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2-06-20 发布于江西


陈春花老师的这个感触是在听一位老师的课后有感而发的。看到这位老师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回答,鼓励学生开口,最后学生也顺利地回答上了问题,这个时候陈春花老师明显感觉到了这个老师眼里和心里都有学生。
在老师不厌其烦引导、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陈老师的这个感触确实让我很触动。因为在以往提问的时候,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时候,后面坐了很多老师,我们的全部心思都在完成教学任务,在一节课完成已经准备好的内容,因此在互动提问环节,不会花过多的时间在引导学生上,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我们会选择要么自己说,要么叫另外一个学生说,这样做进度是赶上了,但是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学生,其心理感受就被我们无情的忽视了。这样做带来的一个恶果就是在你的课堂,慢慢地充满了恐惧感,以后主动发言的同学会越来越少。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我一直有在做的一件事是提前设计好问题,也会叫同学回答。我做的不好地方在于我课堂的终极关怀很多时候都不是学生,而是知识的掌握和考试成绩,因为从我对待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同学的态度和语气上可以感知到。当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特别是这个问题又非常基础甚至是考过的时候,我的语气就会有点重,透露出一种失望的感觉,因为我的关注点在于知识本身,在于考试结果,而不是在于学生本身。如果我课堂的终极关怀是学生的话,那么,对待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同学,我应该会非常有耐心,会鼓励学生,会引导学生,会让学生在我的课堂感到非常受尊重,不会让学生在我的课堂感到恐惧。
你课堂上的终极关怀是什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