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行省制度简介、特点以及影响

 炫叶楓雪 2022-06-22 发布于广东

前言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当时的中国历经各种分裂,比如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然后就是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直到元朝建立,终于由少数民族完成了统一,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任何一个朝代在刚建立的时候,都必须得有一套新的制度来管理国家,使得国家的各方面都进入正轨。元朝的行省制度可谓是古代制度中的一大创举,不只是对于古代的朝廷有很大影响,对现代的各省的划分以及名称都有很大的影响。

并且元朝行省制度本身是非常有特点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创新,与元朝之前的所有朝代的地方的管理制度都有所区别,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元朝行省制度划分的元朝的各个行省的范围,看起来毫无章法可言,实则里面大有文章。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前朝割据势力的产生。元朝行省制度对于明朝、清朝,乃至现代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元朝行省制度简介与特点

分析元朝行省制度对于后世的影响之前,必须对元朝行省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一个完整地了解,了解他的具体内容以及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

1、元朝行省制度简介

首先要明确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中央对于全国范围的划分,整个元朝的疆域被划分为十三个行政区,行中书省有十一个。这是为了中央对地方好管理,其中中书省属于中央的机构,并且设置的官员也是等级分明,比如丞相(元朝第一位丞相是史天泽)、平章政事等等。行中书省是管理地方事务的机构,行中书省的官员是中书省的官员任命的。中书省因为是中央直接管理,因此管理的地域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山东以及河南等地。关于元朝行省的称呼,从今天的叫法中可以得知,有很多和现在一样的。并且这个制度一直到今天都还有他的影子。

▲史天泽画像

2、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

任何一个制度的制定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所在,元朝行省制度制定的前提是忽必烈为了防止像前朝那样的割据势力的存在,所以元朝行省制度制定的目的就是防止割据势力的存在,方便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在元代的时候,中国的领地已经很多,幅员辽阔。而且元代的时候,少数民族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因此当时的很多地域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心里还是他们自己的地盘,所以就算已经收复,也要提防他们会有叛乱的心思,因此才设置了行省制。

▲元朝行省区域划分图

并且行省不仅使得中央把权力都集中起来,而且给地方的官员也留出了可以更好发展的权力,但是最终还是在中央的控制之下,这是元朝行省制的的特点之一。元朝行省制度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不用从古代的行省地域划分来看,从今天的行省地域划分来看,中国各个省的地域划分也是没有规律的。其实这都是当年忽必烈的刻意安排,他是为了让各个省想要叛乱的时候,没有可以保护自己的地形,也就防止了叛乱。比如河南行省还要管淮河区域,这样就把淮河纳入北方的管理范围,可以让朝廷更好的管理南方;元朝行省制度最妙的一点在于,中书省的划分条件却恰恰相反。中书省管理的重点地区,如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处于这些行省的中心地段,以便对其他地段进行监督管理。皇太极后来也沿用了这种制度。

▲皇太极画像

除此之外,元朝行省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对地方官员实行互相制衡的手段,也就杜绝了一人专权的情况发生。地方行省的官员和中央的中书省的官员是一样的,只不过级别不一样。重要的事情,不可以一个人做决定,要几个人一起商量着做决定,这就防止了独断专权的发生。当然没有人监督,就可能会没有实行,元朝设置了御史台,以此来监督官员的政绩以及贪污腐败问题,朱元璋后来也是延续元朝行省制度来管理国家。

▲朱元璋画像

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元朝行省制度可谓是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制度,因为时至今日,中国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还是有行省制度的影子存在。不只是今天,元朝之后的明朝、清朝也是延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来对地方进行管理。由此可见,元朝的行省制度对于后世的影响很深远。

1、对中央的影响

首先要明确一点,不管行省制度对于元朝、清朝、明朝、乃至今天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人们都得清楚地意识到,它也是的封建王朝的产物,无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制造出来的制度而已。不管这个制度多么适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管它为中央做了什么贡献,都无非是统治者制定出来为政治服务的产物而已。因此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行省制度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因为行省的所有事物都在中央的管辖范围内,比如行省的官员是中书省任命的,行省没有任何可以任命的权利;行省的财务,也只是中央的中转站,因为元朝行省制规定,所有行省的财务支出都由中央支付,因此行省征收的钱财都必须上交,各个行省只能够留一小部分,也就是行省还要向中央缴纳赋税,这样就可以避免地方上对于财务的过分控制,也可以使得中央国库的财务不会空缺;最重要的是,行省是不可能有任何军权的,因为元朝的军权牢牢掌握在中央,不可能给地方割据任何机会。

因为只要地方掌握军权,就一定会有割据势力的产生,毕竟有军权,就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原始实力;而且在元朝,因为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因此它的重要官职一般都是蒙古人,以及色目人来担任,这在一定程度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因为这些蒙古人与色目人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元朝朝廷,信服忽必烈的。所以基本没有叛变的可能,因此重用它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地方割据势力的发生。行省长官由蒙古人与色目人担任,基本上就是中央把地方把握的牢牢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与社会的安定,如果由汉人担任因为思想观念的不同,以及对于元朝朝廷发自内心的不认同感,很可能会导致新的叛变产生。

▲忽必烈画像

2、对地方的影响

行省制度对于地方的影响绝对都是正面的,因为元代行省制度选出的地方官员有好几位,让他们再决定重要事务的时候一起商量。这样就避免大权独揽一人之手,让他们的权利相互制衡。与此同时,又设置监察机构,比如御史台。这些都可以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与政绩。中央就可以了解到地方官员真实的情况,这样就不会让中央下达的命令到地方的时候就变味了。因此元朝行省制度使得地方百姓的生活更好一些,因为中央下达的各种优惠政策都可以实实在在的用在老百姓身上,尽管在过程中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官员从之获取蝇头小利,但那都无伤大雅,到最后百姓还是可以享受到那些优惠政策。

▲元朝疆域图

3、对文化的影响

元朝行省范围的划分是没有规律可言的,而是随意地对地域进行划分,这样划分范围,不仅可以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而且还可以让划在一起的不同地区,进行文化上的交流,也就加强了它们之间的文化交融,正是这些文化的交流,才渐渐有了今天所看到的各地文化,当然,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做得也非常出色。而且那些地区少数民族比较多,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今天的民族团结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身元朝的少数民族数量就很多,那么各个民族之间团结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国家统一,所以单从文化方面来讲,元朝行省制度,对今天的民族团结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唐太宗画像

4、对财政的影响

元代行省制度规定行省的开支由朝廷管控与支出,所以各个行省从路、州、县征回来的钱财都必须上交朝廷。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地方不会因为财力过于强大,与中央对抗,而且还可以保证中央的财政没有空缺的问题,才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 阿合马画像

总结

元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少数民族的数量也是所有朝代中最多的,按说这种情况应该是最难管理的,并且各地割据势力四起。但是正是因为行省制的存在,元朝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甚至比之前的朝代太平很多,所以元朝行省制度促进了国家统一与各地区文化交流。而且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不只是对明朝和清朝,乃至今天的省作为地方行政区,都是受元朝行省制的影响。因此元朝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制度中的一大创举。

参考文献:

1、《元代行省制度》

2、《元史》

3、《新元史》

4、《蒙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