性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它使实用性阅读进入真实的交际情境,并在互动交流中巩固和活化阅读所得,进一步增强阅读的实用性,综合提升学生的生活语言素养。因此,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时,应特别注意阅读与交流之间信息互转的关系,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阅读与交流,在实用性阅读中学习实用性交流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用性交流中,梳理和整合阅读所得,迁移和践行沟通技巧,习得和养成文明得体的交流态度。

(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凸显生活价值

生活既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源头活水,又是该任务群的背景条件,更是它的目的旨归。一方面,实用性阅读的内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色彩。无论是有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各类短文,还是涉及自然世界、科技领域的参观访问记、考察报告、科技说明文、科学家小传等文本,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即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类文本,虽然跟学生生活存在一定距离,但也通过实用性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在展示和讲述中烙下生活印记。另一方面,实用性交流更是直接指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交流的生活价值。无论是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的沟通,还是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抑或是在公共场所与各种陌生人的语言交际,都是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需求,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最终增强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注重阶梯性安排

从实用性阅读和交流的内容看,第一学段均围绕学生生活展开,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等,内容相对熟悉,形式相对简单;第二学段在继续关注学生生活的同时,范围向自然世界、科学领域拓展,阅读与交流形式也更为多样;第三学段的内容范围与第二学段相同,但是阅读与交流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强调对社会的参与、对自然的探究,重视阅读与交流信息的整理和呈现。整个内容设置,充分体现了学习程度与要求的阶梯性。

指向文化自信的主题则贯穿整个阶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相对集中,线索十分明晰,形式逐步多样,内容渐趋丰富。第一学段,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并能将故事讲给他人听。学习与交流均属于最初步的状态。第二学段,聚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的事迹,学习具体、清楚、生动地讲述,在实用性交流上有了明确要求。第三学段,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实用性交流的形式进一步丰富、要求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设置,同样从实用角度体现出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阶梯性。

(未完待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