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忆趣】捉知了 | 散文 峰峦劲松

 文化佳园 2022-06-28 发布于江苏


    我喜欢夏天:不是成年以后,那样的喜欢;也不是现在心情的喜欢;而是童年时代,那种带着顽皮地,适合自己环境的喜欢。最关键的是,到了夏天,我们可玩的事情多,有趣的事儿多。这些事儿,读者在我的《小镇童话》系列文章里,将都能够看到。请你们静下心来,先听我讲一个《捉知了》的故事。

    没有具体的查书本考证,只是听老一辈的人讲的:知了,别名叫蝉,三年期卵生,昆虫科。富含高蛋白,是从古至今食用的好菜肴。蝉的壳〈蝉蜕〉,又可入药,药效功能为,清肝明目。

    知了的成虫在出世的当年,即雌雄交配。雌蝉经过一个夏天的腹中怀卵,然后把卵子排放在树枝里。成虫雌雄知了,只要喝了秋天的风,就陆续的死去。而凡是有蝉卵的树枝,也将枯死,被秋风刮落地面,刮落地面的树枝,经过风雨的侵蚀,烂掉入土,而树枝中的蝉卵,正好借机混入大地中。每年立夏的节气一到,经过春夏雨水的滋润,泥土松软,蝉的卵子经过三年大地母亲的精心孕育,都将争先孔后地破土而生。

    这时是捉知了蛹的大好时机。一般知了蛹都是在天黑以后,才破土钻出地面。每到夏季,我就和小伙伴们,接三五成群的,结伴来田野的大路边的树下。那时候没有手电筒,我们只能靠顺着树干,用双手慢慢地摸。有月亮的夜晚,是我们最兴奋的事。我们可以借着娇洁的月光,来分辩树干上有无知了蛹在爬行。就省了我们做睁着眼的瞎子了。几个小时过后,我们就会满袋而归。少则几十个,多则过百的知了蛹,就会变成我们,明早上或中午的菜肴。

    每逢下雨天,又恰好是星期日,我们是最高兴的了,雨一停,我和伙伴们就会立刻拿上铲子,奔向大树下翻土挖知了蛹,有时这样的方法,收获也是很大的。但,就是付出地劳动量太大了,但却也能体会,有多少付出,就会得到多少收获的真理。

    捉知了最有趣的方法,要数粘知了。粘知了要用工具,那时代,小竹杆都不好找,我们都是用高粱桔。在高粱桔上,插上一节细细的苕帚枝子,一来目标小,知了不易发现,二来细枝子好上粘的东西。那时,不像现今,什么样的粘性物品都能找到。我们一般都是土法上马,就地取材。我门用高粱桔的硬皮,再扎个五厘米左右的小圆圈,绑在苕帚枝子上;然后拿着杆子,四下里去找蜘蛛网,你们知道蜘蛛就是靠它编织的网,来捉住蚊子等飞虫的。我们就利用蜘蛛网的固有粘性,来粘知了。

    虽然蜘蛛网好找,但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们就采取另一种方法制粘性物。那时粮食很紧张,豆子都数着粒吃,我趁母亲没看见,就到小麦缸里抓一把小麦,跑到母亲看不到的地方,把小麦放在嘴里咀嚼,咀嚼的汁根本舍不得吐,全部咽到肚子里。待小麦在嘴里咀嚼的像现在吃的泡泡糖一样时,就吐出来,找清水洗,论回十多次后,小麦就变成'粘固'了〈就是面筋〉。面筋的粘性比蜘蛛网强,用的时间也长,也好保管。

    我们拿着捉知了的武器,来到镇外的树林子里,像八路军摸鬼子的营地一样,拿手蹑足,悄无声息的,摸到各自看好的树下。只要秋到目标,我们就慢慢地把手中的长杆,向上举起;悄悄地接近目标,待杆子上方的小圆圈,即将贴近知了的时候,说时迟,那时快,瞬间向知了扑去。十拿九稳,知了就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好不兴奋啊,我又捉到了一只。

    用面筋粘知了,那就更难了。因为长杆上的粘性物质更小,且知了又在高处,没有风还好,如果有风,那就更麻烦了。粘贴物就更不好接近目标,你不要认为,知了就趴在那里,你那小杆往它翅膀上一粘,不就行了。其实不然。知了在高处小杆三四米,还不断地抖动,稍不注意,还没等你想粘它,它感觉到有危险,就飞走了,让你白忙呵了一阵。但是只要你用心,就会有收获。我们每次出动,都会有丰盛地战利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