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量量子化》教学

 新用户65120Joi 2022-06-20 发布于山西

热辐射、量子论初步、原子能级。三块硬核知识,随便一块都是硬骨头。对没有热学、量子论初步、原子物理知识的学生来说,本节内容就是硬灌的天书。想要讲好,需要好好学习物理学史、科技史。

编写说明:

本章是必修模块的最后一章,在力学和电学的基础上,落实课程标准“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的要求,内容跨度大,但线索清晰. 从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讲到电磁感应,再到电磁场、电磁波,然后从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讲到黑体辐射,进而引出能量量子化。”

线索清晰?

计划让学生先通读全文,问问思路清晰不?能从文本中获得哪些有用信息?能否找出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理科内容,一整节没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点,学生就听成了天书。

一.热辐射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作热辐射。

开宗明义,醍醐灌顶,直接告你啥是热辐射,而且是所有物体,任何温度,只不过辐射的“参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通过上节内容,需要知道这种辐射实质是电磁波。冶金工业发展带动的理论研究。

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在知道了什么是热辐射后,简要给出了热辐射的规律。波长、频率仅凭上节的内容要做到理解我感觉基本做不到。

转一下折:除了热辐射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常温下我们看到的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就是反射光所致热辐射是辐射电磁波,是内在的,是发自肺腑的。反射和吸收得也是电磁波,是针对外来的。反射和辐射不是一个东东,都是电磁波,来源不一样。

黑体:比黑还黑,黑至无形。黑还能看见,黑体是看不见看的。黑是借用了其只吸收不反射的特点。看见的黑色实际是反射的光线少。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叫作黑体全吸收了,不反射了,看不见了。不反射,但不停止辐射,热辐射是一种本能。

因为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它的温度有关,所以,在研究热辐射的规律时,人们特别注意对黑体辐射的研究。

普通物体辐射加反射,都是一堆电磁波,是反射的呢?还是辐射的呢?不好区分。黑体黑的特别,只辐射不反射,而且这种辐射强度随波长分布只与温度有关。干嘛呢?这是?玩个黑体,测测电磁波,就可知道物体温度。传感器测温的逻辑。测温是干嘛?冶金工业对温度要求高呀,传统温度计玩不转了。

物体中存在着不停运动的带电微粒,带电微粒的振动会产生变化的电磁场,从而产生电磁辐射。

解释为啥辐射和温度扯上关系了。振动学生还没学,无规则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也没学,这一下真不好解释了,一堆为什么就来了。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带电粒子蹦跶的越快,电磁波频率越高。

问题就来了,这种经典的想法在黑体辐射这碰壁了。大神普朗克登场。

二.能量子

瑞利金斯也不提了,直接普朗克上台。中间曲折,实验图象,理论图象的差别统统一笔带过,一大块脑部的空白。

大神是怎么玩得?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进行了多种尝试,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不得不承认:微观世界的某些规律在我们宏观世界看来可能非常奇怪激烈的思想斗争,斗争啥呢?斗争的是黑体辐射公式的解释权。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跟实验符合的很好,但无法用经典的电磁波理论解释。公式是为了拟合实验数据从数学上来得(学不好数学真的玩不转物理),数学的公式需要进行一个物理上的解释,但经典理论太离谱,而普朗克恰恰是在经典理论的滋养下成长的。让他“背叛”自己一直信仰的理论,他思想上能不激烈吗?

没有办法,为了使理论能解释实验数据,只能给理论赋予新的含义。

能量子,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 ε 的整数倍。为啥这就和经典不一样了呢?经典是怎回事?没学振动、波动怎理解?

糊弄一下,经典是连续的。现代是离散的、量子化的。

量子化通俗解释一下,力学中学过的动能就是连续的。可这个辐射能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和带电粒子的带电量类似。

量子化,人的个数就是量子化的,婴儿、老爷爷都是一个个的人,不因体重、身高搞歧视。楼梯台阶也是量子化的,宏观的连续只是“间隔”太小的一种错觉。一个斜面,人若小到原子量级,那就是崎岖不平的“台阶”,宏观世界的“知觉”弱,弱到无法感觉、测量出那个最小“单元”,就认为是连续了。

三.能级

这跨度,拉大胯的节奏。学生要不晕只能说明老师真的高明。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量子理论开枝散叶的高光时刻。

光子、能级,只要有问题,就往量子化上靠。靠着量子化这颗刚成长的参天小树快速成长。

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直接告你事实。所以原子的发射光谱是分立谱。进一步继续往懵了讲,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不一样,是量子理论在支配着。现代社会,量子理论功不可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