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游戏是引导孩子成长的抓手?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yan520 2022-06-2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文丨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

上周我与家长朋友们谈讨了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这个话题,并整理成了一篇文章: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这5个反上瘾法则比一味禁止更有效,里面涉及到一些方法论、理念以及实操,还没看过的家长朋友可以去浏览一下,相信会对大家有一定启发。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关于游戏这个话题的进阶版——游戏化思维。

这次也特别连麦了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税琳琳,让她来给我们解答一下游戏的相关问题。她是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也是一名博士,同时还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游戏大师,她带过的学生曾设计出了三国杀游戏,拥有全球化眼光的她,能够洞察游戏如何提升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创造力,引导各位家长朋友把游戏当作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抓手。

她结合个人与孩子的一些经历,谈论自己对游戏化思维的看法及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家长朋友解决疑惑。

图片

图片

游戏并不是在浪费时间

张华:看了《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令我印象深刻的其中一个案例就是超车,请问你在列举这个案例时,是基于什么逻辑?你想用这个案例来表达什么样的游戏化思维和理念?

税琳琳:一提到玩游戏,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浪费时间,但我认为并不是的。游戏有很多优秀的元素,如果把这些元素抓取出来,放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可能就会带来很多正向的影响,譬如《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上所说的超车超速案例,在生活中,大家经常会在路上没有车的情况下开得很快,这时候问题来了,如何让大家控制好车速?

这时候,可以在旁边放一个抽奖广告牌,大家经过广告牌的时候就会抬头去看,由于降低车速才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所以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慢了下来,这就达到了降低车速的目的。这其实是一种游戏化的方式,将游戏运化在其他行业,将游戏运化在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好处。

前几天我给联想集团公司上课,讲关于领导力和创造领导力的内容,集团领导知道我有三国杀游戏这个背景,来询问我,说:琳琳老师,公司现在都是90后的员工,难以管理,有什么办法能够激励他们,让他们好好工作呢?

原来,他希望能给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上班体验,想用游戏化的方式,游戏化的元素促进员工的工作体验,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张华:如果要给联想集团推荐一款适合他们的游戏,你会选择哪一款?

税琳琳:我会选择“T形图”游戏,这是一个让团队快速了解彼此的游戏,用T形来描述个人会更贴切、自然。

T形图可拆解为一竖和一横一竖代表我们专业知识的深度;一横代表知识面的广度、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些往往是我们与他人合作的界面和接口。也就是说,这个T形代表专业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

图片

在一生当中,一个人很难去做成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就必须伸开双手,与他人进行链接,那如何进行链接呢?

我会让每个人用图示化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一竖和一横,用创造性的方式将T形图制作出来,限时15分钟 ,完成以后与团队的T形图放在一起,连接起来,贴在白板上面,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到别人的T形图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基础上,也会有所介绍,每个人先自我反思,然后在团队里进行公开发言,整个环节进行得十分流畅,气氛也一下子烘托起来,有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如果是一个家庭,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更了解家人和自己。

张华:除了刚才说到的T形图之外,杂志封面故事游戏,也是一个提升团队凝聚力、建立目标感、展望未来的做法吗?

税琳琳:对,一个团队开展项目工作,短则两三天,长则三四个月,而这个项目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大家会对这个项目凝聚愿景,希望它能够成功,这时 我们可以做一个杂志的封面。

来想象一下这件事情一年之后可能会变得很成功,它落地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作为媒体你会怎么报道?你会希望它出现在什么样的杂志封面上,如果是头版头条,又会是什么样的?你需要为它拟定标题,那么这时候,你才会更加清楚,这个项目的价值何在,它为什么会受到大众的关注,为什么值得被推广?只有这样,才会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图片

“游戏是我的执念”


张华:你当年为什么选择了游戏专业,是在什么成长背景下,家里面是否会说你不务正业?后面你成为了三国杀游戏设计者的老师,这其中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税琳琳:其实当初我报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关于计算机动画这一方向,那时候我比较好学,所以就自学了多方面的内容,在班上,很多同学都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同学选择了网络方向,也有的同学非常成功,自己制作了网站,并且售卖成功。

而我选择的则是更炫酷,更视觉化的东西,因为一直喜欢图形图像,在计算机专业里,图像学算是一个专门的方向,所以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一直主动老师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也因此对游戏的执念越来越深。

当时国内还没有游戏这个概念,只有国外才有,我会去查阅各种资料,自己尝试去制作游戏,大学期间,也成功地做出了第一款游戏,名为《佣兵天下》,那时正好是手机游戏爆发的前夜。

那时候,学校正在筹建一个动画学院,人才紧缺,希望我能留下来,从事教学工作,我答应了。第一年十分幸运,带了一位学生,而他的毕业设计,就是三国杀。

张华:设计三国杀这个idea是何时出现的,你又是如何去激发学生的灵感,当时孩子的家里人支持吗?

税琳琳:记得那时候经常参加同学聚会,大家聚在一起玩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并没有什么游戏可以玩,就只能玩狼人杀,当时就觉得缺一个聚会party可以玩的东西,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我曾在德国待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的德国,桌游可谓十分发达,相比之下,中国的桌游就是一片空白,大家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所以后来我就出现了设计游戏的想法,我觉得我们也能做到。

我和学生参考了其他一些游戏的机制,这个学生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对三国有着自己的理解,也深入了解过这段历史,设计这款三国杀游戏是他很想做的事情。

完成了这款游戏后,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去宣传、印发,因为当时国内没有这方面的市场,令我觉得很难得的是,学生做这件事情时,家里人都很支持他,要知道,以前的家长并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到底有什么用,他们会理解成为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所以,早期我们录取游戏专业的学生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问一个问题:家里是否支持你选择这个专业?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家长都很支持,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个专业是在做什么。

图片

他是第一届游戏专业的毕业生,游戏专业学生在当时的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两个以上的offer,但他却坚持不工作,有自己的执念,说一定要做成这件事情,家里人还给了六万块,让他坚持去做这件事情,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真的成功了。

图片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我们要做的是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

张华:你给孩子选择桌游有没有一个标准、原则?

税琳琳:我在买桌游的时候其实没有一定的标准,但通常自己都会先试玩一遍,也会让孩子和我一起玩这个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测试,测试这个游戏的好坏,测试它是否能抓住孩子的心。

好的游戏孩子玩的次数也会相对较多,我会让孩子自己选择想玩的桌游,这样一来,就能够了解到孩子喜欢哪一款桌游,所以,什么是好桌游呢?简单来说,孩子会反复拿出来玩的桌游,就是好桌游。

张华:可否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孩子玩的桌游?

税琳琳:桌游可以说是我们家教育孩子的一个途径,通过游戏,我们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也会与我们相处融洽,一旦关系融洽,做其他的事情就会相对顺利一些。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三款我们家孩子玩的次数比较多的游戏:

第一,《拉密Rummikub》。这款游戏能够培养孩子的数感,建立孩子对数字的认知,可以说是一款儿童麻将,但它比麻将好的一点是,更强调对数的运用。

第二,《卡卡颂Carcassonne》。这是一款适合孩子玩的经典游戏,它有基础版、升级版等,家长们可以先给孩子买基础版。

第三,《PICTIONARY》。这款游戏其实能够让孩子通过画图来讲述故事,我们家孩子比较喜欢画画,这是她们小时候玩的一款游戏,图画具有公用性,我们可以用图形化、形象化表达的方式,去表达你想做的逻辑化的事情。

张华:你的孩子在美国适应学习环境的时候,游戏成为了她个人成长的抓手吗?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税琳琳:当时带孩子在美国上学,刚开始孩子很难融入到班级里面,因为班上有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孩子,她与其他孩子之间没有共同话题,所以就很难融入到团体里面,那段时间,我能感受到孩子十分苦恼。

图片

后来我决定约老师私下见一次面,跟老师说可不可以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可以在班级里演讲,老师答应了,孩子回到家和我说,老师要我进行一次15分钟的演说,我该怎么办,我该讲什么?

我说,你可以讲一下自己是怎么玩游戏,怎么设计游戏的。孩子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她便开始为自己的演讲查阅资料,结果非常成功,孩子们开始主动和她说话,和她一起玩耍,后来她也带着班上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教他们如何玩游戏。

在我看来,游戏是孩子的社交货币,因为游戏,孩子一下子打开了局面,我当时也很惊讶,仅仅只用了游戏这一样东西,就能够撬动孩子的社交关系,帮助孩子很好地融入这个圈子。

张华:孩子现在读初二,也慢慢有了压力,她还会向当初一样把游戏的能量、挑战的欲望带到学习和家庭的沟通中吗?

税琳琳:我认为,游戏与学习是有共通的,我们可简单把它归纳四点,分别是:

第一,有目标感。

第二,有规则。

第三,有反馈。

第四,自愿参与,感受其中的快乐。

这些要素在孩子的学习当中其实是一样的,在学习中,孩子会有目标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同时,她也会把世界当成课堂,不断探寻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什么,它的边界是什么?有些东西是明文规定的,但有些东西不是的,我们可以自己去探索规则,了解规则,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张华:有没有哪一款游戏或者是游戏化的方式,能够让孩子跳出完美主义,接纳自己?

税琳琳:我会和孩子讲关于失败这件事情,人的这一生不免会受到很多的挫败,当你向这个世界发起攻击,想要达成目标,就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挫败,这个时候我会和她说:要拥抱失败,庆祝失败。譬如说,孩子有时候想要达成一个目标,但最后没有达到,但通过失败,孩子有了收获,有了成长,这时,我们可以买一个蛋糕来庆祝,庆祝孩子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

其实玩游戏也是一样,玩游戏的时候,通常会有三条命,如果你走错了一步,这个坑没有跳过去,那在游戏里你就会失去一条命,游戏里还会有很多很多失败的机会,但是你通过失败,就能够知道自己的战术有哪里是需要调整的,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有收获的,虽然失败,但不要灰心,下一次,也许会获得成功。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第一次,孩子的未来可以说是空白的,是一个无人区,她需要自己独自行走,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是一定会存在的,但失败的意义是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失败。

什么是游戏?游戏既包括了电子游戏、桌游,我们在家庭当中不接触电子屏幕所玩的游戏,也包括了孩子在社交、团队所玩的游戏,这些都叫游戏,游戏对于孩子的学习力、创造力、社交、以及亲子沟通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游戏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要做的是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游戏有了新的认识?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