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青春

 氧气是个地铁 2022-06-26 发布于广东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致青春首先对普通人来说特别亲民,只要别在那个人生阶段碰上毁灭性打击,就能随时得到很多让人回味无穷的记忆。狭义上的青春时间有限,时间截止至毕业后几年后,再往后被社会入侵收缩人际关系和进行目标转型后,想要诞生青春情结就不好办了。不过青春在广义层面还能延展,只有代入感一致就能被这样定义。当然年纪上最好别太成年,否则略显不伦不类。

青春是人生最理想的一部分,存在感可以跟假设中最理想的未来相提并论。不过这是仍然覆盖在广义青春即年纪并不算大的背景下才能有的想法,当接触社会更久以后,青春反而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觉。如果你的回忆不能提供价值,那就没必要太重视。

为什么呢?因为青春都是美好的,原理就是回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屏蔽那些伤害自我的经历。可是太美好的事物具备一定的迷惑性,就像毒蘑菇都是给人特别经验的视觉冲击。青春的本质是另一个性质,可是这些经历对自我意识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青春的很多载体,都跟现在缺乏联系。真正能够绝对匹配青春趋势的人还是少数,这甚至跟资本无关,还需要一定的运气。不过青春的定义注定无论怎样失败或者遗憾的过去总会留下让自我哪怕单方面回味无穷的感受,所以只要主观上有这个想法,就能激活青春的记忆。

青春会随着年纪显得特别广义,所以有些中年会对他们小时候见过的电视剧情有独钟。夹在狭义和广义青春之间的年纪,则有时青春起源于去年,却暂停在上个星期。狭义范围内对青春的解读则更直接,他们非常年轻,所以对新鲜的青春印象更加深刻。可是青春的本质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哪怕非常单调的生活,都能被自动加工成为美好的回忆。

青春往后也可能逐渐成为负担,这跟现实有关。生活本质上是反美好的,就像养活我们的工作其实都是不科学的。青春是美好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人生限制的主要内容。当个体对青春解构的参与程度加深时,现实的不如意会扩大,这样就会陷入被动的伤感和挫败中。青春毕竟有太多遗憾,适应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时空素材,可是破坏这样不完美却形成闭环的状态太容易。

当然,青春的痕迹是会伴随一辈子的,因为人的行为的有惯性的,而且青春本身就不是独立的概念,而是依附在人事物上。比如我们的那些朋友和关系,都是青春的形式。只不过因为经历差异化和生活节奏的改变会导致共同语言消失和情感共存转型,变得跟青春没有任何关系。

人是善变的,这句话解释起来也可以不算贬义,而是对事实的描述。所以青春那部分跟现实层面的人有关的动态,最容易别扭起来。可是如果是事物,包括偶像这样接触不到的形象,那就固定了。还有那一小部分的青春,存在于假设中,会被小心地呵护,当成不再公开和主动激活的秘密,却永远活跃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