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泰斗胡永盛,提出脾胃论才是医中王道,被称为“中医活字典”

 wlqcc 2022-06-28 发布于重庆

在吉林的中医界,最为有名的是四小名医,胡永盛胡老就是这吉林四小名医之一,而且这荣誉是在他年少时就已经获得了,可见其造诣之深。

胡永盛出生于民国15年,也就是1926年,从小上私塾,直至15岁时,才开始接触医书,先后师从名中医王仙舟和盖受益,两位恩师严谨治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学方法,再加上胡永盛自己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每夜都苦读至深夜,从不懈怠,从简单的临床实践著作开始学习,再慢慢加深学习古代医籍,像《四百味药性歌括》、《医宗金鉴》等古医籍,能够倒背如流,研医六载后,造就了深厚的中医功底。学成归来,胡永盛便开始悬壶治病救人!

每每有求医者上门,胡老都细心诊治,都能见效,胡老认为“贵于精专,善于思索”,是每一位临床医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将前人在书本上的总结知识,变成自己大脑中的财富,要博览书籍!他主张把书读活,要有自己的创见,反对死读书,若死读书则永远只能步随前人的脚印,难以创新!尤其是在临床上,生搬硬套就难以用活,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胡老尤其擅长于调整脾胃,重视气机升机,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当中的气血处于不断地升降出入之中,脾升而胃降,肝升而肺降,脾长精气才能上升,胃降糟粕才能下行,他说:“人一生要吃三餐,土中生万物,万物皆归土,李东垣的《脾胃论》才是医中之王道,要重视人体脾胃的调养!

由于胡永盛勤奋刻苦的研习经典以及诸家著作,再加自己独特而缜密的临床思维,找胡老求诊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学术体系也更驱完整,自成一派大家之风!

我们中医文化是博大而精深,但是当几千年的中医文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遭遇现代中医学校的冲击时,胡永盛心里涌现出一股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毕竟传承向来都无小事。

1955年,胡永盛受吉林卫生厅邀请,来到当时的长春中医进修学校,也是现如今的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任教,这一教就是60多年,胡老一直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将满腔热情都洒在了中医教学工作之上,学校藏书丰富,但每每有人问起关于学校书馆中医学典籍藏书的情况,胡老都能够对答如流,因此也被后人称为行走的“中医活字典”。

胡老除了悉心研究《内经》、《伤寒论》这样的经黄名著,对《千金药方》、外台秘要》这些也是研究颇深,对一些单方、验方等也留心收集,他认为方剂学是中医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枢纽,一定要在先掌握好药物的性味与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对方剂的配伍有更深的理解,进而对制方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胡永盛教授编写的《民间偏方奇效方》一书,至今都是最为畅销的医书之一,这本偏方,他参考了大量的古今名著作,融汇了自己多年的临床总结,值得大家阅读参考与收藏! 有需要的不妨看一看!

​他说著作是写给别人看的,不能马虎行事,不能让谬论流传,他的著作以及对临证总结、学术方面的篇章,多次引起了中医界的广泛认识。胡老虽然热爱中医,但是他也并不排斥西医,他认为虽然中、西医体系不同,但是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治病救人,他也努力学习西医知识,这样更有利于研究中医。

除了在医学上的造诣,胡永盛也十分重视职业道德,他常跟学生们说:“学医容易,为医难,要先有人品,后有医品”,他反对追名逐利,不学无术,严肃治学,在临床诊治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症候,力求准确无误!

1991年,凭借实力被评选为第一届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500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次年10月开始享受政府颁发特殊律贴,获得“国家级名老中医”荣誉称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