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神有什么作用? ![]() 心神当中的心,是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同时又藏神,也就是说,心能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关窍的生理功能,主管意识、思维,并且,心主血,主脉,十足的五脏之王。 而神,是暗藏在父精母血之中,进驻我们的身体后,藏于心脏,决定着我们的心神系统,所以,《内经》言:「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你说心神重要不重要? ![]() 什么疾病需要安抚心神? ![]() 肺病需要安抚心神 肺主一身的气,而魄在其中,气虚是神失所持,肺气一旦虚弱,魄就没有了承载之力,则会导致睡眠异常。很多肺病患者一直咳嗽,整夜难眠,那么在治疗这种咳嗽的时候,在疏风解表、止痒镇咳的基础上,就可以加入酸枣仁、黄精、白芍等镇惊安神,病也好得更快。 脾胃病需要安抚心神 心主血,脾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心与脾胃有密切的联系。脾胃运化正常,化生血液功能正常,血液充盈,心有所主。《素问》曾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像胃痛、痞满、腹痛、呕吐、泄泻、便秘等都与心神有关,而失眠、多梦、心悸、烦躁等心神不宁的表现,也会影响消化系统。 心脏疾病需要安抚心神 医生张仲景在《伤寒论》当中,治疗心脏疾病会主张补虚安神,或重镇安神,或者清心安神。心脏不好、心气不足,就会体现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等常见心系症状。心火旺盛,无血养之,人还容易火气冲动,那么也需要在养心的同时,宁心安神,缓解症状。 肝胆疾病需要安抚心神 中医认为:肝不受外邪的影响,躺着的时候,魂归于肝,神静,所以我们会睡得特别好。而当有外邪扰肝,魂无法归于肝时,躺着时候它会离开身体,所以肝和睡眠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歪风引动内风干扰清窍,窍闭神昏,气血不畅容易形成中风。那么,肝胆疾病之中,安神就是非常必要的步骤。 肾病需要安抚心神 《丹溪心法》中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而五行之中,心属火,淋证(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的发生与心火关系密切。一个人劳心过度、心阴暗耗,心火亢盛、心肾不交,不能向下滋润肾水从而引发疾病。在治疗淋证时,安神定志,更利于扶正祛邪。 汗症需要安抚心神 中医认为汗证是因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里不顾导致的汗液外泄,有自汗、盗汗等。《素问》认为:五脏化液,心为汗。饮食过饱,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在治疗汗证时,如果能加安神药,可以提高疗效,流健康汗。 肢体经络证需要安抚心神 心一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金匮要略》中也说过人的经脉,是人正气、正穴的道路,邪风、邪寒、邪湿,都会让我们的经脉瘀堵,有的还会痉挛蜷缩。那么治疗需要安神,一旦宁心安神,这些痉挛就会停止。有的人身体抽搐也会烦躁不安,及时地施加安神之法,还能缓解抽搐。养血安神,气血畅行,筋络得养。 ![]() 参考文献: [1]刘闯, 周素芳. 中医心神与脾胃病关系探析[C]//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术年会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年会. 2013. [2]汪洋. 安神法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J]. 中医药信息, 2013(6):2. [3]张延武, 刘敏. 安神药在组方配伍中的应用[J].中医研究, 2009, 22(1):2. [4]康明. 浅析中医安神治法[J]. 内蒙古中医药, 2008, 27(6):2. 这回你知道安神的重要性了吧~ 还有什么养生疑问?快捷私信百草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