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管理不能事必躬亲,但下属能力确实不行该怎么办?

 高艺哲 2022-06-22 发布于辽宁
很多初级管理者,书看了不少,跟别人学了不少,道理也明白了不少,感觉自己也行了,但一到管理具体事上,还是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着手。比如,众所周知,管理者要做管理的事,要善于抓关键点,不要总事必躬亲。但很多时候,时间紧任务重,下属又不得力,能怎么办?或者交给下属,不但忙帮不上,还净惹麻烦。好不容易有点时间,打算好好带带下属,得,人家还不愿意学!虽然各种苦口婆心,可下属们却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上心,工作水平自然也没什么进步,被迫换人,发现也就好三天……
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个点极其关键,具体如下,
1.选对的人。
在职场,对的人,怎么都对;错的人,怎么都不对。
所谓对的人,自然是那些能力强、态度好的员工,能独当一面,自然也能帮管理者分担一些工作,甚至还能帮管理者分担一些本岗之外的工作,这自然是额外惊喜。
但在职场,哪有这么多对的人?
确实,无论是知名大厂还是普通企业,招聘人才都是难题,好员工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那就找一些接近对的人,或“准”对的人。
业务核心技能虽然不全,但至少要具备其中主要部分;能力未完全达标,态度及意向度必须超标。
1)业务技能至少具备基本部分。
在面试候选人时,基于相关岗位,虽不一定需要擅长所有相关业务技能,但至少业务技能基本面是称职的。
如何验证?
正如很多技术岗入职前都还要考试,甚至需要现场按要求完成某作品;这点很关键,毕竟,技能的事,光靠态度搞不定。所以,所有需要技能的岗位,在面试时,都需要考试、现场完成作品或模拟演练。
有人说,纯小白,没啥业务技能怎么办?那就看岗位底层能力、潜质及对岗位认同度。基于相关岗位,比如销售,要求沟通表达能力强,同时对销售工作需要认同。
2)能力不达标,态度及意向度来补。
基于一个岗位,基本业务技能一般或不完全胜任,那就必须愿意干或态度认真,总得占一头。
业务技能不全,还特别自信,这种人入职后也是麻烦。
3)面试时,遇到让你纠结的人、觉得自己H【hold】不住的人,果断放弃。
面试时,遇到让你纠结的人、觉得自己H【hold】不住的人,果断放弃。面试时纠结,后面用起来一定更纠结!为什么纠结?有非常看重的能力,也有非常担心的点,做不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就不要开始,两不耽误。
遇到能力超强或路子很野,自己H【hold】不住的人,能力强的自己用不了可以推荐给公司,当然大部分人遇到这种就直接pass,也不能道德绑架谁;路子很野的,业绩得来不正的,无论能力再强,都不是正经事,所以,必须果断放弃。
4)中途接手团队,下属不给力,还不爱学习,怎么办?
不要说初级管理者,即便是高管,甚至老板本人,职级再高,掌握的资源再多,都很难改变谁。管理者尽量不要把精力放在试图改变下属上。对于那些装睡的人,或怎么都无法激发的人,趁早放弃。
优化相应考核机制,尽量给现有人员机会,实在不行,只能淘换一些新人。这里的胜负手在于管理者的选新人能力,如果新来的人极其给力,态度能力一流,对改造现有团队极其有正向助力,后面很快就能全面掌控团队;否则,新人还不如开掉的老人,这对管理者而言,是一场灾难,这么惨淡的开头,后面想管好,除非上级力挺。
2.做对的事。
1)优化考核激励机制。
总有管理者感慨,虽然对待下属各种诚意,各种耐心,各种善意,但最后却换不来团队的任何改观,连最基本的态度层面都没有丝毫改善?极度苦闷之后,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对牛弹琴!管理者需要切记一点,能用制度搞定的事,不要讲道理!否则,你会越来越累。职场本来就不是讲道理的场所,大家都需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公司才能有序运转。
比如,大家经常看到一种情况,管理者背着业绩指标进度不理想,急得要死,甚至压力大的夜不能寐;但,反观那些业绩极差的员工却丝毫不着急。为什么该急的却丝毫不着急?无他,工作本身就不怎么样,干不干都行,员工对公司及工作本身缺乏基本的尊重或敬畏,即便被开除也无所谓,还能拿点补偿金;另一个是,缺乏精准的淘汰机制及过程管控制度,这样那些关键过程或结果指标出现较大异常的人,惩罚会立刻变现,自然会有所收敛,毕竟,因为业绩差被淘汰到哪里都不亮点。
2)管理者切忌越俎代庖,员工的事必须自己完成,逐步提升其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管理者直接代替下属做工作,这种事只要有开始,就基本没有结束。
管理者绝对不能直接代替员工做工作,哪怕是让对方照抄一遍都要其亲自完成。
即便事出紧急,工作需要尽快完成,管理者可以自己先做,但员工也得需要自己做一遍,至少要有抄的态度和能力;事后,需要把员工自己做的跟自己做的做对比,明确其差距及后续改进方案。
3)协助员工精细化提升。
全维度数据分析,并通过异常数据呈现,精准定位员工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员工实现有效提升。员工业绩不好,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否定;要通过全维度的过程及结果核心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呈现出员工个人问题所在,并帮着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完善,结合后续数据变化情况,直到员工完全弥补某方面的短板。
关于如何系统地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大家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管理者如何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4)逐步降低工作难度,降低岗位对员工个人能力要求,降低到正常人想干就能干好的程度。
这点其实经常被众多管理者忽视,比如,我刚接手一个新工作机会,发现之前美国留学顾问招聘要求竟然是要求候选人,销售能力一流、英语能作为工作语言【入职要求专业8级或托福90分+】、有美国留学经历、了解美国教育体系、熟知美国相关院校专业及招生制度等。我反问?这样的人为什么要来我们这里做顾问?给我一个理由!当然不可能,所以,事实上按这样的标准根本招不到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但需要培训小半年才能胜任,但很多人忍不到那个时候,哪个销售能忍受半年挣不到钱呢?所以,团队各种缺人,对几个老人各种哄着,这些人也各种恣意妄为……
所以,我要求他们彻底调整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入职要求,我从后端部门调了两个经验丰富,有留学经历,英语很好,对销售部门不排斥的文案过来,所有涉及英语或院校等相关的工作都直接让她完成,销售只做销售工作,瞬间,销售来了三天基本就能上手,专业问题文案协助搞定。从此,这个团队再也没有缺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