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试解No.147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24 发布于上海

147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寒热往来,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瓜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本条说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小柴胡汤的变方,应用于涉及少阳病范畴中小柴胡汤证+津液虚+无水饮+微热(微陷阳明)者
太阳病五六天的时候伤寒五六日,大概率已经内传少阳《伤寒论》试解No.98中[注1]),医者先用汗法,若有表证不为误治,若已经传入少阳仍为误治,汗法用完还用下法已发汗而复下之,无论是有无表证,只要没到结实的程度,都肯定属于误治了,疾病必然不解此为未解也。一顿误汗误下的治疗下来,津液血液大伤,邪气内陷,津液血液耗竭从而出现无小便、口渴小便不利,渴而不呕邪气内陷在少阳从而有胸胁满、寒热往来、心烦寒热往来,心烦者邪气内陷入阳明轻证(小结胸)从而出现胸胁微结胸胁满微结,阳明热而津液耗竭则可见只有头部出汗(与之对应的是“热而津液未竭的全身大汗出”)但头汗出,这种涉及少阳病范畴的情况,①可以是少阳病——少阳胃痞微结②可以是太阳少阳并病——稍有太阳表证+少阳胃痞微结③可以是少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微结④也可以是三阳并病——太阳表证+少阳+阳明微结,视临床具体而定,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药物组成中,柴胡味苦性平微寒,是一个凉性的解热药,主治心腹肠胃间结气(无形)、积聚(有形),在此基础上配黄芩治烦之力以解热祛烦,是治半表半里中祛邪药瓜蒌根(天花粉)[注]滋阴润下,牡蛎补阴潜阳,共同起到泻热结之效,配合干姜不至于过寒而折损中阳(胃气);桂枝兼以解表及通阳之功,配合甘草为桂枝甘草汤,针对有气上冲者,如条文中“但头汗出”,也可以归结部分原因于气上冲,同时若仍有少许表证未解,桂枝甘草也可起效(个人认为临床如果没有表证、没有气上冲的话可以去掉桂枝)。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煎服法中提到“初服微烦”,可以推断用本方出现暝眩反应的概率较大,应注意提前交代患者。
希恕老先生认为对比小柴胡汤,说本方是对应“里不虚”者,所以不用人参,但我个人认为本条条文说发汗又误下了,津液血液肯定大伤,里怎么可能不虚呢?最多是胃中津液不虚罢了,因此我认为本方是用瓜蒌根(天花粉)牡蛎联合代替人参行生津之效。瓜蒌根(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寒,牡蛎味咸性微寒,而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因此从生津解渴的角度而言,如果患者自身阳气仍足但外在邪热较重,则可用瓜蒌根(天花粉)联合牡蛎来代替人参,方中再加了干姜,防止过寒折损中阳(胃气)。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可以跟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比较: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相比,虽然都有少阳病,但柴胡桂枝汤更偏于太阳中风证和少阳柴胡证同时出现的情况,柴胡桂枝干姜汤则更偏于少阳病中津衰热盛微陷阳明微结的情况。
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相比,虽然也有微陷阳明的情况,但其邪热程度较大柴胡汤轻。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相比【重点】,虽然都可以是少阳病为主兼有阳明病的情况,但柴胡桂枝干姜汤重点针对津衰无水饮阳明微结的情况,治阳明靠的是瓜蒌根(天花粉)和牡蛎;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则重点针对津衰有水饮阳明烦惊的情况,治阳明靠的是大黄和龙骨牡蛎铅丹

PS1.胡希恕老先生经验中,若临床有遇到无名的低烧,无明显表证+有柴胡证,就可以考虑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PS2.根据目前条文所总结,小便不利可以是蓄水津液虚气上冲所致,渴可以是蓄水(小便不利型)津液虚热证所致。

[注]瓜蒌根(天花粉)和瓜蒌(实)是不同的,天花粉苦寒,针对热性消的药,功能倾向于治渴、解热、缓润而下,重心在养阴清热;瓜蒌(实)也是苦寒,但针对的是痰热型胸痹,重心在宽胸祛痰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