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孟德尔和摩尔根提出的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是孟德尔、摩尔根于1856-1864年期间提出来的。三大基本定律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2] 基本信息
分离定律 内容及阐释 ![]()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 ![]()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为例(如右图),可见,红花与白花杂交所产生的F1植株,全开红花。在F2群体中出现了开红花和开白花两类,比例3∶1。孟德尔曾反过来做白花为花的杂交,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F1 和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其后代中还将是性状分离的。3∶1的比例为性状分离比。[3]若将分离定律用基因型表示,以A代表显性性状,a代表隐性性状,则如右图,发现子二代基因型占比为AA∶Aa∶aa=1∶2∶1。 发现人 ![]() 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 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个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限制因素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实质 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 ![]() 自由组合规律--生物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发现人 遗传学说奠基人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于1856-1864年间作为假说提出并初步验证。 内容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就是说,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适用范围 不连锁基因。对于除此以外的完全连锁、部分连锁以及所谓假连锁基因,遵循连锁互换规律。 连锁与互换 连锁与互换定律是在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互换定律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基本定律。所谓连锁互换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这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科学基础。 发现人 ![]()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内容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与互换律。 适用范围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参考资料 [1] 蓝奇奇探索记--自由组合定律的秘密-新华网2020-10-24T08:28:50+08:00[引用日期2022-05-17 20:58:17] [2] 遗传学标志性里程碑:150多年了,终于测得孟德尔的豌豆基因组2019-09-06T20:56:50+08:00[引用日期2022-05-19 11:45:15] [3] 超级杂交稻:书写人类反饥饿史上光辉篇章2019-09-09T09:25:01+08:00[引用日期2022-05-19 12:3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