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毛主席吗?”,周总理在拜访张治中的时候,特别指出想要见在张治中家里面工作的保姆,并且代主席问候他。张治中将军虽是国军将领,但一直以来和中共方面有过比较多的接触,对两党和平做出巨大贡献。 张治中和毛主席建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还不时会派人问候张治中,但为何毛主席会亲自点名张治中家中的保姆?那么,毛主席和张治中以及这位保姆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张治中与中共的深厚友谊 张治中在1890年出生于安徽巢县,他自小家境贫寒,没读过多少书就出来打工谋生。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在扬州起义,由此走上了国民革命的道路。在1916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之后,次年来到了广州参加孙中山先生的护法运动。 由于就读过军校的经历,张治中在军中获得了很多的机会,他在护法军中历任连长、营长,职务最高时曾担任过驻粤桂军的参谋长。在随后的一系列战争中,张治中表现十分出色,获得了孙中山先生的赞赏。 在陈炯明叛变事件之后,孙中山被迫逃往上海,期间接受了来自苏联和中共的帮助。此时的孙中山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手中没有军队是无法进行革命的,于是就开始筹建黄埔军校,打算培养一批军事人才支持革命事业。 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在苏联的帮助下成功建立了黄埔军校。张治中由于在护法运动中出色的表现,成功进入黄埔军校担任军事教官。在黄埔时期,张治中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影响,开始接触中国共产党。 恰逢此时,中共党员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内担任政治教官。随后张治中就和周总理开始相处了解,两人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张治中对于中共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他开始了解中共的思想方针和救国之路,自此开始了张治中与中共的不解之缘。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当时蒋介石希望张治中出力“剿共”,张治中却想办法离开前线回到了军校教书,因为他不想和中共交手。 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张治中主动提出要前往上海前线抗日杀敌,并和第19路军一同抗击日寇。在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张治中开始恢复了与中共方面断绝了近10年的联系。 此后张治中一直都在为中共撑腰,每当中共方面想到要联系国民党时,第一时间就会找到张治中。而张治中也一直在背后劝说老蒋不要对付中共,应该要把力量集中在抗日上,虽然老蒋没有理会张治中的建议,但是也体现出来张治中对于我党的关心。 张治中由此开始成为我党的亲密战友,更是为两党和平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其中在重庆谈判时期,张治中和毛主席发生过一段怎么样的故事?为何建国之后毛主席会对张治中如此友好? 重庆谈判时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张治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正当全国人民都以为战争终于要结束了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却正在密谋着发动全面内战。两党代表的阶级不同,加上背后有美国撑腰,国民党发动内战也是意料当中的事情。 当时全国都笼罩在内战即将爆发的乌云下,而国民党的张治中将军却在此时到访延安,与毛主席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蒋介石为了把挑起内战的罪名嫁祸给我党,多次邀请毛主席来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毛主席深知这是一场“鸿门宴”,但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和平,毛主席冒着生命危险接受了蒋介石不怀好意的邀约。 向来与我党友好的张治中将军主动请缨,表示自己愿意做此次和谈的代表。周总理深知老蒋的手段卑劣,临行前特地握住张治中将军的手,表示自己很担心主席的安危。而张治中将军也知道在老蒋的地盘上就没有安全的地方,所以他也向周总理保证:“既然能够来当这个代表,就一定会让主席安全回到延安!” 毛主席抵达重庆之后,蒋介石假惺惺地邀请主席入住自己的官邸。然而刚踏入老蒋的园林,张治中就发现了一些端倪,有几副陌生的面孔看到众人的到来,神色十分紧张。经验告诉他这些一定是老蒋安排的特务,随即表示让主席入住自己的碧园府邸。周总理没想到蒋介石竟然如此猖狂,已经明目张胆地要搞暗杀了。 毛主席也感受到了危机四伏,于是对张治中说到:“既然将军盛情邀请,自我就却之不恭了。”随后就改为入住到张治中的碧园府邸。随后张治中为了毛主席的个人安危,特地在安保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部署工作。 张治中先是在府邸中加派了宪兵担任警卫员,专门安排了自己家族当中信得过的成员担任桂园的接待工作,考虑到主席的生活起居,他还特地安排了跟随自己多年的保姆为主席提供生活上的照顾。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另外抽调了特务营手枪排的警卫人员来到府邸加强安保,最后他对所有安保人员做出批示:“保卫毛先生,一定要胜过保卫我十倍!一旦遇到图谋不轨之人,直接射杀!” 有了张将军的保卫,毛主席此次出行全程都十分安全。在《双十协定》签订之后,老蒋因为谈判没有谈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决定使用暗杀。张治中得知之后,就立刻安排主席等人先行回到了延安。 张治中在重庆谈判期间,为毛主席的安保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老蒋的阴谋一次次落空。除了张治中将军以外,还有一位功臣在背后默默奉献,她就是照顾了主席40多天的保姆。在这次离别之后,毛主席和这位保姆又将发生怎么样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席不忘 毛主席在重庆和谈完成之后,在张治中的安排之下即将返回延安。在出发之前,毛主席没有忘记感谢一个人。他找到了照顾自己40多天的保姆,紧紧地握着他的双手,十分不舍地说道:“感谢你那么多天以来的照顾。” 自从把张治中的家属接到北平之后,这位保姆也一同来到了北平。此后张治中和这位保姆都一直定居在北京,主席由于公务繁忙,平时也比较少去张治中的家中做客。直到1954年的一天,周总理打算前去拜访张治中,毛主席特别吩咐周总理替自己问候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当年在重庆照顾过自己的保姆,毛主席表示当年走得比较着急,还没来得及好好感谢他。 周总理亲切的握着保姆的手,并表示:“毛主席委托我来看望你,他说感谢你在重庆40多天里对他的照顾。”周总理随后询问保姆,“现在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这位保姆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她表示自己的儿子参加了新四军,至今都下落不明,希望总理能够帮忙找到他。 保姆告诉周总理,自己的儿子在皖南事变之前就在安徽参加了新四军,可是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周总理让秘书记录下了保姆儿子的一些详细信息,随后和张治中交谈完之后就回去告知主席保姆现在的情况以及困难。 毛主席得知现在的保姆情况良好之后,内心也是十分高兴。过了一个月之后,周总理就找到了保姆儿子的下落,据悉保姆的儿子目前在解放军中当一名排长。随后他让工作人员前往张治中的家中告知保姆这一情况,并且问她对自己的儿子有没有什么安排?是打算继续在军中任职还是退伍转业? 当得知自己的儿子当了解放军的排长之后,保姆内心十分激动,她表达了对总理的感谢之情。随后经过一番思考,她告诉工作人员:“自己家里面还有几亩地,希望儿子能够回到家乡种田。”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毛主席对保姆的想法表示尊重。在安排母子两人见面之后,就让她的儿子回到自己的老家种田了。 结语: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直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从留住张治中,再到帮助保姆,两位伟人都一视同仁地对待曾经的老朋友。即便是身份普通的保姆,毛主席在身居高位之后也依旧念念不忘地送去祝福。或许这就是伟人的胸襟,也是主席待人友好、不忘旧情的良好习惯。在主席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位共产党人的优良习惯,中国能够有如此一位伟大的领袖,实在是万民之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