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首发】文学内容、出版业态与产业价值:网络文学研究评述

 出版与印刷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2.00.022

摘要 | 数字化浪潮推动网络文学成为新时代文坛异军突起的重要力量,二十余年来逐渐得到学界的关注与认可。文章从文学、出版、产业等不同视角观照并梳理近年来的网络文学研究进展,着重探讨文学内容转变、出版业态更新与产业价值创造问题,展望未来相关研究在文学转型、出版嬗变、产业实践上的深入探索,以期弥补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推动网络文学理论与实践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出版;网络文学产业;文学批评

→ 查看HTML全文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阅读逐渐渗透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1]。网络文学作为根植于技术与媒介的新兴文学形态,被认为是“数字阅读的重要指向”“数字内容平台建设的核心竞争力”[2]。自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初现雏形以来,关于其内涵的探讨与争议从未休止。不同于西方学者[3-4]重点关注文本性质、叙事机制、技术流转的视角,国内学者[5-6]倾向于从媒介环境、载体形式等角度界定网络文学的概念与内涵。当前与多数学者认知最为相符的观点为:网络文学是以数字化手段生产、数字化形式传播的原创文学作品。这类观点将媒介载体等多要素的变化相统一,扩展了网络文学的定义视角与讨论空间。总的来看,网络文学尚不存在统一的定义,其内涵随着实践发展而得以不断丰富与完善。

网络文学概念与内涵的演变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我国网络文学起步较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因此学界多以时间区间的形式总结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7][8]4-7。2002年以前,网络文学处于无商业浸染、无资本裹挟的纯天然状态,这一阶段被称为网络文学的“萌芽期”。2003—2008年,网络文学迈入“转型期”,逐步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与有效的盈利机制,开启市场化新阶段。2009年至今是网络文学发展成熟期,网络文学行业表现出网站数量快速增长、受众规模日益扩大、作品内容不断创新的全新态势。

伴随着网络文学的阶段化发展历程,网络文学研究也经历了“简单批评—理论突破—指导实践”的重点转变。其中,网络文学的特征与功能是指导实践类研究所关注的重点。看好网络文学发展前景的学界、业界人士多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其效用与价值[9-11]:①解放文学生产,使网络文学创作主体趋于广泛化、多元化,使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得以提高;②促成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的话语空间更开放广阔,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更紧密的关联与互动;③联动场域发展,即网络文学重组了多个子场域结构,其变化对场域资本与惯习产生关联作用;④衍生增值开发,即网络文学通过跨媒介手段,实现原作品的“升级”或“重塑”,转化媒介优势进行产品变现增值。

总的来看,国内的网络文学研究持续升温。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发现,自2000年至2021年年底,网络文学主题论文达7981篇,且数量逐年走高,研究热点集中于网络文学本体问题、网络文学出版问题、网络文学产业与消费、网络文学评价与批评等方向[12]。梳理学术界二十余年来关于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系统地认识网络文学,准确把握其发展走向,更好地满足面向数字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弥补当前的短板与不足,也为未来的数字出版等主题研究提供参考与支持。

一、网络文学文本:美学视角下的内容思辨

网络文学作为全新的文学形态,在文学核心要素即文本内容、文化语境与文学本体三个维度上与传统文学存在明显区别。有关网络文学的学理阐释表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审美性,较为重视网络文学本身的美学表达[8]27,本文基于美学视角讨论以下问题:文本内容在叙事或组合等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当前的文化生态与文化语境对网络文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网络文学本体如何存在并发挥实际价值?

1.文本内容研究

文本内容是文学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承载与依托,传统文学强调“文以载道”,而网络文学更倾向于“寓教于乐”[13]。从文本内容性质与形式上看,网络文学具备区别于传统文学的超文本、多媒体等特征,不仅颠覆了固化的表达形式与逻辑要义,而且凝聚了网络社群的集体共识与精神诉求,以立体的符号工具、独到的聚焦视角(如女性主义等)、多元的题材与体裁(如网络小说等)展现通俗反叛的鲜明特色[14]。雅俗共赏的文本内容有助于使不断变化的受众偏好与市场供需达成某种程度的共振,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容易出现内容同质化等问题。

从文本内容叙事上看,网络文学以“数字叙事”的方法将文本内容呈现给受众[15],其叙事资源、叙事动因、叙事流程、叙事制度四大组件[16]91构成基于作品的稳定叙事系统。其中,叙事资源是系统运作的基础,表现为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工业文明等;叙事动因是系统流转的动力,与写手的写作动机及读者的阅读动机紧密相关[16]92-93;在叙事流程中,读者参与情感投入并为叙事消费,写手加强社群维护并使叙事完整,平台则为二者的互动提供环境支持与维护保障;叙事制度与网络文学产业不可分割,在此不做细解。叙事系统呈现出的跨媒介、表象化等特征,对网络文本构型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实践,带来了文学内容形态的全新转变。

2.文化语境研究

有学者曾指出,当前的文学生态在内部元素与外部构成上都发生了变动[17],其原因之一是文学语境的普泛化改变了实践的存在方式[18]。不同于强调情景的口头文学与注重结构的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从起源上看更接近文化“地气”,从语言上看更包容“杂语”共生,这是多元文化语境发挥指向作用的结果。

第一,区别于精英文化,大众与商业文化语境为网络原住民及新用户提供了平等参与文学“狂欢”的机会,使创作自由意识在社会各阶层实现全面觉醒[19];同时也使利益追求逐渐成为“狂欢”目的,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相互制衡,商品逻辑与艺术审美形成对抗。

第二,媒介与信息文化语境的扩张以变革与融合的势头拓宽了网络文学的传播路径,一举颠覆了传统文学纸质流传的垄断地位。视听媒介等载体的兴起也同步推动了网络文学内容的再生产[20],使文本的欣赏性与可读性得以增强。

第三,秉承哲学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对个体差异与自由解放[21]的主张,后现代文化语境一方面注重以文学诠释欲望,以感官化手段展现娱乐性特质,使虚拟空间中的个体实现平面写作与情绪宣泄;另一方面凸显网络文学表达的去崇高化,使网络文学在自由与开放中走向互动与完整[22]

3.文学本体研究

本体论学说自17世纪问世以来,致力于回答世界“如何存在”与“为何存在”的问题。认识网络文学本体,并非采用“研究对象说”或“研究内容说”此类单一的观点理解,而需立足哲学等多元视角厘清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与实在意义,欧阳友权将其升华总结为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与“本体价值”[23][24]2

沿用这种观点,“存在方式”着力解决“如何存在”的问题[24]21,可被总结为:①技术环境下的转型扩张,即网络文学生产与传播的技术基础持续深厚,使文学由传统的纸质化、口语化走向电子化、网络化;②媒介支持下的叙事狂欢,即媒介融合较好地满足了网络文学叙事与交互的需求,使真实表达与感性发声的空间得到自由保障;③虚拟世界中的边缘限定,即网络文学艺术场域内的表达与发声,仍受到一定规则的限制与约束;④全景敞视中的存在蜕变,即“电子乌托邦”的铸就刷新了文学存在形式,网络文学也在电子化呈现中走向演进与革新。

“本体价值”则对应“为何存在”[24]111,与上文关于文化语境的总结形成呼应。网络文学本体不仅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关联社会环境的氛围作用,在大众与商业文化语境中展现文学的民间立场,还通过知识谱系和信息体制的创新解构文学范式,通过文学体验与技术祛魅的方法回溯艺术原道,通过意蕴激发与精神承载的道义生成文化图腾[24]20。在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的本体价值是其更应突出的责任与作用。

二、网络文学出版:融合视角下的业态分析

网络文学的发展繁荣直接影响并推动了网络文学出版研究进程[25]。不同于其他出版业态,网络文学出版在主体图像、行为信息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使研究焦点从“文学+艺术”转向“技术+媒介”。故发端于此,本文从融合视角讨论以下问题:各出版主体在什么维度上发挥作用?出版活动在媒介与技术加持的背景下实现了怎样的融合发展?出版互动蕴含着什么样的循环逻辑?

1.出版主体研究

与传统文学出版相比,网络文学出版在主体作用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展现出互动性强、即时效率高的优势。写手、编辑、受众等不同主体在出版过程的各环节中发挥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他们相互关联又各自为营,使网络文学出版生机勃勃,各类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在出版上游,趋于年轻化、品牌化、多元化[26]的写手主导着网络文学的创作,这是网络文学出版的底层基础。以兴趣爱好为创作缘由的写手往往不主动追求利益分配。但对渴望资本成果的写手来说,较低的准入门槛与较高的利益诱惑可能驱动其谋求作品的多元出版方向。通过个体抗争等策略[27],写手们会努力寻求个体意愿与平台要求之间的平衡,以完成符合读者与编辑要求的高质量作品。

在出版中端,编辑拥有掌控网络文学运营的话语权。一端引导作者,即写手,在提出写作建议、把关内容质量的基础上,以专业视角洞察作品的“出版潜力”,成为网络文学的“经纪人”[28];另一端对话读者,即受众,掌握出版市场动向与需求偏好,从读者的期待视野[29]中,保障并放大作品现在及未来的出版价值。有学者认为当下编辑的作用正在被弱化,但从网络文学出版的视角看,编辑的地位很难被完全替代。

在出版末端,即网络文学出版的最终指向,受众决定网络文学的消费。作为文化消费者,读者主动反馈意见并与作者、编辑形成互动,以保障出版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对文化普及与出版再生产形成重要的推动力。读者的介入为出版机制内部提供了接力[30],生产联通消费,文本与效益串联。在由参与者到主导者的角色转化中,多样化的受众群体为网络文学出版的良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此外,随着技术深入发展,网络文学出版机制中逐渐涌现出具备强生命力和高创造力的新出版主体:摒弃以“人”为引擎的传统思路,新主体多为人工智能[31]84等技术力量[32],用以赋能出版实现转变升级。但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出版活动社会性弱化、传统主体技术性失业等不可控风险[31]86。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完善高效开发的出版机制,形成出版主体的协同与共赢,是网络文学出版面对的恒久命题。

2.出版活动研究

2020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出版管理的通知》,提出规范网络文学行业秩序、推动网络文学出版活动健康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意识导向。就目前的网络文学出版活动方式而言,主要可被概括为三种活动方式:数字化出版(网络出版)、实体化出版(纸质出版)与跨媒介出版[33]

网络文学数字化出版是最为常见的出版形式,与用户在线阅读紧密相连。数字化出版无需依靠出版商、出版社等机构作为中介,以付费阅读制度为主要获利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化出版几乎等同于网络文学写作发表本身[34]。而实体化出版是作者延伸作品价值、实现受众推广的重要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作品得到了文化环境与消费市场的认可[35]。此外,网络文学在创作形态上的深度开发拓宽了跨媒介出版的形式[36],根据适配程度的差异,部分网络文学作品从数字文本与纸质文本转化为影视剧本、动漫脚本、游戏世界观、实体周边等多种形态。跨媒介出版使文学作品的衍生价值得到进一步开发,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成为出版活动关注的焦点。但是,跨媒介出版的不稳定性也带来转化成本高、知识产权矛盾等新挑战[37],需要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或指南予以约束与指导。

近年来,“自出版”“众筹出版”等新兴出版活动也纷纷进入大众视野,但都仅在出版投资方等外部因素产生变化,内部运作模式并未跳脱上述三大类出版活动的限制。全民阅读时代,国家已意识到加强网络文学出版宏观管理的必要性,网络文学出版活动也必须在品质与数量的博弈中,承担起深耕融合发展、优先社会效益的责任。

3.出版生态研究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多指环境与状态的综合[38]。在数字出版生态研究中,学者们多从技术环境与文化状态的共生角度出发,分析相关业态的系统构成与机制作用[39]。在网络文学出版生态中,各出版主体与出版活动代表着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图景,彰显了中观视角下的生态群体性,而对生态空间与生态动能的研究则是宏观视角下对生态功能性的观照[40]

媒介融合与技术创新是网络文学出版生态中持续代谢并发挥作用的环境向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文学出版正是通过媒介沟通与技术交流,才能在高度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化的环境中实现组织、产品、市场等要素的契合式发展与创新性衍生。网络文学生态空间也由此形成二维的双体系结构:一是“出版+”,即通过拓展文学作品出版的形态,使其承载数字阅读、流量变现、知识服务等多重功能;二是“文化+”,从孤立的个体发展走向共生的协同发展,既实现内部主体与环境的双向依存,还与外部生态进行交流沟通与创新共享。二维双体系结构是网络文学出版生态空间的突出表现,昭示了其具备基于技术环境变化而适应调整的特质。

生态动能则是网络文学出版运作的驱动力。整体来看,资本、文化已逐渐成为网络文学出版生态场的核心动能来源,资本关联消费,文化推动传播,二者在博弈中不断优化动能要素的配置与应用,使网络文学出版处于秩序化构型之下。一方面,网络文学出版资本介入程度日益加深,物质奖赏与鼓励使资本运作功能被放大,市场需求与潜在利益使内容生产与出版在全生态环境中得以持续运转。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出版并未抹除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时代“底色”,出版自身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文化属性也使其必须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明德的初心与使命,这也是开创网络文学出版新生态、新境界的重要动能来源之一。

随着数字出版与数字业态持续发展壮大,我国对网络文学出版生态的管理实践还存在统筹程度不高、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共同体认知缺失、经济与文化供给失衡等问题,需要加快生态管理研究进程,以推动出版生态更和谐、更稳定地向前发展[41]

三、网络文学产业:全局视角下的价值阐释

网络文学产业化发源于其“转型期”,其标志为2003年头部原创网络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成功建立起“VIP付费阅读”模式。迈入成熟期后,网络文学产业走向兴盛,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基于全局视角,本文梳理已有成果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网络文学产业由何种要素构成?要素间存在什么关系?网络文学产业以何种模式稳定经营?网络文学产业链内部以什么结构持续运作并创造价值?

1.产业要素研究

张建友等[42]将内容、渠道和用户概括为数字阅读产业的主要构成要素。网络文学产业作为数字阅读产业的孪生环节,是文化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发展二十多年来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资本竞争加剧、叙事多维探索等特征,作品、平台及受众相应成为产业核心要素。作品对应内容,受众对应用户,前文已作详尽解释。而平台关联渠道,在网络文学产业中主要指网络文学网站,这也是网络文学生产与出版的市场主体。

网络文学网站被认为是数字阅读中不可或缺的网络节点,是网络文学的具体承载[43],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自发演化为专业性与非专业性两类。但是近些年来,网络文学网站呈现出新的多元发展趋势:一是向多终端拓展,适应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在PC端网站外开拓配套移动端平台;二是向版权核心发力,顺应“内容为王”的发展浪潮,将运营的核心放在知识产权的深度开发上,推动优质原创内容资源的融合与集成;三是向主流文化靠拢,整合传统文学资源,寻求内在底蕴与思想的提升。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网络文学网站普遍存在品牌特色难突出、作品质量难保证、版权沟通难落实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品牌运营、拓展平台宽度,严格审编制度、完善内容生态,重构商业逻辑、实现价值增值[44]

除总体发展的视角之外,部分学者也见微知著,从个体视角深入分析网络文学网站:外在维度上,以网站本体为对象,讨论起点中文网等专业网站的元素设计、信息组织等构成要素;内在维度上,从已有理论出发,对网络文学网站的内部运行机制及模式进行探索,如以依恋理论研究网络文学网站的顾客忠诚形成机理[45],以价值链理论分析网站盈利模式[46]等。总的来看,网络文学网站将作品与受众连接起来,使各要素的联系更加紧密、产业价值循环更加复杂。

2.产业模式研究

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或称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学正逐渐形成与需求贴合、与实践契合的特色产业模式。这是网络文学市场针对增长过快而导致的“流量见顶”问题[47]所做出的自我调整。近年来有关网络文学产业模式的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化,从对基本运作模式与产业盈利模式的探讨,发展至对全版权运营模式的开发与总结。

从基本运作模式上看,网络文学市场并未摒弃传统思路,仍以线上发布与线下实体出版为主。线上发布模式又可分为两个服务向度[48]——这也决定了网络文学文本内容叙事的制度走向:一是服务读者,持续推出或转载免费文学作品,形成各类文学频道或文学库以拓宽受众面并形成潜在效益;二是服务平台,推行在线付费阅读模式,通过线上支付解锁隐藏或加密内容,刺激文化消费并保障运作稳定。线下实体出版模式实际是原始版权的再利用,早些年的“榕树下”“幻剑书盟”等网站均将线下实体出版作为产业化的最优模式[49],但近年来这种模式日益式微,原始版权不再局限于出版实体书,转向改编等多元方向发展。

从产业盈利模式上看,由于网络文学产业的可塑性,盈利模式同样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与付费阅读相对应,网络文学产业可形成会员体系以增加收入来源;与线下实体出版相对应,网络文学产业可进行版权的多维运营,通过影视改编等形式实现价值增值与市场融合。此外,电商链接与广告、资本联姻等传统盈利模式也未曾消弭,时至今日仍然是网络文学产业营收的重要组成。

无论落点是产业运作模式还是盈利模式,网络文学都是研究的出发点与基点。作为文学价值的最大体现,版权自然而然地成为产业运营的关键,全版权运营模式的出现昭示着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一体化趋势,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50]学界认为,全版权运营意在面向全用户、全平台进行IP价值的挖掘,确保知识产权价值在泛娱乐生态中得到全方位开发[51]。总的来看,全版权运营是内容、渠道与营销多重布局的结果,但在差异化的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重点方向,如腾讯文学着重影视版权改编,开拓明星IP价值,结合本家社交优势加强互动与宣传[52];阅文集团则着重网文出海,推进跨界合作[53]

3.产业链研究

产业链是描绘产业分工与供需的图谱,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有学者[54]从产业实践出发,认为网络文学产业链是以网络文学产业为核心而构筑的连接写手等多主体、运营内容与版权的产业形态。也有学者[55]从产业模式入手,认为网络文学产业链是依托全版权运营而建设的以版权为核心的商业价值关系。尽管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但无疑,网络文学产业链离不开作为核心的网络文学作品,离不开作为唯一指向的用户受众,也离不开内容整合与价值开发这一运作过程。

在网络文学产业链中,网络文学作品位于上游环节,围绕网络文学创作这一核心,从作者撰写到网站或客户端发布,再到用户接收,主要目的是满足用户底层需求——阅读。这是产业链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横向一体化结构。在产业链的中游环节,以实体出版、移动出版、海外出版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出版成为关键,这是在内容整合基础上的发散式运作,被认为是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而产业链下游环节以版权开发为主题,突出对网络文学的改编、衍生与发行。这种联盟式的结构因为加入了发行与代理机构等新主体而使产业链更加完整与丰富。尽管产业链的各环节间不同的运作结构与逻辑相互配合,但由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无参照可依,仍然出现了如版权开发归属冲突[56]、商业恶性竞争加剧、价值监管体系缺失等问题,需要推进竞合与优化,持续精细运营。

网络文学产业链的竞合是针对网站平台、文化企业等产业组织而言的,在文化资本注入市场、读者期望渗透生产的前提下,强化产业要素附着性与产业环节黏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57]。介入网络文学产业的各组织有必要通过调整内部关系、加强IP复合式开发来延长作品与自身的商业生命周期。而产业链的优化除紧抓精品内容生产等内部调整手段外,也需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与管理条例、形成价值协同与评估体系等措施加强外部环境管理。在内外关联作用下,产业链才有机会于深度融合中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四、网络文学研究的未来趋势及展望

毋庸置疑的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网络文学仍将呈现更多可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当前网络文学的研究综述框架如图1所示,笔者基于已有的研究视角,对今后网络文学研究提出以下几种思路。

图 1  多元视角下的网络文学研究综述框架

1.探索文学转型

网络文学发展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至今已进入发展成熟期。但近些年来,文学、美学视角下的网络文学相关研究逐渐减少,呈现出言之无物、流于表面、泛泛而谈的问题,反映出研究方法的匮乏与研究视野的局限[58]

“网络文学已经到了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 [59],关于网络文学的研究也应该转变视角、深入思考,开启文学研究转型的新阶段。第一,延续网络文学元问题深入研究。面向转型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与生态空间下对网络文学是什么、网络文学怎么写等基础问题作出全新解答,以元问题研究形成网络文学的内部学理逻辑体系。第二,着力建构或完善外部文学评价体系或批评体系。我国的网络文学批评面临着标准缺失、观念陈旧、学术边缘化等困境[60],亟需展开研究进行创新与突破。第三,以文学为基点进行跨学科、关联学科的网络文学针对性研究,如文学与文艺学、美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结合与拓展。第四,寻求理论变革。以往的网络文学研究过于依赖传统的狂欢理论、艺术“四要素”理论等,很难在理论资源间寻求研究创新点,存在理论陈旧、研究泛化的问题。如何总结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规律,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建构具备中国特色的独立性的理论框架,是未来需要持续思考与探索的重点问题。

2.审视出版嬗变

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学是工具媒介与世界观念的结合,即技术与艺术结缘的产物[61]。近年来,网络文学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分支,随着媒介文化的勃兴,关于网络文学出版的研究也进入快车道,且呈现出“媒介转向”“知识新生”的趋势[62]

作为出版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网络文学出版的核心问题讨论离不开媒介、技术等要素,但也存在新的解读方向。如:从媒介生态的角度出发,以出版学和传播学视域融合的方法,观照网络文学出版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思考其媒介结构、生态组成、文化效果等问题,从中总结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的出版高质量发展策略;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出发,以技术手段进一步明晰网络文学出版过程中的知识流动过程,探索出版体系中是否存在主体信息内化与反馈的互动回路;从话语空间的角度出发,网络文学出版研究不仅要揭示其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本质,更重要的是掌握可实现学科内部平等对话的研究工具[63],通过观念、视角、逻辑上的更新与统一,使网络文学出版理论与实践相勾连。

3.联系产业实践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资本浸润程度日益加深,产业化趋势逐渐明朗。以阅文集团、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为开创网络文学产业新纪元而坚持奋斗与探索。面对运营机制、产业渠道与核心任务的变化,网络文学的研究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实践的多重面向,关注产业实践的全新变化。

第一,关注产学研模式影响下的网络文学产业。有学者注意到网络文学研究的部分智力成果在产业创新战略维度中能得到较好的转化与应用[64]。而网络文学产业实践成果是否能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资源支撑、为学术研究创新提供社会动力,尚需审时度势、深入调研。第二,关注“互联网+”大环境中的“网络文学+”协同发展。成熟期的网络文学产业向多元泛娱乐领域渗透融合,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发散以用户为中心的泛娱乐运营渠道,拓展多平台同步切换的移动智能终端,是当前优化产业组织、提高产业效能的固有命题。第三,关注粉丝经济崛起背景下的网络文学产业被动变革。用户黏度带来的粉丝持续性消费价值即粉丝经济,使产业要素、产业模式与产业链结构持续发生适应性调整与变动。第四,基于政策导向与治理逻辑,关注政策支持引导背景下的网络文学产业主动优化。

五、结语

有学者曾言:“数字和虚拟环境正逐渐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占据主流,数字媒介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65]在数字技术纵深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在阅读需求持续升级的文化环境中,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创新研究视角,以更谨慎认真的态度进行持续关注与深入探索。本文对现有网络文学文本、出版与产业研究的梳理与讨论,仅是冰山一角,目的是在宏观层面上为新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提供整体认知,以进一步推动学理与范式上的深入探索。之后的研究既可以延续学理化方向,也可以落脚于实践,指导网络文学面向新环境、新空间、新变量作出新调整、新变化、新安排,在继承与发展中彰显其存在价值,走上建设性、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陈洁,吴申伦. 面向数字化的编辑出版学转型——21世纪以来数字出版研究综述[J]. 出版广角,2019(18):32-36.

[2]付伟棠. 我国数字阅读业态的变化:市场、平台与用户[J]. 图书馆,2019(7):93-99.

[3]VIIRES P. Literature in Cyberspace [J]. Folklore,2008(29); 153-174.

[4]LANDOW G P. Hypertext 3.0:critical theory and new media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M].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

[5]张晓蒙. 网络文学出版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5.

[6]刘绪义. 存在抑或虚无:网络文学研究的学理悖论[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0-34.

[7]罗诗咏. 中国文学网站二十年[J]. 网络文学评论,2018(6):20-26.

[8]史晓兰. 多元视角下的网络文学研究简论[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9]任锦鸾,肖丹. 跨媒介视角下网络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与开发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6):94-99.

[10]余碧琳,汤雪梅. 网络文学的起兴、异化与价值回归——基于三种经典传播学理论的解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8(11):56-60.

[11]向勇,白晓晴. 场域共振:网络文学IP价值的跨界开发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8):110-114.

[12]孙乔可. 2000—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综述[J]. 文化学刊,2020(11):72-77.

[13]王玉玊. “爽文学观”与网络文学的价值[EB/OL]. (2020-03-16)[2022-03-03]. http://www./detail--6599998.html.

[14]陈洪娟. 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及其发展策略[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5):174-182.

[15]周志雄. 网络叙事与文化建构[J]. 文学评论,2014(4):185-193.

[16]王一鸣. 网络文学叙事圈的动因、过程与叙事制度[J]. 出版科学,2018,26(1):90-95.

[17]谭华孚. 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8]徐杰. 文学语境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2.

[19]黄平丽.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场考察[D]. 济南:山东大学,2012.

[20]许爽. 新媒介语境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20.

[21]马妮. 后现代主义:寻找希望的形而上学[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6):95-103.

[22]杨延生. 网络文学: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自由书写[J]. 新疆社会科学,2006(1):93-95.

[23]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本体论纲[J]. 文学评论,2004(6):69-74.

[24]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学,2004.

[25]黄先蓉,贺敏.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网络文学治理政策文本分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21(5):43-49.

[26]赵建常. 网络文学出版的生机、障碍与除障之道[J]. 编辑之友,2014(11):22-25.

[27]张铮,吴福仲. 创意流水线:网络文学写手的劳动过程与主体策略[J]. 中国青年研究,2020(12):5-13.

[28]宁传林,夏德元. 场域理论视角下网络文学作者、编辑、读者的角色认知[J]. 编辑学刊,2018(1):13-18.

[29]韩玉浩. 基于期待视野的网络文学出版机制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20.

[30]邱媛颀. 网络文学生产中的读者介入现象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20.

[31]邓祯,梁晓波. 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文学出版:现状、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J]. 中国编辑,2021(8):84-88.

[32]廖声武,谈海亮. 走向计算主义:数据化与网络文学业态的裂变[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4):71-78.

[33]闫伟华. 网络文学出版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J]. 出版发行研究,2016(6):13-16.

[34]周凯,张燕. 数字出版背景下的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路径[J]. 出版发行研究,2017(11):42-44.

[35]孙茜. 优秀文学版权的互联网传播及与实体出版的互鉴[J]. 编辑学刊,2020(3):47-50.

[36]王韶松,王谦. 二十年目睹之网络文学发展及数字出版[J]. 出版广角,2012(8):19-21.

[37]高殿银.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文学的跨媒介传播研究[J]. 编辑学刊,2020(1):107-111.

[38]祝延成. 生态系统浅说[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9]常江,朱思垒. 架构、生态与普惠:一个数字出版的阐释框架[J]. 现代出版,2022(1):30-38.

[40]庞胜楠,李攀,柳旭东. 新加坡中文少儿图书出版生态学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21(4):88-95.

[41]周百义,姚磊. 试论我国网络文学出版宏观管理[J]. 中国出版,2013(11):6-9.

[42]张建友,张祎鑫. 价值链视域下数字阅读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 出版广角,2021(17):48-50.

[43]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发展史汉语网络文学调查纪实[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44]王昊,蒋帅,王立军. 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建设问题探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18(17):22-25.

[45]竺立军. 网络文学网站的顾客忠诚形成机理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46]马嘉忆. 基于价值链的网络文学网站盈利模式研究——以起点中文网为例[J]. 现代商业,2018(1):119-120.

[47]孟隋. 打破市场天花板:网络文学新商业模式探析[J]. 中国图书评论,2021(3):105-111.

[48]李昕揆. 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模式论析[J]. 出版科学,2015,23(4):16-21.

[49]刘锦宏,赵雨婷. 泛娱乐生态中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生产和运营模式解析——以阅文集团旗下猫腻作品《择天记》为例[J]. 出版科学,2017,25(1):28-33.

[50]闫伟华. 移动互联网崛起与网络文学产业变革[J]. 编辑之友,2017(12):10-13.

[51]程一帆. 腾讯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模式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6.

[52]李阳冉. 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全版权运营模式探析[D]. 开封:河南大学,2017.

[53]杨达松. 数字出版时代全版权运营模式创新[J]. 青年记者,2020(17):98-99.

[54]欧阳友权主编. 网络文学词典[M].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

[55]何慧龙. 我国网络文学网站产业链发展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5.

[56]何培育,马雅鑫. 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开发中的版权保护问题研究[J]. 出版广角,2018(21):30-32.

[57]欧阳友权,邓祯. 网络文学产业链的竞合与优化[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31-35.

[58]欧阳友权. 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基点及其语境选择[J]. 河北学刊,2015,35(4):96-99.

[59]何瑞涓. 网络文学进入转型升级发展关键阶段[N]. 中国艺术报,2021-09-29(2).

[60]欧阳友权,张伟颀.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20年[J]. 中国文学批评,2019(1):98-107.

[61]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产业经营的三个关键词[J]. 网络文学评论,2019(4):5-12.

[62]高坚. 网络文学出版研究的多重面向与范式反思[J]. 中国出版,2020(8):57-60.

[63]吴长青. 新时代网络文学学科建设研究[J]. 出版广角,2018(21):33-35.

[64]王志刚,李阳冉. 知识管理视角下网络文学IP生态体系重构[J]. 编辑之友,2021(5):40-45.

[65]李斌. 数字技术、虚拟现实与网络功能——数字文学的审美新变化与发展新趋势[J]. 当代外国文学,2021,42(1):134-141.

Title : Literary Content, Publishing Format and Industrial Value: A Review of Network Literature Research

Author : LIN Zerui

Author Affiliation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 : The wave of digitalization has promoted network literatur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new era of literary circles, which has gradually received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is paper observes and sorts ou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etwork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literature, publishing, and industry, and focus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y content, the renewal of publishing format and the creation of industrial valu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literature transformation, publishing transmutation and industry practice in the future is expected to make up for the limitation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

Keywords : network literature; network literature research; network literature publishing; network literature industry; literary criticism

本期聚焦专题:中国网络文学

专题主编:许洁

许洁,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科学系系主任。武汉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武汉大学351人才“珞珈青年学者”,欧洲学术出版国际会议组委会成员、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出版基础理论、科学交流、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出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在Learned PublishingThe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出版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多篇。

中国的网络文学在规模上的快速膨胀和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了主管部门、研究者以及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学界也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学者们或关注其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联系,或研究其发生在整个“网络”中的文学性活动,或探讨其通过“互动”和“实践”生成“意义”的过程,或分析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出版学的角度出发,关于网络文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实践“场域”,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呢?以出版业为观照,网络文学这一在非传统出版商业资本助力之下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产业,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思考呢?

本期专题,我们组织了三篇研究论文,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探讨了网络文学的用户行为、国际传播和研究现状。《基于眼动追踪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优化研究——以起点中文网为例》以行业代表起点中文网为研究对象,利用眼动追踪实验,通过模拟用户开展在线阅读的全过程,对网络文学网站用户的视觉偏好、浏览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国际传播视野下网络文学海外出版研究》梳理了中国网络文学从海外授权出版,到海外自发翻译,再到全产业链内容生态打造的海外出版实践历程,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未来应肩负起更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使命。《文学内容、出版业态与产业价值:网络文学研究评述》梳理了以网络文学为主题的文献,从文学、出版和产业不同视角分析近年来的网络文学研究进展。三篇论文切入视角不同、研究方法各异,力图从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层面为推动网络文学研究与产业的长远发展贡献一些思考。

编辑:许彤彤

审核:靳琼 熊喆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