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焦虑因子,像夏日的炎热分子,把整个人都笼罩了。 你有没有越发地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源于心。 心态、心所想、思绪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决定了事态、结果、甚至是整个人生。 心焦虑的时候,正向引导太重要了。源自《哲学的慰藉》,六个哲学家宽慰你的不如意。 一、苏格拉底;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 因为于当,挑战公众常识。 被起诉后,赐以毒汁而死。 他生活贫困,穿着一件袍子、打赤脚。 死后才被人们认识到他哲学观点的正确性,后人为祭奠他而树立雕像。 主要哲学思想 要为事物寻求普遍定义。 通过一步一步反复诘问,引导对方回答问题。 揭露原本定义中的矛盾,引发大众思考,以此逼近真理。 产生的慰藉 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不理解。 但多数人的谴责并不代表我们就是错的。 因为真理永远来自理性的思考。 当我们不被理解的时候,想想苏格拉底,无论怎么样,我们不至于像他那样被处死吧。 至少我们还健康地活着,而后总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二、伊壁鸠鲁;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生于萨摩斯岛,位于爱琴海东部 公元前306年,在雅典置办了宅院,种植蔬菜,同一帮朋友过着简朴的生活。 主要哲学思想 追求快乐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快乐从不依赖于外在物质 无须追求不必要的欲望,如广宅、宴饮、名望、权势等 产生的慰藉 奢侈的物质不是快乐,钱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现实中,并不是钱越多越快乐)。 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豪车或者高昂的酒。 把心中的欲望降下来,你会发现消除欲望的痛苦后,快乐是朴素而简单的。 友谊、自由、思想,才是真正能给你带来快乐的。 三、塞内加;受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出生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接受贵族教育 公元31年起,进入政坛,受暴帝卡尼古拉统治 公元65年,被尼禄要求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主要哲学思想 哲学教你冷静应对挫折。 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遭受挫折时不必愤怒。 意外随时可能降临,遭受挫折时不必震惊,还不如想想该如何应对意外。 同金钱、权力、官位保持距离,泰然接受一切失去 产生的慰藉 请想象一切糟糕的事情都会发生,你将不再害怕任何挫折(就是你天天都在想那件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反而不会畏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四、蒙田一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公元1533年,生于法国波尔多 公元1568年,接管父亲的家族产业,隐居书斋,潜心写作,公元1592年,病逝。 主要哲学思想 无须为任何缺陷而自卑。 不必为肉体缺陷自卑,因为只要是人,身上的所有器官都是正常而自然的。 不必将自己看不惯的事情看作反常,会存在文化、环境差异再正常不过。 不必太在意考试成绩,成绩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拥有生活的知识亦是智慧。 产生的慰藉 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五、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公元1788年,出生于但泽,早年父亲去世。 公元1819年,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销量惨淡。 公元1820年,在大学教授哲学,学生寥寥。 公元1852年,因作品《杂文与笔记》畅销,享誉欧洲。 公元1860年,因病去世,终身未婚。 主要哲学思想 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是人类与生俱来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 生存是无意义的,爱情不过是盲目追求繁衍。 但是,哲学与艺术将痛苦化为知识,摆脱生命意志的束缚。 产生的慰藉 生命本是痛苦无意义的,但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要化眼泪为知识。 拥有更多的知识,才是生命之本。 六、尼采;困难中的慰藉 尼采;公元1844年,出生于德国普鲁士。 公元1864年,进入大学攻读文学,期间受叔本华深刻影响。 公元1876年,访问意大利,思想经历激烈转变,不再迷恋叔本华。 公元1889年,在都灵精神错乱,被送往疯人院,11年后去世。 主要哲学思想 超人哲学 所谓超人,就是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具体化。 感谢苦难的存在。 人生没有苦难做根,则无法结出美丽的花果 产生的慰藉 那些杀不死我的将使我变得更强大。 人是最勇敢的动物,高唱战歌征服一切痛苦。 不同的阶段,我们总会有不同的经历。 但都会存在困扰与焦虑,痛苦与不如意,遇到这些,我们不妨尝试转变思想,换个角度,认认真真地想想哲学家的提议。不被自己的思维所困,做更好的自己。 感谢您的阅读,愿您能遇到越来越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