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让癌痛不再是“噩梦”

 江海博览 2022-06-28 发布于浙江


十年前我从宣武医院进修归来,在院领导支持下组建疼痛科并发展至今,一直有项疼痛科的特色技术,尽管难度不大,但一直没怎么开展,这就是缓解癌痛的吗啡泵植入术。

疼痛科的医生,早期大多从事过麻醉工作,众所周知晚期癌症患者,大多只能靠吗啡类药物控制疼痛,无论通过嘴巴吃,还是静脉打或是肛门塞、身上贴,到一定阶段都会控制不理想,毕竟药物通过任何一个渠道,到控制疼痛的中枢,都要历经人体内或远或近的一段路程,走弯路就有消耗,有消耗疗效就会打折。

而疼痛科医生,可以熟练地运用麻醉穿刺的技巧,把生孩子打麻醉的那个技术略微拓展,将一根导管穿刺到控制疼痛的中枢——脊髓内,医学术语的蛛网膜下腔,直接通过这个导管在这里持续泵注吗啡镇痛药物,自然可以用最小的吗啡剂量,达到最佳最平稳的控制疼痛效果。这就是疼痛科的癌痛治疗技术——吗啡泵植入术。

这么多年来这项技术在国外已经为很多晚期癌痛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镇痛治疗,而在国内,发展一直迟缓,甚至供应这个泵的厂家也仅有寥寥数家,因为例数太少,甚至在大多省市还没进医保目录。

身为一名大型三甲医院已经建设相对完善的疼痛科主任,没有用这个技术,为更多需要的患者服务,我一直有些职业遗憾。因为各种制约,每次开展这个技术,都是奔着情怀去的,但是每次做完以后,患者或家属的不理解、后期管理的繁琐、偶尔同事们的抱怨,都会让我每次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慢慢磨掉。

图片

毕竟科室已经做得很好了,干嘛还要做这费力不讨好的活呢?

上个周末,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家属,直接请求我跟她父亲做吗啡泵植入的手术。我很惊讶我一两年都没做相关的宣传,甚至没做什么癌痛的病例,她是如何得知?原来,她是通过我几年前发的一篇关于癌痛的朋友圈,找到了我。

她父亲衰弱的坐在轮椅上,老伴递给我一打厚厚的病历,一家人期盼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就是那根最后救命的稻草。顿时破防,我决定做吧。

我们的出生,不由自主,比如父母、比如出生地、比如性别,都是无从选择;可惜的是死的方式和过程,也是无从选择。

大多数情况下,某种癌症会带我们告别这个世界,无论贫穷富有,走的那一刻都要与癌痛相伴。从医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人的生死,发现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最大的笑话!真到最后一刻,谁不想从容、体面、没有痛苦的离开?安宁守护的缺失、安乐死的不休的伦理争论、癌痛治疗的不完善等等,让很多人无从自主选择告别人世的方式。现代医疗发展日新月异,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而这位患者,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真心爱他的家人,愿意尽最大的力量,让他在医生的帮助之下,尽量舒适的走完最后一程。

我们疼痛科医生,也只能给这样的人,尽最大的努力。癌痛治疗,没有充分的医患理解,是不可能行得通的。我没有办法保证装了泵就不痛,毕竟病情在发展,我更没有能力通过这个镇痛的管子,治好病人的癌症,大多时候医疗是追求对因治疗,特别是中国人,最喜欢治病断根。回头想想,哪种病,能治断病根?欢迎发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癌痛治疗一直难以广泛开展,就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个对症治疗,就是治标不治本,患者能接受吗?患者家属,能接受吗?在反复的纠结和选择之中,患者在自己的努力和大多情况是在家属的关心之下,花钱花力尝试了所有对抗死神的方法,遍体鳞伤,当想到去装个泵止疼时,身体已然过于衰弱错过了癌痛治疗的最佳时机,这种遗憾,我从事疼痛医生十载,不少经历。

癌痛治疗,不是要到最后一刻,才去选择的治疗啊!治疗癌症,和治疗疼痛,是没有冲突的啊!那个管子,除了影响美观,它难道会去妨碍放化疗和吃中药?这么简单的道理,十多年来,癌症患者、家属、甚至医生都不能理解。鬼尼玛知道为什么,反正我到了那个时候,我一定会找我的同事,先给我装个癌痛泵再说。

患者家属特别孝顺,而且做了了解,说想装最好的那个泵,进口的,二十万,全自费。进口的可以完全埋在体内,对生活影响小,好的话可以放个十年八年;国产的一万多,部分在体外,护理会有些麻烦。

我看了看病历,估计患者生存期也就几个月了,劝退了患者和他老伴,跟他女儿聊了一下,说没有必要了,就装个国产的就够了。通过简单的沟通,我能感受到这一家人并不宽裕,且竭尽全力的为患者一线生机已经做了不断的努力,所以我觉得这么短的生存期,对他们而言花那么大的代价,并不值得!女儿还是坚持说,进口的好,愿意倾其所有也要让父亲离开的没有痛苦,我费了好大力气,才劝她放弃。

图片

可是亲情有价吗?孝顺能用泵的价钱,来评估性价比吗?难道生存时间短,就应该选择更廉价的泵吗?我没办法深入考虑这些问题,我只是按我的价值观,帮助她做了选择,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医患沟通、医患沟通、实话告诉你,大多时候,只有说教,没有沟通!你们不懂,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专业和经验还有所谓的“沟通技巧”告诉你:我要怎么做,为你做出医生认为最合适的选择!不能保证全对,大多数时候是最合适的,就好。

图片

手术做了两个多小时,顺利完成,装了泵以后,患者每天的口服吗啡量,顿时锐减,疼痛除了偶尔的爆发痛,基本控制平稳了。直到手术后第三天,都是一个平稳值得夸耀的病例,可惜基础疾病还在加重,转往肿瘤科后,不到一周,一天晚上,老爷子前不久还起来吃了饭,十点左右就突然走了。家属很伤心,放弃了心脏按压和抢救。

得知这个消息,我有些愧疚,花了钱,费了劲,装了泵,就生存了一周不到,患者家属会不会有想法?会不会认为装个泵不值得,甚至怀疑这个泵减少了患者的生存期?

反复思考以后,我还是让管床医生给家属发了个关心的信息,本意除了医患关心之外,多多少少还有点想了解患者是否有扯皮的意愿。以为有可能,会遭受一些家属的不理解,这么久的职业生涯,我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以小人之心度患者之腹的意思,其实目前医疗环境下当久了的外科医生都一样,只是我不善于含蓄的表达。

但是家属的回信,让我们的努力,倍感值得。

图片

“是的,昨天晚上突然走了。感谢你们为我爸爸减轻了疼痛!真心感谢!

很多时候,当医生,我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会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出现部分偏颇,往往只有这种时刻,才让我重新警醒和久违的欣慰。我们,确实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这周,又来了一位癌痛的患者,同样,是通过我的小作文,找到了我,这让我觉得写小作文,也有了意义。

生可不自在,但死,应该从容!

你想要的前沿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