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法替尼 vs. 阿来替尼,有何区别?怎么选?

 JUN1854 2022-06-23 发布于江苏
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靶向药物的出现无疑给患者带来了更精准的治疗方式,同样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两种靶向药物,即阿法替尼和阿来替尼同为替尼,真的是一字之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两个药物。

首先,两种药物都是口服在酸根和剂型上是不同的,分别是马来酸阿法替尼片和盐酸阿来替尼胶囊;在适应证上,都可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靶点不同药品规格不同用法用量也存在差异不良反应略有差异代谢途径不同(详见表 1)

图片
图片

表 1  阿法替尼和阿来替尼的对比

1
作用机制

阿法替尼 EGFR(ErbB1)HER2(ErbB2)HER4(ErbB4)的/激酶区域共价结合,不可逆地抑制酪氨酸激酶自磷酸化,导致 ErbB 信号下调,抑制肿瘤生长。

阿来替尼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强效 ALKRET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阻断下游信号通路 STAT3 PI3K/AKT 的激活,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凋亡)。
2
指南推荐

NCCN 和 CSCO 指南推荐两种药物的情况基本相似。(详见表 2)

图片

表 2  CSCO 和 NCCN 指南推荐

3
EGFR 和 ALK 到底是啥呢?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为酪氨酸蛋白激酶 ErbB 受体家族的成员,该家族还包括 HER2/neu、HER3 HER4,大多数突变的 EGFR 可发生自体二聚体化,而不依赖于配体的结合,从而结构性激活了激酶的活性;

在超过一半的 NSCLC 患者中是被激活,这种激活可能是由于蛋白质过表达、基因拷贝数增加或基因突变引起的,EGFR 突变发生于激酶结构域,即 EGFR 外显子 18 到外显子 21,以东亚裔 NSCLC 患者为常见;其中,EGFR L858R 点突变19 外显子缺失突变最为常见的突变类型,约占 EGFR 突变的 90%

该受体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具有固定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参与多种细胞的反应,包括增殖、凋亡、细胞运动、侵袭和血管生成等,激活下游和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主要是两个途径,即 RAS-RAF-MEK-ERK 通路PI3K-AKT-mTOR 通路,它们可诱导细胞增殖、存活、血管生成和转移。

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最初是在间变性细胞淋巴瘤中发现的,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与众多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共享信号传导途径;ALK 融合是 NSCLC 的重要治疗靶点,有 「 钻石突变 」 之称。

与 EGFR 经典突变相比,ALK 阳性(多表现为 ALK 重排)在晚期 NSCLC 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占 3%-5%,属于相对罕见的靶点,但研究却是比较热门的靶点;ALK 异常表达通过自身磷酸化活化下游 RAS/MAPKPI3K/AKTJAK/STAT3 等通路引起细胞向恶性转化并无序增殖 。

  • 靶向 EGFR 和 ALK 药物如何选择?

针对靶向药物的选择问题,其药品说明书和指南都做出了推荐,使用本药物治疗前必须进行 EGFR/ALK 基因的检测,突变/阳性的患者才可以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状态、医保报销情况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 EGFR 和 ALK 同时突变,两种靶向药物可不可以一起使用呢?

基因 EGFR 和 ALK 同时突变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并不排除同时突变的现象,针对同时突变的患者,有相关个案报道,这例患者为 EGFR 基因 19 号外显子缺失突变、EML4-ALK 融合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其治疗方案是首先给予塞瑞替尼治疗,四个月后病情出现恶化,给予一代厄洛替尼治疗三个月,达到了 PR,治疗过程因出现脑水肿,进行二次伽马刀治疗,同时换用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治疗一个月,脑部病灶稳定,但是纵膈淋巴结出现增大。

由于患者病情的反复和加重,鉴于双突变的存在,采取了塞瑞替尼和奥希替尼联合治疗两个月,临床评估 PR,持续治疗十一个月,呼吸症状明显缓解,脑转移灶稳定,脑水肿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不良反应方面出现了一级皮疹、轻度疲劳、轻度腹泻,使用洛哌丁胺治疗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也有研究是根据两种基因突变的频率进行药物治疗,优先选择突变频率高的药物,但是也要随时关注基因突变频率低的靶点变化

4
小结

由此看来,阿法替尼和阿来替尼并非是一字之差,虽然都可以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其区别主要在于作用的靶点不同但是在使用靶向药物前需进行 EGFR 和 ALK 基因检测,并且患者同时存在两种突变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是也有存在的,对于两种突变共存的患者,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上会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探索多靶点同时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期待针对多靶点药物的问世,进一步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