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林私人阅读史

 小藏身馆 2022-06-21 发布于上海

这几年主要阅读古典小说,做些业余研究。重读的经典中,《儒林外史》成了重点。因为相较其他几本名著,我对这本书把握不深,理解也浅薄,若问我书好看吗?我只能答曰好看,也能说些文学史上的定评,引用几句鲁迅先生在小说史略里的话,但追问哪里好看,怎么好看,我大概就哑巴、磕巴了。这两年,我将此书细读了数遍,又读了些相关论著文章,年龄阅历的增长,心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这本书的理解随之更新。

我深感这本伟大的著作饱受冷遇——晚清以来,中国小说的写作与阅读,可谓是一个自断筋脉与不断西化的过程——故鲁迅发出“伟大也要有人懂”的喟叹,放在今日,这部著作也不受待见,乏人瞩目。读古典小说的,依然首选四大名著尤其是红楼,或读在豆瓣格外受宠的金瓶,又或者是些言情类小说。谈儒林的,实在不多。

这篇文章算是推荐,也可以看作导读。我不自量力,想逗发更多人对这本小说的重视,因为它是如此“当下”,它所讲的,所思考的,所困惑的,所激愤的,在当下回声不绝。我想了很久,该怎么写这篇文章呢?介绍小说的内容?那没意思,教材就够,不用我多嘴。最后,我想,不如写一篇私人阅读的经验分享,这样更真实贴切,也更方便给大家提供参考。

因为我也是普通读者,我阅读中的困惑和困难,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读儒林,困惑与困难很多。

我对儒林的认识,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隔岸观火;2、身临其境;3、揽镜自照;4、与古为徒。下面分而述之。


1、隔岸观火

这个阶段,是被一些定论牵着走的阶段。中学时便读过“范进中举”、“马二游西湖”等经典片段,范进、马二之流多么荒唐可悲可笑云云,科举制度如何黑暗残酷云云,一直到大学读完全书,观感依然停留在“观赏喜剧”的阶段。虽也有慨叹,虽也有同情,虽也有自身的映照,但全不真切。走马观花般看人物应接不暇地出场、胡闹、出丑、退场,真是眼花缭乱,一团浆糊,根本不知这本书妙在何处,这等“杂乱随性”的叙事结构,小故事的串联罢了,有何意思?

只能在零星的片段中,赏析具体的、碎片化的、幽默的情节画面,比如周进昏头昏脑扫地、比如范进吃大虾圆子、比如王德王仁兄弟拍案演讲、比如蘧公孙和鲁小姐成亲、比如杜慎卿寻来霞士、比如张铁臂的人头会、比如鲍廷玺娶王太太、比如龙三与僧官、比如牛浦郎被牛玉圃惩罚、比如沈琼枝穿七条裙子逃跑、比如丁言志去会聘娘谈诗。

当时的阅读,就是以隔岸观火的心态看一出出闹剧,跳不出种种教材式论调的窠臼,认为此书是抨击科举八股制度,揭发封建时代腐朽云云。看书中的人物,鲜活则鲜活,于我却是几百年前的鲜活,只是一种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他们到底与我无干,我并不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感悟他们的精神世界,我想靠近,但到底隔了一层。

2、身临其境

这个阶段,是后知后觉,在某个时刻,忽然感觉到,原来这本书就在我的身边,就在呼吸坐卧之间。读儒林者,大概都听说过几句名言,最早的刊本卧闲草堂本,称此书“如铸鼎象物,魑魅魍魉毛发毕现”,“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晚清文士张文虎是儒林的热烈爱好者和热情评荐者——也即儒林会评本中的天一、天二评作者。他有一逸事:

好坐茶寮,人或疑之,曰:“吾温儒林外史也。”

熟读儒林后,若身处文艺圈子,常接触读书人、老师、专家、作家、导演、编剧、知识分子者,本书人物与情节一定会如影随形般萦绕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确实比比皆是,几百年的时空间隔可以在一瞬间消弭——他们复活了。

某教授洋洋状,不过是王惠,某作家硁硁状,不过是牛浦郎,某知识分子倨傲状,不过是杨执中、权勿用。某人可怜,也只是个周进,某人虚伪,不过是王德王仁,某人吝啬,不过是严监生,某人下作,不过是匡超人,某人附庸风雅,不过是娄三娄四兄弟,某人自恋矫情,不过是杜慎卿,某人迂腐死板,不过是马静,某人好名好利,书中绝大多数人也。

于是,从一开始的隔岸观火而亲临火场,日常酬酢真是无往而非儒林外史。随之,对本书主旨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全书谆谆所告诫警惕者,不过是“功名富贵”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让人变成鬼,可以让鬼变成人,这四字是全书大主脑。儒林不是抨击科举,“抨击”这个词不对,科举作为旨意的对象也错。这本书真正针砭的,是功名富贵之心,是知识分子对文行出处的背离。

现在已经不讲“文行出处”了,文者,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典故出自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以及《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儒林开篇楔子,全书最完美的文人榜样、元末明初的王冕,在听说八股取才法后,忧心忡忡:“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

为了功名富贵,可以放弃文行出处。功名的猪油蒙了心,言行成了表演的游戏,圣人的训诫不过是笑话,天地的道理不过是虚妄,诈财骗钱者,沽名钓誉者,大行其道,可以无耻,可以下作,书中的道理知识,可以用来自我洗脱,编造出最冠冕的理由来消解卑劣与不堪。就像王德王仁嚷着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道理,就像季苇萧自命风流才子、匡超人自比琵琶记之蔡伯喈皆行停妻再娶之事,就像王玉辉以“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鼓励女儿绝食殉夫。

在这一阶段,我通过对本书时时处处的印证,对世情有了更多理解,对中国式的文人面目也有了更多认识,原来数百年来没什么大变化。高校里,社会中,汲汲发论文评职称者,昂昂自命不凡者,欺辱弱小者,不过是范进、王惠、牛玉圃一流,甚至是开篇夏总甲那等人物。说实话,我在网上也随时在进行这种“印证”,许多网友,不管有名无名,头部尾部,言语之中对名(利)的追逐,也总令我想起儒林。我仿佛听见匡超人在说:

“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账,共是九十五本。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只愁买不到手。还有个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翻过三副板。”

3、揽镜自照

这个阶段,很简单,就是以儒林自省。刚才说,我常在日常中以儒林观照他人,内心嘲笑,嘴角冷笑,包括以儒林去观照网友的发言——说实话,这实在有失厚道,也是一种非常讨厌的傲慢。说到底,我何尝不是求名求利之辈?我装作超然的、清高的,其实也是笑话。这个认知阶段,大概是三十岁之后,并非说二十多岁时我不会自省,只是“省”的程度有限,诚意也可疑。

揽镜自照的开始,是“自恋”——读这本恢宏的群像小说,又是关于读书人的群像,自然会试着从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与镜像,我,像哪个人物?王冕高标超洁,实在不敢,虞博士当世圣人,不敢,庄征君亦是大儒,不敢,少卿豪俊风流,不敢,就是惺惺造作之慎卿,也不敢攀附其富贵公子气。比于严贡生兄弟?自辱了;比于周范二进?似没有那么迂;比于匡超人、牛浦郎?实在严重,敬谢不敏了您。那么,比于蘧公孙?我暗暗窃喜。

蘧公孙,名来旬,字駪夫,好,年轻俊雅有才气,而且,在书中算不上“反面人物”,有他的场合,横秋泛滥的老气似都消退些。这种可笑的自比很快歪打正着,重读中赫然发现,自己与蘧公孙一样,好名之心蠢蠢欲动,伺机而发。公孙的好名,和儒林中大部分人很不同,他的好名心没那么外露、没那么恬不知耻、没那么不择手段(牛浦郎的好名简直是犯罪),而且说话做事都有大家公子气,有体统规矩在,于是就更加隐蔽,似乎不严重。

实则很严重。蘧公孙出场于第八回,和落难的南昌太守王惠相逢。惠因宁王作乱做了伪官,遭朝廷通缉,落魄狼狈,得公孙慷慨相助,王惠送他一个枕箱,里面有一部《高青邱集诗话》。高青邱,即高启,元末明初的大诗人,因文字祸被腰斩,其文列禁。公孙却想着“何不竟将他缮写成帙,添了我的名字,刊刻起来,做这一番大名?”于是行动,文名大起。

在第十回,他来湖州拜望表叔娄三、娄四公子,呈上的礼物中有自己刻的诗话,娄公子称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蘧公孙自谦说“小子无知妄作”。学者陈美林在此点评:诗话乃《高青邱集诗话》,此刻怎地成为小子妄作?公孙求名之心于此可见一斑。

相比牛浦郎假充牛布衣招摇撞骗的劣行,蘧公孙的行为或许没那么令人恨绝,但毕竟品行有亏。这位翩翩公子是“名”的奴隶,出名心切,只是他有大家子弟的底子,上有祖蘧佑、父景玉的熏陶,不至于堕落无止。之后,公孙又与湖州一班名士往来唱和(莺脰湖会成为全书第一次文人聚合),不做举业,一心做才子名士。十三回遇到著名八股选家马二先生,来往渐熟,直接说:

“请教先生,不知尊选上面可好添上小弟一个名字,与先生同选,以附骥尾?”

自然,遭到马二拒绝。

蘧公孙大概是有些才气的,书也确然读过几本,只是称不上才子。出场时他刚十七岁,心气高,求名之心重,之后他在书中多次出现,笔墨有限,但他到底还是做了时文选家,论名气,定是远不如马二,大概和匡超人同一层次。名门之后的贵公子,终其一生,也只能如此了。

大才子,大名士,一场幻梦罢了。

我常反思,为何对公孙这个人物如此眷念呢,无非是爱慕其家门高风,爱慕其少年英姿,可是,吊诡的是,他的这种好名——恶劣无耻程度有限的好名,恰恰打着了我的弊病。我也好名,也像他一样扭扭捏捏,弄得幽微隐秘,其实别人如看官,一切都明白。当然,我决不抄袭剽窃,不会做出“诗话乃我妄作”的事,但那种急切与轻浮的心态,如出一辙。由此,公孙是个引子,我开始重新审视儒林中的人物,骇然发现:原来人人皆我

揽镜自照,每个人物身上都有我性格与言行的碎片,之前我深深鄙视不屑之人,也有我自己的影子,这真是令人冷汗淋漓。我有周进的压抑,有范进的执迷,有蘧公孙的好名,有杨执中的做作,有王惠的诈,有马二的酸,有牛布衣的执,有鲍廷玺的俗,有杜慎卿的自恋,也有武书的矫情,有余特兄弟的愤恨,也有娄三兄弟的偏激,甚至还有匡超人追求利益的无耻。我,亦在儒林之内,他们有的毛病我都有,甚至我还有新的毛病:不愿意承认,自欺欺人。

从最开始的隔岸观火,到亲临火场,再到伤痕累累,揽镜自照的阶段,是我个人阅读儒林最关键的阶段,是一个飞跃的阶段。每想至此,在与人交往时,惶惶惕惕,不敢说欺心的话。

4、与古为徒

这四个字是从李渔小说《三与楼》中借过来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与古人做朋友。这个阶段,就是当下。我再看儒林,已不再有强烈的喜欢、厌恶、鄙夷、憎恨的感情了,今看此书,我只看到一片冷清与苍茫,欲哭无泪,欲笑失声。泰伯祠,其实就是大观园,也是西门家的后花园,也是梁山水浒,曾经的繁盛鼎沸,最后都是白茫茫真干净的废墟。

周进、范进为了举业拚命一生,疯狂痴狂邪狂兴狂,以前觉得可笑,后来觉得可悲,现在只有可叹。严监生可笑吗?临死不忘两根灯捻儿,可笑,但又可怜。以前最鄙视匡超人、牛浦郎,而今再看,也是庸庸小子如没头苍蝇般在世间的胡乱折腾,最后落在窗台的缝隙里,干枯而死。我不想用“悲悯”这两个字——秋水堂论金后,这两个字于我而言总是有些言不达意。

我想,更适合形容我的心境的,是“笑看默叹”。如今是轻松的阅读,笑有声,叹无声,笑也不再是嘲笑,只是笑,这处讥讽得妙,这处批评得好。我试着与儒林人物为徒,与他们成为朋友,自然,这是我一厢情愿。

我最想和马二先生做朋友,处州马静纯上先生。最开始不懂事,爱嘲笑马二先生,老马迂腐,老马庸俗,老马酸气,可渐渐发现,最可爱可敬者,就是马二先生。此人有古心,对朋友仗义疏财,的是肝胆相照。蘧公孙因为王惠的枕箱,惹了大祸,为救他,马先生拿出苦苦选文赚来的银子为他开脱,事后,不求公孙报答。结识匡超人,慷慨送金,好言激励,一片热心。能结交到这样的朋友,三生有幸。

而虞博士、庄征君、杜少卿呢?肯定看不上我的俗气。杜慎卿呢?大概嫌我相貌粗陋。虞华轩呢?恨我没学问。季苇萧、金东崖之辈呢?大概又嫌我没有地位根基。严贡生、匡超人、牛浦郎辈,又怨我身上没有利益。凤鸣岐呢?以为我小家子气。但我努力和他们做朋友,时时想着他们,体味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劝诫和批评,只是去试着理解。

于是更能发现儒林人物不同的面相,没有谁是可以一两句话概括的,没有谁是单薄的纸片人。几个著名的争议人物且不论,我想以一个女性人物为例,即蘧公孙的妻子、鲁编修的女儿,鲁小姐。

第十一回开始,集中写鲁小姐,说鲁编修将她当儿子养,五六岁开蒙,四书五经烂熟,十一二岁就讲书做文章,八股范文“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写得老练精道。鲁编修常叹:“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鲁小姐花容月貌,可心性堪比学堂老先生,堪称女夫子,她对自居名士不爱举业的丈夫蘧公孙大为不满,后悔不已,“岂不误我终身?”

离婚是不可能的,只好忍耐,鲁小姐后来生了儿子,四岁时便每日拘着他在房里讲四书、读文章,“课子到三四更鼓”,或一天遇着那小儿子书背不熟,就要督责他念到天亮。鲁小姐之功名心,比起儒林中男子来,也丝毫不遑多让。她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感染,只恨性别所限,不然早为进士状元。之前看鲁小姐,只觉可笑可惜,如此佳人,不爱诗不爱赋,只以八股为正道,竟这样呆腐。可后来再看,越发觉得鲁小姐难得。

她有骨气,认为蘧公孙不该仰仗祖父功名,“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希望他自立出头;教导起儿子来,也极为严厉,可见此人意志刚强。更重要的是,她虽有些夫子气,但言行合一,她烂熟四书五经,书中道理也成为她为人做事的准则。十三回,公孙祖父病重,公孙回嘉兴”侍疾”,希望鲁小姐能来嘉兴。鲁夫人还不肯,鲁小姐却明于大义,不辞辛苦,赶来嘉兴帮助丈夫,“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条,亲戚无不称羡”——我仿佛看到了临时在宁国府理事的王熙凤。

之后蘧家没落,鲁小姐勤劳持家,看她款待公孙的朋友马二,看她鞭策丈夫教导儿子,足见她的不凡见识。一个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一个看似呆腐刻板的女夫子,有独当一面的真本事。比起儒林中百无一用的书生,尤其是言行不一、口称孔孟行同狗彘的伪君子,鲁小姐实在了不起。我如今认为,蘧公孙能娶到鲁小姐,是他的福分。他好名之轻浮,比起鲁小姐好名之刻板,似乎还更严重些。

顺着鲁小姐,说说儒林中的女性人物。儒林女性不多,但各有光彩。笔墨较多的有严监生的小妾赵姨娘,鲁小姐,鲍廷玺的妻子王太太(胡七喇子),逃婚的沈琼枝,青楼中的聘娘。这几个女性人物,有的可笑,有的端庄,有的勇敢,有的娇气。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她们也是儒林人物,不仅是因为她们都与儒林文士有瓜葛,还因为她们身上也染上了儒林恶习:功名富贵之念,于心头作祟。

赵姨娘,为求正房夫人之名利地位,和严监生一通虚伪表演;鲁小姐,上文已提过了;王太太,求改嫁个官宦人家继续做太太,可惜被媒人骗了,嫁给了戏班头儿鲍廷玺;沈琼枝,因不满嫁入盐商家做小妾,故而逃跑,来南京扬名;聘娘,也希图陈木南做了官可以凤冠霞帔做诰命夫人。小说中女性之世俗欲望,与男性保持了同奏,一样是汲汲切切,痛苦忧愁。所以,到底不能说儒林主旨在抨击科举,儒林指向的是所有人(当然主要是知识分子)追求功名富贵的黄粱大梦——聘娘最后梦醒,出家做了姑子。

有人问了,功名富贵之心怎么了?谁能没有功名富贵之心?难道全都看破红尘出家去么?好问题。功名富贵不怎么,人人都有此心,但此心炽热,势必影响言行,若无警惕反思,以人人求利为借口放纵自己——匡超人就是榜样,能有何等下场。黄粱梦半睡半醒间,哪怕不放弃功名富贵,也要随时保持警惕。

这四个阶段,是我阅读儒林的个人体验。说了这么多,我还没有鼓吹这本书的好处。其实儒林的好,每一本文学史教材都说得大同小异,到底怎么好,只有亲自去读了、琢磨了,才能真切领悟。这篇文章既是私人阅读经验分享,我就谈谈该如何阅读这本小说。

坦白讲,这本小说很不容易沉浸。首先是其结构问题。鲁迅说本书“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胡适也批评儒林结构不精。而我认为,儒林的叙事结构相当精妙,其写作技巧与任何伟大小说比起来也无愧色。

全书写了两百七十多人,除了儒林人物,还有高人隐士、医卜星象、娼妓狎客、吏役里胥等三教九流。这些人物如走马观花一般,出场退场,楔子中王冕立榜样,第一回周进开启儒林世界,而后不断转移叙事视角,用两三回笔墨讲一个人物,然后让渡到另一人。这种单线连珠式叙事法,源自水浒,但儒林叙事比水浒要更复杂——儒林人物退场后,总会再出场,前后交叉间错,每个人物的行动信息在不断更新,最后在三十七回祭祀泰伯祠,形成梁山大聚义式的高潮。

晚清韩邦庆写《海上花列传》,在后记中也说明书中叙事法全学自儒林。这等圆形的、流动的、看似没有中心的叙事技巧,极其适合写群像、写长时间跨度、写世情——当然,儒林也有叙事中心,便是杜少卿入南京后,渐渐将所有情节线索总括起来。水浒用这种结构,不难读,因为都是单个英雄传奇,武十回云云,报仇冒险读来刺激,而儒林写文人,几乎没有奇情,大量笔墨写文人的内心与言行,所以读来难免枯燥。


我认为,阅读儒林,可以分阶段来:

第一,要有硬着头皮的精神,不拘什么版本,先试着读,努力读完,有个大概印象;

第二,找一本带注释的版本,因为书中涉及很多明清科举文化的知识,如果古典文学底子有限,注释会提供帮助;

第三,大概读了两三遍后,我建议大家去读南京师范大学陈美林先生的点评本。豆瓣上对陈本的评价有些苛刻,说其时代色彩太重云云,我觉得还是要看到长处,陈批儒林最好的一点是:对书中人物与线索做了清晰而详细的梳理,对南京风物与历史文化都有介绍,这对初级读者是莫大的帮助。有一本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儒林外史辞典》,也可以作为辅助;

第四,读过陈批后,我建议大家趁热打铁,再读一读陈先生的《儒林外史人物论》,书中对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也有基本信息的整理,虽然有些观念有待斟酌,但非常适合“巩固阅读成果”。因为小说人物太多,情节复杂,必须要熟悉了,才能在心中慢慢咀嚼回味,享受无穷妙处。而细读了人物论,阅读的记忆便有了底子,为下一步比较精深的阅读做了准备;

第五,对文本足够熟悉后,建议去看汇校汇评本,上海古籍已出过好几个版本,就是卧闲草堂、张文虎、黄小田等清代文人的评点本。对文本越熟悉,读评点越深入。汇评本读完,作为普通爱好者完全够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身上不断印证这本书的伟大与精妙。而想进一步了解,那就要进入专业的学术领域了。

第六,学术领域。首先我推荐先看鲁迅先生在小说史略里关于儒林的部分,可谓是字字珠玑,极为精当;而后,可看李汉秋先生主编的《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对儒林研究的现状与方向,有比较好的汇总;还可以看一些古典小说研究专家关于儒林的文章,比如杨义等;陈美林先生的《吴敬梓评传》,厚厚三大册的《吴敬梓研究》(收入了评传那本),都可以看看,儒林与红楼一样,有着极强的自传色彩,吴敬梓的家世与生平,对儒林的写作有着关键影响,读了这些资料,对小说会有更深的理解。

着重要推荐的,是商伟先生的《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这本书打开了儒林研究的新局面,从传统的吴敬梓家世、小说风格等研究思路开拓到文化历史研究上来,书中不乏真知灼见,关于苦行礼和二元礼的分说很精彩。

最后,如果有余力的话,可以去了解下颜李学派,即清初思想家颜元、李塨一脉。他们奉行礼仪实践,提倡“礼乐兵农”的实学,这对江南的吴敬梓有着直接影响(敬梓祖上还是李塨座师),陈美林、商伟先生都论证过。可以看看《颜元年谱》、《颜元评传》,以及新出版的《乡里的圣人》等。这属于哲学史和思想史的范畴了,了解颜元学派,对小说的情节和深层旨意会有更深理解。比如,许多学者都认为从三十七回开始的郭孝子寻父、萧云仙事功等几章情节,风格与前后相差很大,当是后人掺入的伪墨。而如果了解颜元学派的主张,知道吴敬梓受到的影响,便明白,这些笔墨,都是“礼乐兵农”思想在写作上的表达与实践。吴敬梓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或许写得不够真实精彩,但绝对是他亲笔无疑,风格相差,不成伪墨的证据。

最后,我想说,儒林虽伟大,但不可能对谁来说都有吸引力,我再呶呶也无用。只有对那些本怀有兴趣种子的读者,这篇文章大概才有些用处。我个人以为,有哪些朋友很适合读儒林呢?

1、对古典文化感兴趣者。这是说千道万的基础,如果认为古典文化皆是糟粕,我再如何吹扬也是枉然,必然要有兴趣的种子,才能循序渐进入无上妙境。想要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日常,请看儒林,想了解明清科举文化,请看儒林,想了解清代江南风俗人情,请看儒林——虽然小说假托的是明代背景。和红楼不同,儒林的笔墨要更加平实,更加世俗。其实这些还是次要的,我觉得吴文木写儒林的态度与方法,才是最启迪人的。

我们都知道吴敬梓是讽刺写作的大师,但到底什么才是讽刺呢?什么才是高水平的讽刺写作呢?鲁迅论儒林,“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卧闲草堂说,“举世为之,而莫有非之,且效尤者比比然也。故作者不以庄语责之,而以谑语诛之。”只要细细读过儒林,就能感受到,文木先生并不流露主观的好恶,他对所有人物一视同仁,冷静、宽厚、慈悲、不带任何主观偏见,秉持公心,决不借抨击谁发泄一己之私怨。对每个人物,都抱持一种“恕”的精神。

这种“恕”的精神,非常可贵。读儒林,不是要读者恨谁厌恶谁,而是要读者去理解和反思。为何他们堕落至此?为何他们可以毫无内疚?他们真的没有内疚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局面?我们当下该如何应对这种危机呢?

2、小说写作者。论中国古典小说史,从“俗”的角度说,儒林代表着古典白话小说写作的最高水准;红楼是白话小说“雅”巅峰的代表。语言方面,红楼的雅致,儒林的清淡,都可谓独擅胜场。甚至不少学者认为儒林的白描写作水准,是红楼也难匹敌的。这个不作争论。

仅我个人以为,这部小说的对话写作技巧,两百多年来独步小说史,请大家去品味其中的对话,真的无与伦比。至于老生常谈的景物风光、人物形象之白描手法,更是炉火纯青。鲁迅先生的小说,偷学了许多儒林笔法,大家可以对照品味。

我觉得有志于小说写作者,或许可以不那么沉溺于翻译文学或五四后粗暴断层的新文学,而试着从更丰富、更雅正、更醇厚的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自然,不少写作者是看不上这类作品的,他们认为当代汉语就应该彻底变革,“语言顺畅其实是才华的拙劣”,好罢,这是审美上的巨大差异了。

3、迷惘挣扎的读书人。这本书专写知识分子,各种各样的知识分子穷形尽相,大部分是可鄙的,但也有可贵的。每个读书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对应的投射,或者自省,或者借他人酒杯浇己块垒。这本书描摹了一种文化末世的失范景象,他们的迷惘与痛苦,我相信会引发许多今人有心者的共鸣。读书人在当下遇到的困境,与两百年前的困境,大有共振处。

小说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其实算结尾,最后一回的幽榜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伪墨,这且不论了。五十五回中,看似平淡的四人小故事,可能是全书最难读的一回。吴敬梓为何在全书末尾,讲了擅书者、擅棋者、擅画者、擅琴者四个市井奇人的故事呢?这便是文木先生给读书人设想的一条安身立命之路。

这四人无心科举,淡泊功名利禄,只是安贫乐道,不改其心。他们身居陋巷,与平头百姓生活在一起,不是居高临下的文章老爷;他们各有糊口之技,不是百无一用空喊怀才不遇的穷酸书生;他们各有立命之道,不做捧脬呵卵逢迎权贵的文痞文氓。这四奇人,其实一点都不奇,但从全书看,却奇得发光,与楔子中的王冕,前后合卯。

这四个市井奇人,擅琴的,为何放在最后一个写呢?

一曲高山流水,知音兮何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