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画一世界,带你领略国画之美!

 泊木沐 2022-06-28 发布于辽宁

中国画向来要求笔、墨、线、的结构。笔墨可谓是中国画甚至是书法的基础,如果书画家笔墨功夫不到位,其他再好也是空中楼阁,中国画当是一画一世界,一物一透视的缩影。

中国画的笔墨,就好比建筑中楼房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固,那么即使构建的再完美,迟早也会倒塌。如果不过笔墨关,即使其他做的到位,那也不能称之为画,黄宾虹先生说,绘画必须要有五笔七墨,如此才可称为法备。但是最少也要三墨,不足三墨则不成画。

作画前需先立意,不仅仅是绘画,书法,写文章等等都需要立意。然这意境有两个。一个是笔墨的意境,另一个也是诗化的意境。笔墨意境就好比一个人的外衣,同一个人,每天穿着的衣服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中国画也是如此,同样一个主题,笔墨不同,外观效果也不同。然而这两个意境之间也不能相分离,两者相辅相成。

绘画侧重于用墨,而书法侧重于用线,两者完美结构,笔墨则没有什么大问题,绘画前需练习书法,以求对于艺术基础的训练,还要求笔墨当中有画家的综合修养和秉性。

中国画的内涵更是以文化为基础,他的核心是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国哲学文化母体。哲学便成为中国的意境所在,从事创作便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只有术而无艺,充其量不过是一位画匠,比如近现代以来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都只能称作为巨匠而不能称为大师。

中国画,中国画是哲学的。怎么中国画不是毛笔画,中国画怎么是哲学的,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我们大体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

东方的是经验主义、感悟主义、归纳主义,然后能够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是重逻辑,重演绎,重天人二分。中国人有天的感悟力,庄子讲“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事不竭”,一尺的棍子每天取一半,你取万事取不完,这种感悟力是中国人对逻辑学不太重视。

技法教育永远是初级表现能力的训练,而艺术创作教育则是一个很复杂的哲学问题。然当今学院派培养学生仅仅停留在前者,可以说大家技法都好,艺术层面却没走,也就是说当今画坛画家遍天下,但巨匠很少,大师更没有。

或许将来会出现大师,我很期待,但是太渺茫,教育改革就等于把学生送到了西天哪能有大师,在等百年后吧,所谓万物皆有灵,这世间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一花一世界,人类也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小世界,当存敬畏心。

人们从生活周围谈到自然的性质,同自己的行为规范谈到自然的含义,同人文的角度谈到自然的重要。我想自然用最简略的语言讲,就是自在而怡然的大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