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地道的普通人

 旧时斜阳 2022-06-20 发布于浙江

   

文/景志祥
 明朝的沈周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出生在苏州,一生没有参加科举却靠着绘画名动天下,成为了当时最红的学术明星。
根据史书记载,沈周十一岁的时候,到南都学习,学习期间断断续续写了一百首诗,抱着试一试看的心思,沈周将这些诗都呈上给巡抚侍郎崔恭。崔恭觉得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是写不出这么好的诗词,于是就让人将沈周叫到了跟前,当面出题,题目就是让沈周模仿古人写一篇《凤凰台赋》
这个题目有点难度。
崔恭觉得这个孩子一定会摇头说不会写。
但他还是低估了这个十一岁孩子的能力,得到题目的沈周也不多说废话,提笔就写,速度之快,让崔恭长声嗟叹,认为沈周很奇特。
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厉害,他模仿写《三都赋》的左思,写诗模拟白居易、苏轼、陆游,而书法则模仿黄庭坚,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比起这些,他的绘画更厉害,评论的人认为是明朝第一名。
当时的郡县太守认为像沈周这样的人才应该去做官,为朝廷效力,于是就写了一份推荐信推荐他去做官,得到这个消息,沈周却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决定。
根据《周易》给自己了一卦,得到了“遁”卦的第九五爻,曰:嘉遁贞吉。”于是,沈周说此天所以覆命,逆天不祥就此拒绝了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有个叫曹凤的官被朝廷派到苏州来做太守(相当于今天的苏州市市长),刚到办公室就对自己的办公楼进行了一番装修,为了增加自己文人气息,他特意找了一批民间画工为府衙的墙壁上的字画装裱。
不巧衙门里有一个嫉恨沈周的小吏,看新太守对当地名流不熟悉,就把沈周的名字写在其中,目的就是让名动一时的大画家去给自己做个小工,好当面羞辱他一下,上面有命令,下面当差的只能按照命令办事,于是征召沈周进城服劳役,为太守作画。
按说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新来的市长不认识沈周再正常不过了,谁也没在意。

但有人却提醒了曹凤,这个人竟然是吏部主管官员,曹凤市长干得不错,于是进京城见吏部官员,好为自己的前途谋划一个更好的位置,哪知道吏部官员见曹凤来自苏州,很是高兴,拉着曹凤的手激动的问:你在苏州做父母官,一定知道沈先生了,不知这近来沈先生身体可好?
曹凤被问得一头雾水,苏州姓沈的不少,但具体是哪一个人,他真不知道,可人家吏部官员都询问了,这个人必然是个厉害的人物,就随口说一句:“没生病”。
事情到了这儿,应该说应该足以引起了曹凤的注意,可这位太守有点神经大条,事情糊弄过去了也就算了,没放在心上。
过了几天,他去了内阁面见首辅李东阳,刚准备汇报工作,这位李首辅只是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然后问了一个几乎和吏部官员差不多的问题你是从苏州来的,一定见过沈先生了,不知道他有没有让你给我带来书信没有
这一问可把曹凤给问傻了,他实在不知道这位沈先生到底是什么人,人都没见过,谈什么书信,可首辅问话,又不好不答,只好硬着头皮说了句:有而未至”糊弄了过去。
吃过两次亏,曹凤才算回过神来,返回苏州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沈先生。
当他得知,惊动了吏部和内阁的沈先生竟是被他征来做画工的沈周,吓得汗流浃背,自京城回到苏州,曹太守连家都没敢回,就直奔竹庄,一再向沈周道歉。没想到沈周一脸的无所谓,并且表示我前去服役,这是义务
说完,该做啥做啥去了,全然没理会一脸蒙圈的曹大人。
沈周之所以如此受王公贵族的重视,神乎其技的绘画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来自他秉性。
他出生在书香世家,却不被名声所累,过着世人羡慕的肆意的小日子,爱读书就收藏书,爱朋友就和朋友聚一聚,撸撸串,喝喝小酒,爱字画就玩绘画,一切都过得肆意而自然,晚年的他,干脆从城里搬到乡下,找了一个有流水、竹子、亭子的地方就地取材搭建了一个庭院,取名有竹居,在这里,他肆意挥毫自己手中的笔,画自己认为该画的画卷。
这种随意洒脱的个性,反而促使了他在绘画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作品粗简豪放,气势雄浑,难得是气韵生动,被同时代的文徵明称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求他画的人越来越多,每到一地,总有人会准备好笔墨纸砚和大把的银子,等待他尽情的挥洒人生的感悟,对此他总是微微一笑,也不拒绝,要画的给画,要诗的给题诗,要书法的给书法,尽量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只不过似这种要求的人在太多,纵然他有心,也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索求者,有时候为了躲避身后的索求者,他不得不躲进寺庙,谁想这也没能躲过索求者,不少人追到了寺庙。
友人刘邦彦看着好笑,写诗笑他:
送纸敲门索画频,僧楼无处避红尘。
东归避了南游债,须化金仙百亿身。
你啊,即使躲到庙里都躲不开要画之人,看样子,你只能化身为庙里的神仙才能应付越来越多的求画人了。
即便是被人追得满世界跑,碰上了要画的人,沈周还是慷慨拿出自己的画笔,添上自己的姓名。
根据书中记载,在苏州,一旦碰上了大雪纷飞的年月,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沈周就会在村子里游走,看看谁家的烟囱没有升起炊烟,碰上了就会送上自己种的大米,一边送一边感慨:余固不能独饱也。
乡里有邻居伪造他的画卷在卖,收藏者他那里鉴定真伪,他知道那邻居家境贫寒,有老母亲要照顾,就说这是自己的真画,只是有些小地方没有处理好,然后拿笔在上面进行了细微的修改,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盖上了印章,似这样不在乎版权的画家除了沈周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有邻居丢了一件贵重的东西,不巧看到了沈周家里也有,就说这东西是自己的,自己长腿跑到你家来了,沈周微微一笑,说既然是你的,那一定是我拿错了,说完,让邻居拿走了。
是与不是,似乎在他这儿变得不重要了,功名也好,利禄也罢,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人生能过点肆意大度的日子挺好。
沈周一生没有做官,除了自己喜欢的绘画,书法,活了八十三岁他选择了做了一个地道的普通人,致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终凭着高尚的艺术情操,成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享誉千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