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99年,辽国萧太后率领20万辽兵,向宋朝发起猛烈进攻,位于抗辽

 荷叶3638 2022-06-24 发布于山东
999年,辽国萧太后率领20万辽兵,向宋朝发起猛烈进攻,位于抗辽最前线的遂城,首当其冲要迎战强敌。但此时的遂城只有3000名宋军,危急关头,守将杨延昭下令:“给我往城墙上泼水!”

杨延昭,人称杨六郎,是杨业的儿子。杨业归宋后,杨延昭一直跟随父亲在山西抗击契丹。雍熙北伐时,因为杨延昭在进攻朔州时受伤,所以没能参加陈家谷战役,逃过一劫。

杨业殉国后,杨延昭被任命为“保州沿边都巡检史”,他的根据地在遂城(今河北保定徐水遂城村)这个地方。

刚到任两个月,杨延昭就赶上萧太后率大军进攻大宋疆界,此时的杨延昭十分被动,因为遂城只是一个指挥部所在地,根本没有多少人马。

危急关头,杨延昭飞书请求拥有8万兵马的宋军统帅傅潜派兵支援。但傅潜对辽军的入侵无动于衷,龟缩在定州城不敢出兵。

孤立无援的遂城很快被辽军包围了。遂城与易守难攻的晋阳城不同,这是一座没有高城壁垒保护,最高处只有10米的土城。

用3000名士兵守卫一座土城,迎战20万辽兵,这仗怎么打?守城的将士们忧心忡忡。

杨延昭激励众将士:“不必恐慌,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誓死抗争,绝不会让遂城落入敌手!”

战争很快打响了。攻城前,辽军架起抛石机,不断向遂城发射大石头。

石头一个接一个落在遂城的土城墙上,看得人心惊胆战。好在遂城虽然是土城,但城墙还算坚厚,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辽军见抛石机效果不太理想,立马换成了人海战术。他们推着轒辒(fen wen)车、尖头木驴等工程车辆,冲到城墙底下,架起云梯就往上攀登。

杨延昭一边指挥宋军搬起石头和装满大铁钉的木檑往下砸,一边用大炮、连弩还击辽军炮兵,辽军顿时伤亡惨重。

萧太后对此毫不在意,命令士兵:“继续攻城,等他们用完石头和木檑,就是胜利之时。”

没想到杨延昭棋高一着,他提前准备了回收型木檑,木檑绑在大绞车上面,投出去后操纵绞车,还能把木檑收回去继续用。

萧太后看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只好暂时休战整顿。

第二天攻城时,萧太后用上了新战术。她命令士兵们用扬尘车向城墙发射石灰和毒烟,趁着宋军被石灰和毒烟熏伤眼睛时,迅速架云梯登城。

眼看着辽军就要爬到城墙上,杨延昭指挥宋兵们一边用弓弩向辽军发射带火的弓箭,一边用带铁钉的狼牙拍、铁链飞钩等工具,对着正在登墙的辽军一顿猛砸,辽军被砸得哭爹喊娘,摔下城墙。

辽军再一次无功折返。

就这样,辽军日日进攻,宋军日日防守,战争在胶着状态中,一打就打到了九月底。

萧太后不想在遂城浪费太多时间,她命令辽军最精锐的禁卫军亲自攻城。这次,数万名辽军向遂城发射了数十万只飞箭,同时使用挖地道、架云梯等战术,上下齐攻。

杨延昭临危不乱,除了指挥城墙上的宋军继续严防死守,还派出一些士兵在城中挖好洞穴并待在洞中埋伏,只要看到有辽军从地道中钻出来,就马上消灭掉。

萧太后看到自己的攻城策略屡屡被破解,加上天气越来越冷,粮草也快撑不下去了,盛怒之下的她决定发动总攻。

总攻的方法倒也简单。萧太后命令所有的士兵都去搬运大石头,然后利用抛石机,日夜不停地向遂城城墙砸石头,希望通过成千上万次的击打,将遂城城墙彻底击垮。

不得不说,这一招虽然土,但确实有效。再坚固的城墙也架不住这么锲而不舍地打啊,水滴还石穿,绳锯还木断呢。遂城的城墙崩塌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杨延昭争分夺秒地想办法。他发现,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刚刚到11月初的遂城突然寒潮降临,夜里的温度竟然到了零度以下。

这样的天气能为打仗带来什么好处呢?电光火石间,一个想法出现在杨延昭的脑海中。他急忙召唤手下,命令道:“召唤全城士兵和百姓,拎水桶集合!”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几千名士兵和百姓,你来我往地提着水桶打水,提水,再往城墙上泼水,循环往复,一刻不停。

第二天一早,当辽兵再次集结于遂城城下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座打了两个月交道的土城,竟然变成了一座通体透明的冰城!

这些冰罩在城墙上如同封印,大石头再砸过来时,顶多砸成一个小坑,挂一些白印。

而辽兵使用云梯登墙时,云梯再也挂不住了,稍微动一动,云梯自己就滑下去了,登墙效果可想而知。

这下萧太后再也不纠结了,直接命令辽兵绕道进攻,离开遂城。

【晴朗文史阁】

遂城之战,是北宋对辽军事行动中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杨延昭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积极利用天气优势、地形优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屡出奇招,最终成功地逼走了强敌,守住了遂城,彰显了一位军事指挥家的卓越才华。

纵观遂城之战的前前后后,我们会发现,杨延昭一个人活成了千军万马,他的忠勇与睿智,沉着与果敢,不输其父杨业,不愧是将门虎子!

如果杨延昭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遂城之战的结局早就改写了。

真正厉害的人,一定是一个积极主动,同时又沉着冷静的人。拥有这种素质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