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起奋斗逼?年轻人除了奋斗一无所有,只能做理性奋斗逼

 揉揉人人 2022-06-29 发布于江苏

前段时间,有一个问题让我看得生气:奋斗逼做错了什么?

我不知道提问者是不是奋斗逼,或者他只是一个中立路人,这种问题提出来,就看得出奋斗逼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地位是何等之低。

众多回答中,很多都是细数奋斗逼如何内部竞争,加强内卷,从而使所有人的处境都更艰难,例子有高考大省,工作加班,拍领导马屁……

我们今天就细细分析“奋斗逼”是怎么来的?

最开始就是个博弈

我们就先以简单的公司模型来说明问题。

老板想要促使员工互相竞争,以刺激他们的表现。为了形成囚徒困境,老板可以宣布表现最优秀的员工得到奖励,表现未达标的员工则会被炒鱿鱼。假如员工接受了这个博弈,他们可能就会面临繁重的工作与压力。但如果他们全都选择混日子,情况会变成怎样呢?假如老板是以相对的标准来评估个人的表现,那么当每个人都混日子时,所有人的表现就会不相上下。当然,所有的员工都会失去成为优秀员工的机会,但放弃这个机会来换取安逸的工作环境也许很值得。

此外,假如有员工真的想背叛大家而长时间工作,其他员工就可以排挤他,以惩罚这个特立独行的背叛者。因此,只要员工在一起工作,而且彼此之间形成重复博弈,他们就可以躲避老板设的局。在一次就结束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员工一定是输家;但如果博弈重复进行,他们就有获胜的机会。

在重复博弈中,只要员工合作,而且能有效找出并惩罚背叛者,相对标准所形成的囚徒困境自然就会瓦解。假如员工集体混日子,此时老板如何才能激励员工?他必须采取客观的绩效标准,并把表现不佳的人统统开除。一旦了解员工可能会集体混日子,建立员工奖励制度的难度就会提高。假如串通的机会不存在,老板只要建立鼓励个人尽最大努力的机制即可。但如果你放任员工串通,那么你就得问问,对所有的员工来说,一起偷懒是不是比一起努力工作更有利。假如你是根据团队成员的相对表现来建立奖励办法,你可能就会发现,集体混日子是员工的最优策略。

看到了吗?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个老板和n个员工,老板想榨取更多劳动力,员工想多拿钱少干活,出现的所有现象——制定绩效,努力工作,一起偷懒,孤立背叛……都是理性人出于自己的利益,做出的决策。这个例子取自我最近开始看的书《活学活用博弈论》,明天我就看完了,到时候会有一篇新的读书总结。

把这套模型往高考上套高考只有一次机会,而且所有的竞争者互相之间都没有情分,只有赤裸裸的竞争,所有理性参与者的策略都很简单,且只有唯一最优解:玩儿命学。

有人说不是啊,中国只有河北等几个省存在严重的内卷现象,福建的高考压力就比较小。

因为现实和模型还是存在很多的出入:比如福建等沿海富庶地区,考生出路很多,高考不是唯一的路;大家都不够理性,毕竟奋斗还是比偷懒要更难一些;而且人更多是情绪性动物,很多时候,风气也能影响很多事情……

但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生,深刻理解了上面的例子,同时又只有高考一条路可以走,那你的最优解只有一个,只是看你愿不愿意选择了。

现实情况非常清晰

把上面的模型带入到现实情况中,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都有了很合理的解释:有家庭有孩子的老同志更倾向于选择偷懒混日子,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急切于获得更多就更可能会做那个背叛者奋斗逼,然后偷懒混日子的人要么被迫卷入竞争,要么鼓动大多数人孤立背叛者奋斗逼,背叛者奋斗逼要么退回到偷懒混日子的阵营中,要么无视孤立继续做自己的背叛者奋斗逼。

以上的内容任何一个词都没有褒义和贬义,都是中性词,只是为了说明情况而已。

最后,就是一部分人偷懒混日子并孤立奋斗逼,一部分人做奋斗逼无视偷懒者。

前者,多数是一些经济条件良好,是相对认为舒适生活大于工作报酬的,而后者,奋斗逼,多数是一些经济条件不佳,相对认为工作报酬大于舒适生活。

细想,国企和私企的氛围既是老板塑造的,也是其选择者选择后进一步强化而来的。

至此,开篇的问题已经很清晰了。

奋斗逼怎么来的?生活所迫!

“奋斗逼”这个词怎么来的?同行孤立!

你要怎么做

不给一些方法不是我的性格。

如果你是一个家庭条件比较优渥的年轻人,没必要拼死拼活挣那点钱,选择很简单,遵从本心就行,财富带给人的,本来就是自由!

如果你是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差的人,就像我这样,对钱和其他东西的欲望又比较大,只能无视孤立,选择奋斗!

贫困年轻人除了奋斗一无所有!

这里我还是对想奋斗的年轻人提几个点:

奋斗就是理性选择,不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这样的奋斗也能更持久。我一直认为,认清事情要比迷迷糊糊好一点,尽管有时做的决定是一样的,也能更坚定更持久。这也是我公众号的意义,理清思路,继续前进!

偷懒和孤立也是理性选择,诉求不同而已,也没必要看不起什么,也没必要太当回事。

奋斗的维度很多,完全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孤立,比如选择比较拼命比较赚钱的私企作为主业,选择一些新兴的行业作为副业,都是可行的选项。

孤立是一种很无力的手段,再加上人都是情绪性动物,情商高一点轻松破局,也就是主动示好而已,毕竟现实生活中能理性看到对抗关系的还是极少数人。具体实践操作,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其他可以慢慢学,新入职场最重要的是这个》。

最后,看明白了,还是要行动,就做一个奋斗逼,不要理会这种污名化的行为。

因为我们,一无所有。

除了奋斗!

全文完!

继续前进吧,如果我的文章有幸让你的脚步更坚定了,那就功德无量了!

这是今年的第32篇原创,继续加油!

欢迎大家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希望大家点赞转发,希望大家能够留下意见,不方便的话可以私信,有什么想法请一定要和我多多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