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艺术之形式美》

 泊木沐 2022-06-25 发布于辽宁

中国画艺术的创造,她包括两大方面,一则为形式特征,一则为表现形式。形式特征利用构成方法,进行营造精神内涵;表达内容通过具体的物像塑造,显示生活的本质。

表现内容中的内容是以具体形象作为感性认识的迹化形态,显示了创造者本身本质的精神追求,形式则是使这种精神追求予以落实具体手段。现代美学观念认为,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则是由于包括有成熟的形式在内。而且在艺术创作中,精神内涵与表现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以及国外好的艺术作品都证明了这一基本原则,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也不例外。任何一副成功的中国画作品,都必须具备这两个基本要素,只不过在体现艺术特点时,在二者之间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任何一个美的事物,一般都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目的与规律性的统一。而所谓形式规律,是指生活或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以及其组合规律。这种外在的,具有极强的形式感的组合规律所体现出的秩序化,不仅在感觉领域揭示了美的本质和规律,使内容与形式合二为一,且脱离具体内容,有独立物像之外的审美价值,从而构成了形式美。

中国绘画艺术的形式美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形式美的来源。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在对自然物像外在特征的直接感受,体悟和描绘过程中,由最初的不重表现形式,到认识到她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具备利用形式因素对表现内容进行概括,抽象的能力,从而由再现到表现,总结出符合人的主体精神追求与目的性的表达形式,这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累过程,就是形式美的创造过程。

在一副绘画作品中,与表现内容相对应的精神内涵和意境创造是作品的灵魂,而体现表现意图的外在形式则是作品的生命。无形式则作品不成立,内容无所依附,灵魂亦无法产生。一般形式与内容二者密不可分,但两者却截然不同。国画构图之形式美,为画家形象思维结合的精神载体,对其本质的把握,当从研究,总结其规律入手,要看到形式美与生活本质的血缘关系,又要承认形式美“超以象外”的艺术特质。在掌握中国画构图特有的形式美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对生活,生命的体悟,借鉴所有的因素,才能避免中国画形式美的萎缩,并有所创造与开拓,对规划形式美的研究便有意义。

中国画形式美的创造,是一个将意象思维转化为视觉形式的营造过程,而点,线,面作为绘画的形式要素,是绘画形式美基本构成单位。具备对图像构成的分析与认识能力,逐渐强化对形式美的审美判断力,使构图能力得到提高与深化,进而从本质上把握形式美的构成方法与艺术规律。

然而形式因素的主体突出,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变化与通知等形式美规律,也就蕰涵于下述有中国人文意味的构成方式之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