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蛙》——一本将文学工具性用到极致且隐藏够深的小说

 滹南行东一庄翁 2022-06-25 发布于河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周敦颐《通书·文辞》

两者本质是一致的,就是文学是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可以是豪迈地直抒胸臆,也可以是婉约地浅吟低唱,可以是暴跳如雷地直骂黑暗,可以是狗急跳墙地妒人短长,可以是横眉冷对地受千夫指,可以是气贯山河地激扬文字………

文学本质上就是文字艺术,往大了说,可以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往小了说,可以各抒己见,评头论足……

文学是工具,但关键是谁的工具。

文学有阶级么?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正常情况下的文学,与阶级是不相关的,比如绝大部分李白的诗,是不涉及到阶级的。诗只是李白作为谪仙人存在大唐的工具。周恩来用表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但文学也是可以有阶级的,鲁迅用来做刀枪,做匕首,刺进敌人的胸膛;魏巍用可爱的人来激励、支援志愿军勇于反抗美帝;帕斯捷尔纳克用来做投名状,出卖祖国,勇夺诺奖;台湾用邓丽君作为工具对大陆发起文化战;汪精卫用来美化自己,以便曲线救国。

………

回到《蛙》中来!

《蛙》读过一遍半,之所以说一遍半,是因为那个半遍是实在读不下去,那还是读本科的时候。

后来又读了一遍。

主观感受是,《蛙》并不适合大部分读者,因为索然无味,结构上采用魔幻现实+意识流的手法,给读者的直接感觉就是支离破碎,东拉西扯,所以需要极大的耐心,把碎片化的情节串联起来。因此,个人认为,受众应该不广。

同时,《蛙》也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越读越来气的书籍,甚至远超过曹文轩。原因在于,曹文轩其迹可显,而《蛙》隐藏够深。

下面,从几个部分来阐述《蛙》为什么是把文学的工具性用到极致的:

一、结构

全书的结构采用的是四封书信,一部短剧的形式。这种形式确实是个创新,见过书信体小说,日记体小说,没见过书信+戏剧的形式,算是比较新颖的,且有启发性。

但,《蛙》采用这种形式,个人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体量,全球15万字,算不上是个长部头。要在15万字内,将几十个人物,长达50年的历史,讲清楚讲透且人物塑造丰满,其实是有难度的。

其二,如果采用常规的小说形式,人物塑造层面,会把人物形象塑造完整,且人物形象巨大改变的原因逻辑也应该交待,不然显得非常突兀。但《蛙》中对人物的塑造,其实是缺乏了人物形象改变的交待,更准确说,交代的不清楚。姑姑万心的形象的塑造方面,其是如何从最初的女强人,到最后近乎疯癫又未疯癫,其实书中有了说明,就是酒后失足落水,被青蛙缠身这一近乎魔幻的描写,以及来自其亲自操刀(一是接生、一是流产)致死的计划生育受害者的临终遗言。但交代不清,为什么交代不清,因为作者不想交代清楚,把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而读者从逻辑上讲,是难以接受万心是因为自责才疯癫的,因为万心最后还帮助蝌蚪欺骗陈眉生下孩子。所以结论是,万心的疯癫不可能是出于良心发现,因为其行为并未等,也许就是装疯。

二、人物塑造。

上面提了万心的人物塑造,说明了其人物塑造方面采用了故意丑化的手法。万心是党员,是干部,是接生能手活菩萨,又是计划生育坚定执行者,催命鬼。这些只不过是塑造了万心正面形象,这一形象就是能手,国家政策坚定执行者。但同时,万心也是个说谎者,是规则的破坏者,是欺骗者。说谎主要体现在对日本人的态度,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规则破坏者是其为促成蝌蚪二婚,在没军队介绍信的情况下,打招呼走后门;欺骗是靠老医生的地位骗钱骗酒(茅台、五粮液),同时欺骗陈眉,且做伪证。这与前面的形象极为冲突。

再看,蝌蚪,就是小说中的'我'。蝌蚪的形象在小说中其他人眼中是光辉的,有知识的,被称为大人物。其履历是军人和剧作家。从小说来看,可能是军队文职,但军队里是否有剧作家是值得怀疑的,也可能不是文职。小说并未交代。其人物塑造主要体现在几件事上:

其一,娶第一任妻子。蝌蚪第一任妻子是王仁美。第一次相见是18岁,蝌蚪因为王仁美仙鹤般的长腿,提出跟王仁美交朋友的想法。王未肯定未否定。后蝌蚪在军队做到连职干部,回家时,家里给介绍对象,王仁美听说后,主动找过来要嫁给蝌蚪,结婚当天,蝌蚪对王仁美极度冷漠,嫌弃。这与第一次见面时,形成极大反差。

其二,王仁美流产。王仁美二胎,被万心发现,万心举报到蝌蚪部队,部队责令蝌蚪回来处理,即流产。蝌蚪对待王是否流产一事,表面持宁愿放弃部队职务,实际是心里不愿放弃,尤其是万心的朋友说到可以帮蝌蚪打招呼升他营职干部时。

其三,娶小狮子。王仁美流产致死,尸骨未寒,万心迫不及待给蝌蚪介绍对象,把小狮子介绍给蝌蚪。蝌蚪接受。但又抱怨小狮子体重过大。

其四,陈眉生子。陈眉是蝌蚪同学的闺女,被火灾毁容,在蝌蚪表弟牛蛙公司做代孕赚其父的医药费。小狮子借腹生子,陈眉生子是由万心亲自操刀。生子后小狮子占为己有,陈眉母性大发,蝌蚪联合万心等人,诓骗陈眉,终于占为己有。

其五,蝌蚪离家和回家。蝌蚪小时候就透露有机会就远离东北乡,随军入京。但其离开北京,回高密东北乡的原因十分奇怪。原因在于,一个自称北京土著妇女,在路上绑了跟绳子,绳子一头挨着车子。蝌蚪绊了绳子,恰好碰了车子(是否碰了未交代),然后妇女讹上蝌蚪,说他弄坏了自己的车,然后妇女破口大骂。对,蝌蚪就是被骂回来的,其认为北京人不欢迎外地人,外地人就是被欺负。是不是很奇怪???你想想真的是因为被讹了才导致回东北乡养老??就因为被一个自称北京土著的妇女骂了,就记恨北京,然后愤愤不平会高密东北乡???似乎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情理吧。也难怪蝌蚪的女儿跑欧洲去了。

再看,王仁美。王在与蝌蚪第一次见面后,蝌蚪不久去当兵了,王和肖下唇订婚了。但肖下唇考上大学之后,王居然把肖下唇给休了。但具体原因不知,没交代。据万心说,肖上唇(肖下唇的父亲)放了鞭炮,请了电影,庆祝肖下唇考上大学。万心对其十分不屑,认为考上大学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家小跑(就是蝌蚪)的儿子将来肯定更好。王休了肖后,听说蝌蚪家在讨老婆,就主动上门,直接来了句:“听说你在讨老婆,我给你当老婆怎么样?”就这样,王和蝌蚪结婚了。

结婚当天,王仁美跟万心就讨要生双胞胎的秘方,还必须是生男孩。显得非常突兀。

王仁美生下女孩,按规定进行了上环。但王偷偷把环取下来。导致后面怀孕和死亡。当蝌蚪从部队回来处理王流产问题时,王躲在家里,坚决不配合,表现得大义凛然。后发生了前面讲的,万心的朋友说可以帮忙帮蝌蚪升营职干部的事情,事情发生在酒桌上,王也参加,对万心的朋友是唯唯诺诺,反差极大。

王的性感的交待其实没有交待清楚,万心说王有她的作风,风风火火的个性。王可以休了肖,可以不需要理由地嫁给蝌蚪,给人感觉应该是有想法,相对开放的,但对待生男孩的事情上,又陷入到俗套,变成了传统女人。

再看,秦河。秦的哥哥是县委书记,文革被批斗过,改革开放后,反而被提拔到了省里工作。有个哥哥做县委书记,但这个人居然是傻子,蝌蚪则认为其是装傻。这个傻子靠乞讨为生,作者塑造了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随身携带钢笔。这个人的事迹主要是这样的,蝌蚪小时候遇到他一次,秦被一帮小孩子欺负。第二件事是秦做了万心计划生育工作船的司机,跟随万心做计划生育工作。第三件事是秦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了高密东北乡的泥塑大师。从一个乞讨的傻子,到船司机,再到大师。这形象的转变,实在惊人。更惊人的是,秦变成大师的原因。蝌蚪听说秦暗恋他的姑姑。万心嫁给郝大手之后,秦就将对万心的一片痴心,以及对郝大手的不满,全部用在泥塑上。居然成为了比郝大手还厉害的泥塑大师!!!这难道是爱情的力量???

最后,看看陈眉。陈眉就是万心借腹生子的。陈眉父亲陈鼻,陈鼻之母是俄罗斯人。所以陈眉有外国血统,生得漂亮。陈眉在工厂干活,被一把火毁了容,其姐因救她,死了。因为陈鼻被警车撞了,住进了医院,警察说陈鼻违反交通规则,但出于人道主义,警察也赔给陈一万五(具体记不清了)。陈鼻住院,手续费要4万。陈眉被迫做代孕。于是就被小狮子借腹生子了。生完后,陈眉母性大发,要求要回孩子。小说最后的部分尤其是话剧部分,基本上是围绕陈眉讨要孩子展开的。陈眉的形象非常突兀,但并不能说明不可能存在这种人物形象。

因为,人物过多就不一一展开了,有兴趣可以看书,但个人不推荐看,过于阴暗。

这些人物的塑造,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反差,都是没有或极少交代原因的,即使交代了原因,这原因也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作者似乎是有意为之的,因为所有人都是盲目,没有真理,可笑的。比如,王怀二胎这件事,简直无法相信,第一,王性格的反差,作者没有交待清楚。第二,王是军属,其姑姑就是万心是计划生育负责人。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不知道怀二胎的后果的,王如何傻到要偷偷拿环??

此乃,作者故意为之。

三、四封书信的收信人。

小说的起因是蝌蚪的日本作家朋友,邀请蝌蚪写一部关于万心的小说。四封信,就是蝌蚪搜集到写小说的相关素材。

但奇怪的是收信人。

这个收信人是个日本人,收信人的父亲曾经是侵华日军的军官,就在平度。万心称之,对他没有坏印象。

在信中蝌蚪写到:

“您父亲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果没有战争,正如您所说,他将是一位前途远大的医生”。

接着写道:“您父亲驻守平度城时,您才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您父亲在平度城犯下的罪行,没有理由让您承担,但是您承担了,您勇敢的把父辈的罪恶扛在自己肩上,并愿意以自己的努力来赎罪,您的这种担当精神虽然让我们感到心疼,但我们知道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当今这个世界最欠缺的就是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能清晰地反省历史、反省自我,人类就可以避免许许多多的愚蠢行为”。

这段话,很有意思,因为在逻辑上讲是可能成立的,尤其是最后一句,几乎可以说是真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段话是粉饰日本侵华战争的,因为如果无人承担战争罪责,那么日本便无需反思,因为他们没有责任为上一代或者上上代负责。那么,意思就是我杀了你父母,你还必须跟我做朋友,还是好朋友。所以说,很多人拿一些断章取义的句子,视为真理,是可耻的。因为你没有涉及到语境,以及说这句话的目的。汪精卫说的真理式的句子,多如牛毛,但并不能为自己洗白。

在第四封信中,蝌蚪说万心知道杉古父亲一个重大秘密,并且蝌蚪已经猜到了,等杉古来做客时再由万心告诉他。作者没有交待秘密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是对杉古有利的信息。

因为蝌蚪接着说到,他有了儿子,“如果可能,还请您赐他一个名字”。

中国人对孩子取名字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不会让别人来起。一般父母长辈起名,或者恩人且是再造之恩才有资格起,或者皇帝赐名,但皇帝一般都赐姓,名字还是父母起。所以,这个日本人跟蝌蚪关系绝非一般,极有可能有亲属关系或者有再造之恩。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下面那句话:

“从小被教育爱这个爱那个,其实很简单!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谁爱你,你就爱谁!”

四、打击面扩大化。

15万字的小说,50年历史,其实将一件事情讲清楚已经是很难得的,但小说几乎写了方方面面。

其一,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主线。虽然小说有很多夸张的表现手法,令人不舒服,但老实说,计划生育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写也无可厚非。

其二,大饥饿。

59-61年确实是发生了自然灾害,国外曾经大肆宣传过,夸张的说饿死了3000-5000万人。经考证确实饿死了不少,千万左右人口。所以吃煤是一种极度夸张的说法,肯定是没有发生过的,吃观音土倒是有过。在其他小说中多有描写。

其三,国共对峙。

国共对峙主要是通过万心的对象王小倜来展开的,作者花了很大篇幅来写王小倜,无非是人品优良,伙食好,是国家重金培养的王牌飞行员,各种各样的好,但毫无征兆地驾机叛逃台湾了,还成功了。王叛逃后,留下了一本日记,写了万心和蝌蚪的坏话,以至于万心并未受到牵连。所以万心说是王小倜害了她,也救了她。作者写到,也许是王小倜故意这么写,是对万心的保护。总而言之,万心家人并没有记恨王小倜什么,反而是蝌蚪的侄子象群还去参加招飞了。这样的描写,似乎是对国共对峙的一种暗预,大家解读吧。

其四,文革。

小说中的文革主要通过几场批斗会说明的,蝌蚪的小学同学牛鬼蛇神的上台,万心被批斗等等。但最后,改革开放后,被批斗的都升官了。而批斗别人的都没有起色。也许又是另一种政治暗预。

其五,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主要通过两个故事说明的,陈眉出生,陈鼻见是女婴浑身瘫软,以为绝后。另一个是王仁美二胎。计划生育与重男轻女有联系,但作者在两者的联系上并未说明。为何?无非是想说计划生育是政策性错误,而非百姓重男轻女导致人口爆炸。

其六,bao二nai与代孕。

小说写到“当官的让二nai生—这就不用解释了,只有那些既无钱又胆小的公职人员不敢生。”

其七,中外对比。

在中美合资医院里,作者写了这么个情节“有一个扎着黑色蝴蝶结的英俊少年,在那儿煮咖啡。高级咖啡的香味儿,与鲜花的清香交融在一起飘过来,让我们受到熏陶。”

还有个情节,在唐吉诃德饭店,作者这样写到“玛格丽特小姐的蔬菜沙拉里有生菜、西红柿、苣荬菜,味道鲜美。是谁起了这个令人遐想西欧的菜名?”

作者描写唐吉诃德饭店的面包,“这里的面包非常好,凡吃过洋面包的人都承认这里的面包烤得非常好。用面包蘸这调料吃,其实已经是美味,何况后面的菜与汤样样精彩———先生,您一定要来这里吃一次啊,我保证您一定喜欢这里的一切”。然后还讲了个发面包的传统,看下面的图片。

我们再看看,怎么写东北乡的。

蝌蚪侄子象群招飞成功,摆了两桌菜,是这么描写的“两张饭桌拼接起来,桌子周围,挤上了二十几把椅子,我们肩膀挨着肩膀坐在一起。菜是从饭店定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层层叠叠,五颜六色,五味杂陈。”这里说一下,象群他爸是蝌蚪大哥,是教育局局长,请对照作者对其他官员的描写。

蝌蚪和小狮子在牛蛙公司吃了一次饭,蝌蚪小表弟说吃全蛙宴,作者这么描写的“我拿起菜谱,看到上面依次写着:椒盐蛙腿,油炸蛙皮,青椒蛙块,笋干蛙片………”说到“对不起,我不吃青蛙”。小狮子也说不吃。袁腮说到“要大胆尝试嘛!连蝎子、蚂蝗、蚯蚓、毒蛇都敢吃,还不敢吃牛蛙”。但蝌蚪坚决不吃,换了一桌,没有描写吃的什么。

关于吃,那还有就是吃煤。吃煤的描写下的笔墨,跟写唐吉诃德饭店里吃饭的笔墨,以及对中美合资医院的描写的笔墨,差不多重。

这里面,需要说明一下,蝎子、蚂蝗、蚯蚓、毒蛇的描写和下面这打油诗是否很接近呢?

1858年4月10号,英国punch杂质刊登一首名叫《广东歌谣》的打油诗,全诗如下:

约翰-中国佬,天生是流氓,

真理与法律,全部都抛光;

约翰-中国佬,纯粹是滚蛋,

败坏了世界,大家都完蛋。

哎呀,我那残酷的中国佬,

哎吆,我那顽固的中国佬,

……

长着小猪眼,拖着长猪毛,

三餐鼠、狗、蜗牛与蛇类,

炒锅里翻来覆去大杂烩,

哎呀,肮脏的厨子中国佬,

哎呀,狡诈的骗子中国佬

……

其八,涉及zhengzhi。对于领xiu,小说中除了广播中的口号外,有两处侧面描写,第一是蝌蚪的妈妈引用语录,说不让老天下雨是不对的,不让女人生孩子也是不对的。万心就教育到:“嫂子,你这是伪造~语录,矫传圣旨”。第二次,是1976-1977年间应该,百姓日子好过了一些,袁腮说感谢hua主xi,陈鼻说“还得感谢~主xi,他老人家要不主动走,一切还照旧呢”;另外小说蝌蚪一家几乎都是官员。

其九,无差别打击。

一是肖下唇,蝌蚪在中美合资医院见到他,但没认出来。只见他头发稀松,身着名牌休闲服装,充满自信的神情,挺个肚腩,蝌蚪就说到:“我知道这是一个有身份的人,如果不是高官,那就一定是大款;当然,也可能既是高官,又是大款”。这是蝌蚪对一个陌生人的印象,其实直接将高官和大款划等号。肖下唇和小毕(蝌蚪表弟牛蛙公司的秘书)在一起,小狮子直接说到:“我一眼就看出,那是个SAO货!她跟你那小表弟和袁腮也干净不了”。这!!!这就好比,在路上看到个美女和一个老板在一块,你就可以破口大骂了?

二是,陈鼻住院的医院,蝌蚪提到陈鼻住的医院虽赶不上北京上海,但比20年前的公社医院强,蝌蚪说到:“先生(就是杉古),当年我曾陪我母亲在公社医院住过一个星期院,病床上虱子成堆,墙壁上全是血舞,苍蝇成群结队。想想不寒而栗。”其他诸如只出现过一两次的人物,都同样有类似的人物形象塑造。而这些情节,对推动故事的整个情节压根就没有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完全不写这些,毫不影响阅读。那么为啥这么写??为了实现无差别攻击。

15万字,横跨50年,涉及若干主题,怎么可能深入?毕竟其中光给日本人写信就有几千字,光描写唐吉诃德饭店就有几千字,光着中美合资医院就几千字。而这些,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很小,几乎没有作用。那么要想完成这么宏伟的全面揭露,只能在写作手法上进行创新,毕竟小说结构是为最终的戏剧做准备的,过程只不过素材罢了。

前面说了隐藏很深,我想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吧。我个人认为,诺贝尔奖的评语是一语中的,对人物形象表述十分准确,那么既然是一群没有真理,没有常识的人,那么他们说的话又怎么可信呢?既然不可信,那跟作者又有什么关系呢?曹文轩其迹可显,而有些人隐藏够深!

在后记《听取蛙声一片》中作者写到:“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你有罪就你有罪好了,带上他人干嘛。想说明你是因为他人有罪,才有罪的?给自己有罪找到辩解的理由?

那么请问我有罪么?

你说你自己就行了,我一个毫不相干的人,你带上我干嘛,我凭什么就有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