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藏象学说2消化运化脾系统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脾系统

脾位于中焦。中医的脾指的是整个消化吸收系统,包括脾、胃,以及小肠的部分功能以及内分泌系统。人体的消化吸收运化,主要依赖于脾和胃的生理功能,所以《素问》说:“脾胃者,仓庶之官,五味出焉。”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后,经过初步的消化,向下输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脾吸收其中的精微,然后转输至心肺,化生气血布散于周身。

脾气健运,则水谷精微能够充分吸收,化生精、气、血、津液等,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

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不足,出现腹胀、便塘、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病变。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主运化,水液能将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津液上输于肺,又能将代谢后的水液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脾失健运,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聚湿、生痰,甚则引起水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即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脾气的固摄作用。脾气充足,血液就能循其常道而行。如脾气虚弱,不能控制血液在脉中流行,则可导致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病证,也称作“脾不统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脾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包括升清和升举两方面。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若脾气不能升清,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若脾气(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2.脾喜燥恶湿

脾脏喜干燥清爽,脾喜燥恶湿

图片
图片
图片

 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1)脾在体合肉: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致肌肉消瘦,软弱无力,甚至萎弱不用。

图片

(2)脾主四肢:脾气健运,四肢的营养充足,则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四肢营养不足则可见倦怠无力。

图片

脾虚则无力运化水湿,则虚胖糖尿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图片
图片
图片

2.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脾在窍为口:脾开窍于口,系指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图片

(2)脾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也是脾胃运化功能的反映。图片

3.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会妨碍脾气的运化功能,出现不思饮食、皖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脾在液为诞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孩子的流口水往往比较粘 老人的比较稀。
图片

5.脾与长夏之气、四时相通应长夏(夏秋之交、四个季节之交),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阳下迫,地气上腾,合于土生万物之象,所以脾与长夏相通应。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