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咽旁间隙肿瘤难鉴别?典型病例考考你的鉴别思路。

 lda018 2022-06-22 发布于辽宁

影像时间

病例展示

主诉:男,32 岁,反复咽痛伴咽部异物感 3 年余。
现病史:患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伴咽部异物感,右侧为重,自行检查发现右侧咽部隆起,当地诊所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抗炎治疗后咽痛症状好转,咽旁肿物未见明显缩小。3 年来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右侧咽旁肿物缓慢增长,偶伴右侧面部肿胀,渐觉吐字不清,无头晕、头痛及面部麻木感,无味觉减退、进食呛咳、吞咽困难及吞咽困难,双侧鼻腔通气可,无鼻塞、流涕, 无耳痛、耳闷、耳胀感。1 周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
既往史: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右侧咽旁间隙可见一团块状实性异常信号影,T1WI呈稍低及等信号,T2WI及T2WI压脂像外缘呈高信号,中心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右缘与腮腺深叶分界不清,之间脂肪信号消失,病灶左前缘于T1WI轴位及矢状位可见C型受压脂肪信号,病灶后缘可见颈动脉受压

手术方式:低温等离子咽部肿物切除术。
镜下病理:(右侧咽部)多形性腺瘤,伴有皮脂腺分化,建议临床定期复查。


No.1

概述


咽旁间隙:为咽外侧、颈部上段呈「漏斗」状的深间隙,富含脂肪。狭义上的咽旁间隙是指茎突前间隙,广义上的咽旁间隙是指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边界:上:颅底下:舌骨。外:咀嚼肌间隙内:咽粘膜间隙。后内:椎前肌肉及筋膜。后外:腮腺深叶、二腹肌后腹。
图片

No.2

定位


图片
  • 肿块发生于茎突前间隙,可压迫咽旁间隙内脂肪,使其向前方移位,提示来源于茎突前间隙;肿块推挤脂肪间隙向外移位,提示来源于茎突后间隙。

  • 肿块压迫二腹肌后腹向内后方移位,提示来源于茎突前间隙;二腹肌后腹外前方移位提示来源于茎突后间隙。

  • 颈动脉鞘血管向内后方移位,提示病变来源于茎突前间隙;颈动脉鞘血管向前外移位,病变来源于颈动脉间隙。


No.3

多形性腺瘤


  • 咽旁间隙最常见的肿瘤,来源于腮腺深叶,位于茎突前间隙,其内为软骨样组织、半透明胶冻样物质及纤维组织,病灶内可有囊变及坏死。多为类圆形,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与腮腺深叶关系密切。

  • CT 呈软组织密度,MRI 多为 T1 等、稍低信号,T2 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中度延迟性强化,部分多形性腺瘤病灶中央可见局灶性 T1、T2 均低信号,呈「靶征」,此为特异性征象。




图片
右侧咽旁间隙占位,右侧茎突及二腹肌后腹受压后移(长箭头),提示来源于茎突前间隙,与腮腺深叶蒂状相连(无尾箭头),提示腮腺来源,T2WI 出现「靶征」,本病例证实为多形性腺瘤   

图片
右侧咽旁间隙占位与腮腺深叶(无尾箭头)蒂状相连,之间无脂肪间隙,咽旁间隙脂肪(凹白箭)受压向后内或前移位,茎突及其肌群、二腹肌及颈内动脉(长箭头)受压向后方移位。  

图片
刚开始展示的病例,右侧咽旁间隙占位,与腮腺深叶蒂状相连之间无脂肪信号(弯箭头),咽旁间隙脂肪(白长箭头)受压向前移位,颈动脉受压后移(凹箭头),提示来源于茎突前间隙,T2WI 出现「靶征」(蓝箭头),本病例证实为多形性腺瘤   

No.4

颈动脉体瘤


  • 颈动脉体瘤少见,位于茎突后间隙,是起源于颈部非嗜铬性副节瘤,好发于颈动脉分叉水平,经常使颈内、外动脉间距扩大。

  • CT 显示为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多为均匀软组织密度,偶可见钙化,囊变及坏死极少见。

  • MRI 多为 T1 稍低信号,T2 混杂稍高信号,其典型表现为病灶内迂曲血管留空信号,呈「椒盐征」,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与颈动脉分界不清,颈内、外动脉间距增大。


图片
模式图显示颈动脉体瘤富含血管,并导致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距离增宽,包饶颅神经。轴位增强 CT 显示右侧动脉间隙中心的边界清晰肿块,导致颈内动脉 (i) 和颈外动脉 (e) 分离。颈内静脉向外后移位(j)。左颈动脉间隙 (虚线圆) 显示颈动脉与颈内静脉的正常关系。轴位 T2WI 显示边界清晰的信号肿块 (白色箭头),多个内部流动信号 (黑色箭头)。DSA 显示颈动脉分叉处有富血管团块 (箭头)。  

No.5

神经鞘瘤


  • 多位于茎突后间隙,多来源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病变多呈椭圆形实质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

  • CT 平扫多为软组织密度影,与同层肌肉密度相近,周围组织多呈受压改变。

  • MRI 多为 T1 等、稍低信号,T2 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部分囊变、坏死区域无强化,颈内动静脉可共同受压前移或分别受压分离。





图片
模式图显示神经鞘瘤位于颈内静脉前内侧和颈内动脉后外侧之间。轴位 T1WI 显示病灶呈稍低信号,T2WI 稍高信号,颈内动静脉受压分离,本例为起自迷走神经的鞘瘤。 

No.6

淋巴瘤


  • 头颈部除鳞癌外,淋巴瘤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多为茎突

  • 后间隙内肿块,呈铸行生长,善于钻缝隙,常包绕颈部血管,但无明显侵袭征CT 表现多为茎突后间隙均匀软组织肿块,囊变坏死少见

  • MRI 多为 T1 等、稍高信号,T2 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多为均匀强化,  坏死、囊变少见,DWI 多为高信号。


图片
轴位增强 CT 显示双侧颈部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瘤,局部融合,轻度不均匀强化,没有坏死及囊变,侵袭力不强,包饶血管。 

图片
左侧咽旁间隙淋巴瘤,扩散明显受限,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累及到颅内


作者 | 影像 shine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