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月二,龙抬头,熏虫炒豆,虽然时局艰难,也要开启一年好势头!

 Scarlett32vjeh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应时而生

顺节而养

天时节气自有其运律

跟随天地变化的步伐

遵循自然之道

安养生息

生活就会风生水起

今日二月二,咱们民间称为龙抬头的日子。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四方星宿之名。

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惊蛰至春分间,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的来龙去脉   

那怎么又把二月二定为了,龙抬头的节日呢?

其实这还真是一个人造的节日,最开始是唐德宗觉得春天来了,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如此春光灿烂,却没有一个节日来庆祝,实在有些辜负这漫天春色。

于是,就找来丞相李泌商议。李泌听了德宗的话,也觉得颇有道理,就建议废除正月最后一天的正月晦日,改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等。

德宗听了十分高兴,完全采纳了李泌的意见,立即颁布了一道诏令,此后每年此日给官员们放假一天。唐代宴会总少不了赋诗乐舞,中和节宴亦复如此。德宗李适喜欢作诗,在中和节曲江宴会上,皇帝赐御制诗,百官奉和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到宋朝的时候,在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还与“龙”无关。御宴上,会在一些小斛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

直到元朝,二月二就明确被称为“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明清后,二月二的风俗活动就更加丰富了。

上流贵族富人玩乐除了“挑菜”,还会朝花。而百姓农家,则会在这一天,“迎田龙”,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边走边洒,引着龙到自己家田地里,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祭社神,祈求风调雨顺。还有将灶灰从灶边撒起,一直撒到井台上,再担水回家,也称作“引龙回”。

   龙抬头的旧俗新习   


剃龙头

因为正月里,有不能理发的忌讳,据说当年清朝入关取代明朝统治,皇太极要求所有汉人剃头蓄辫,当时正值过年正月,谁要是不愿意剃头,就是怀念前朝的统治,有“思旧”之心,思旧与“死舅”谐音,所以演绎成为说正月剃头就会“死舅舅”。挨了一个月的人们,也会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因为龙崇拜的关系,二月二理发,又称为“剃龙头”。

不管你理不理发,如果想要护理出一头好秀发,倒是可以从现在开始了。可以多吃桑葚了,因为桑葚归心、肝、肾经。补血滋阴,生津润燥.《滇南本草》记载:"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在这里也给有需要的素友推荐正安堂的桑葚干。


赶庙会

在我的家乡,每年二月二还会举行庙会,在我们这里据说是龙脉的山举行,周围方圆几十里的乡民都会来参加。过去人们会带着自己家里的种子来山上走一遭,据说这样种子收成会更好。后来,大概是大家都带了各自家里的种子,就相互交换,渐渐也就演变成了种子交易会。那几天,可以在庙会买到各种菜种,豆种,谷种,还有很多生活用品。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几天可以名正言顺的去爬山游玩,当然也少不了各种零食和好玩的,什么转糖人,买风筝,马戏团......这一习俗,我不知道有多久了,打我出生起就有,而我爸爸说,打他出生起也有,从来未曾中断的庙会,也因为今年疫情不得不取消了。


熏虫防疫

二月二的其他习俗还有很多,像这天家中女性要忌针线活,以防伤了龙眼。还踩龙气、起龙船、放龙灯....这些我们现在就当做趣闻来看了,但有一项活动,我觉得是特别适合我们今年去做做的,就是熏虫。

古人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虫、羽虫、介虫、鳞虫、人类五大类。毛虫指披毛兽类,羽虫指鸟类,介虫指带甲壳类,鳞虫指有鳞之鱼和带翅昆虫类。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会敲敲床铺、房梁,再用草药熏烟,将害虫驱走。

现在疫情期,新冠病毒让人人自危,全国上下都在杀毒杀菌,与其喷洒大量化学药剂,不如点上艾条,把家里里里外外都熏染一下,既驱虫,又给家里带来正阳之气。

而且,在疫情期间,很多中医院也是用这个方法来防疫的,也确实证明了有效,很多医院的医护人员都零感染。

开笔礼

“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相传二月二是文昌星的诞辰,旧时人们让孩子这天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启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举行这种仪式也是人们对学习的尊重。

今年孩子们都还在家上课,对于那些应该在今年上学的孩子,同样在家的父母不妨也在家为孩子举行一个开笔礼,来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毕竟教育不仅仅只在学校,教育的责任也不能全落到老师身上,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更为深远。


那龙抬头的日子又该吃什么呢?

在这天吃什么都跟龙有关,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还有炒糖豆,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炒糖豆的做法吧!与其去买薯片、辣条等垃圾食品,不如在家给孩子做一罐这样无添加的健康零食。

花生糖豆

准备食材:

花生、黄冰糖

1. 把花生倒入无油锅中,开小火略炒一下,炒干表面水分即可。

2. 在锅中加一小碗水,再放入黄冰糖,冰糖和水的比例大约3:1,开小火将冰糖熬化,熬成糖浆,在这个过程中,要不停的搅拌,以免糖粘锅底。

3. 感觉糖浆有点粘锅铲了,就倒入花生,不停翻炒,刚开始花生是会粘在一起的,不过没关系,继续炒,花生上面的糖浆会固化,就分成一粒一粒了,并且变白了。

传统的糖豆是用黄豆和白糖做的,但是因为黄豆容易胀气,白糖也相对没有那么健康。所以,我改用花生和冰糖了。

糖豆虽然比起超市的很多零食健康,但因为含糖量高,还是应该少吃哦!

最后再提醒一下,虽然现在很多公共景点逐渐开放了,不过咱们还是忍一忍,能不去就不去,现在疫情仍未过去!出门戴口罩的同时,还可以在嘴里含一片生姜哦!

想要更多更及时的美食分享,可以加入思嘉素社群哦!

在这里我们

分享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

推荐更为环保的生活方式

探求更为善意的生活理念!

希望加入社群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