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过肠息肉切除后用什么办法知道钛㚒是否脱落了?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06-25 发布于北京

在过去消化内镜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遇到消化道出血消化内科医师只能寄望于止血药物,如果止血药物治疗无效,就得交给外科医生做手术处理。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下的止血技术已经日渐成熟,钛夹就是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之一。


钛夹,又称作止血夹,因其金属成分为钛合金材质,所以称之为“钛夹”。随着消化内镜技术不断进步,钛夹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哪些消化内镜下的操作会用到钛夹?

1、息肉切除

长蒂或亚蒂息肉切除后,在蒂部用钛夹夹闭后可以阻断营养息肉的滋养血管,起到预防长蒂或亚蒂息肉切除后出血的风险。

2、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对于较大的ESD创面一般不进行创面封闭,但对于面积较小的ESD创面而且具有迟发性风险的情况下,需要应用钛夹对创面进行封闭,这主要是为了预防ESD创面的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的并发症。对面积较大的ESD创面,如需要封闭创面,则可应用钛夹尼龙绳方法闭合创面。

3、溃疡伴出血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中溃疡伴出血,如果面积不大是可以直接用钛夹进行创面封闭的,而面积较大的溃疡出血(如裸露血管)可以选择在出血灶的两边分别夹闭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4、杜氏病出血

由于杜氏病(Dieulafoy病)的出血速度比较快且病灶通常比较隐蔽或比较小,所以一般还是首选用钛夹夹闭止血,这也是杜氏病治疗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5、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等新技术

近年来新兴的热门前沿内镜下治疗技术,如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等都需要运用到钛夹来闭合创口。

6、辅助手术定位

对于较小的病变如小范围的进展期胃癌外科手术不能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内镜在病变局部置入1-2枚钛夹做标记,方便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病变部位,从而顺利完成外科手术。

7、消化道穿孔

面积小的穿孔的可以在内镜下运用钛夹来封闭,而面积较大的穿孔则需要钛夹尼龙绳的方法完成。

钛夹多久会脱落?

钛夹通常会随着粘膜创面愈合,和脱痂、粪便一起排出,不需要手术取出。

因个体差异、创面大小、深度不同、胃肠功能等因素,钛夹脱落时间会有所差异,一般需要10-15天左右(依个人情况而定)。

当然,也会出现钛夹长期不脱落的情况,钛夹体积是很小的,对人体影响也极小,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定期复查即可。

怎么判断钛夹是否脱落?

钛夹是金属材质,可以通过做腹部平片检查来观察是否脱落。

最后,仍然要提醒各位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应以卧床休息为主,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车等,避免伤口撕裂、钛夹脱落导致大出血。注意保持大便通畅,禁止用力排便。饮食方面宜清淡,适当吃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面汤等,避免吃多渣不易消化食物。


关于肠息肉术后判断钛夹是否脱落的方法您了解了吗?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支持,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