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无用”之事,品有味人生

 胡高清 2022-06-23 发布于辽宁

作文材料

走进书店,最畅销的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啊,健康类啊,营销类啊……读它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其实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书是这样,世上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胡高清作文教室初级班”作文展台

行“无用”之事,品有味人生 

大连24中学高一    刘依凡

书店里琳琅满目的是各式各样的“成功学”书籍;人们用功利的标准将那些看似无用的诗意与美好过滤于生活之外……太多太多的“有用”之事为我们的幸福套上了看不见的枷锁,而看似“无用”的精神财富却逐渐被忘却。面对斯情斯景,试问:“有用”与“无用”,究竟何为上者?

随着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浮躁。人们从切身利益出发,以是否带来实际价值为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有用或无用。显然,无用,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它似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其实,很多时候,舍弃无用,就是舍弃了生活本身。诚然,养花种草看似无用,却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缕清闲;吟诗作赋看似无用,却是灵魂的一剂良药;阅读“闲书”看似无用,却是精神的源头活水。当我们放下急功近利的浮躁,跳出“有用”之事的局限,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原来行“无用”之事,方能品有味人生。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哲人庄子便给出了我们答案: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诚哉斯言!君不见黄公望作《富春山居图》之时,那看似“无用”之作,实则流传数百年,为人们铭记;君不见,一代大家福楼拜于写作之余“每天按时看日出”中收获了最纯净、最清澈的阳光,享受了最青春荡漾、最幻念勃发的清晨……毋庸置疑,这些“无用”之事虽看似无用,却使一个人的精神得到丰盈,足以发展一个人自我之空间,成就一个人有味之人生。

于“有用”之中行“无用”之事,是人生另一至高境界。正如一生专注“玩”的王世襄老人,却从“玩”中悟出了境界,从少年时的京城“玩主”,到后来的文物鉴赏家、家具收藏家。王世襄老人一生与“玩”相伴,却又将“有用”与“无用”结合起来,将热爱融入事业之中,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王世襄钟情于“无用”之物,“未曙出湖,日上而返”,专心编著《明式家具珍赏》,从而“玩”成了“京城第一大玩家”,并将他的人生传奇“玩”成了“中国文博界的一道特别收藏”。

是的,我们不必拘泥于浮躁而表层的所谓“有用”之事。去看看划破昏暗的朝阳,去剪撷温婉皎洁的月光,去诗酒书茶中拼读饱经世事历久弥香的生命情韵。只有这样,诗的国度才不会变为钱的爱巢,酒的故乡才不会成为权的战场,汉唐之辉煌亦不会散入星河间,魏晋之风骨亦不会零落于寒风里……

做些无用之事,可品啜有味人生。愿我们不拘泥于所谓有用之事,而能以无用之事来装点自己的生活,在无用之处品尝生命之甘醇……

“胡高清作文教室”作文展台

欢迎大家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