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的演说中,川端康成回顾了千年以来的日本文学与艺术中的美学传统,开篇就引用了他所钟爱的一首和歌,镰仓时期禅僧道元禅师的《本来面目》:
四个季节,四种景物,于极简的诗行中呈现出时序变化之间的自然之美。 画作中的富士山四季 无独有偶,千年之前,也有一部日本文学经典,以四季之景开篇,更是触动人心,成为脍炙人口、传颂千古的名篇,甚至选入语文课本。而此书中随后三百余篇文字,同样字字如珠玑,写透自然风物与世事人情。这便是日本随笔文学开山之作,平安时代才女清少纳言的《枕草子》。 对于日本文学来说,平安时代(794—1192)是一个可以追根溯源的辉煌时代,后世文学的发展多可以从中找到最初的源头。其间,女性作家如满天繁星,物语文学、日记文学、随笔文学等等尽出自纤纤素手。作为这个时代顶尖的天才作家之一,清少纳言绝对是一位典型的才女。
始建于778年的京都清水寺 祖上三代歌人辈出,父亲清原元辅还曾奉天皇之命编纂《后撰和歌集》。自幼年起,清少纳言在父亲教导下,学习《汉书》《白氏文集》等中国典籍,撰写和歌,学养相当深厚。到了二十四五岁,入宫侍奉定子皇后,在宫里生活了大约十年。后来,定子去世,她也永远离开了皇宫。清少纳言画像,作者不详 清少纳言的才华声名远播,甚至令当时著名文人赞叹。因此,定子对她宠爱有加,主仆二人甚是相得——简直是心有灵犀了。《枕草子》第278篇便是明证:雪降积得挺厚时,较往常早些儿关下木格子门窗,几个女官在那儿围着火盆闲聊着。皇后忽然命令:“少纳言呀,香炉峰的雪,如何了?”乃令人开启门窗,我又拨开帘子。皇后笑了。 皇后的问与清少纳言的举动,正合了白居易的诗句:“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裘不怕寒。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所以皇后才有会心一笑。日本画家洼俊满(1757—1820)描绘的曲水流觞而成为白居易的粉丝,熟读其诗文,也算得平安时代才女的标配技能了。清少纳言自不例外。《枕草子》中,写到梨花,要带上《长恨歌》中“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杨贵妃;写到蔷薇,要化用《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中的“阶底蔷薇入夏开”;写到抱持琵琶的皇后,要拿《琵琶行》中半遮面的女子来对比。清少纳言对白居易的推崇,在第193篇中达到了顶点:“文,以《文集》为最。”《文集》即《白氏文集》。日本画家狩野山雪(1590—1651) 根据白居易诗作创作的《长恨歌图》(局部) 文学才华之外,清少纳言个性之强烈、爱憎之分明,或会打破人们对日本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例如,她明确表示“看不起”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认为还是“应当出来见见世面”,“有机会跟人相处才好”。千年以前有这种观念,堪称前卫了,不免让人有穿越之感。而下面的话,更是让一个倔强的才女形象跃然眼前:“凡事,若不是受人第一恩宠疼爱,便没意思;反不如遭人嫉恶算了。教我屈居于第二、第三,那真是死也不甘心,必定要第一位才行。” 在宫中十年,清少纳言与定子相伴,情谊深厚,这可算得她短暂人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了。也正是在此期间,她开始撰写《枕草子》,记下自己在宫中生活的点滴,以及她对自然世界以及身边一事一物的观察与感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人生态度:京都御所 头一个不得不说的便是李义山,他的《义山杂纂》与《枕草子》颇有渊源,尽显对世事观察的透辟与别具一格。湖心亭看雪的张岱,著《长物志》的文震亨,写《闲情偶寄》的李渔……无不对生活中平凡或者不平凡的事与物抱有极大好奇,善于从中发现真趣。与《枕草子》颇有渊源的《义山杂纂》 与这些异国同道中人相比,清少纳言对世界的关注点要更为广泛——简直称得上一位博爱者。在她眼中,这世界趣意盎然,大至日月山河,小至花鸟鱼虫,就中无不有值得赏味之处。都自有真趣,可以留恋 生活是有趣的。“有时候觉得世间纷纷扰扰,一刻也活不下去”,但是,即便想到一些看似普通的东西,比如纯白清爽的纸、柔软细腻的笔,可以书写心志,都会觉得,“还是活着的好呀”。清少纳言写到,这世上的人、事和物总有让我们扫兴者、懊恼者、害怕者乃至憎恨者,但更有让我们依恋者、欣慰者、心旷神怡者、兴奋愉悦者。
在日本文学史上,《枕草子》的诞生可谓大事件,因为此前日本没有这类随笔文学,它就成了日本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而要到两三百年后,后世所称的日本三大随笔文学作品中的另外两部才面世:在《枕草子》影响之下,鸭长明写出了《方丈记》,吉田兼好写出了《徒然草》。鸭长明(1155—1216)与吉田兼好(1283—1352)有学者认为,《枕草子》之所以被视为日本文学巨著,“更主要的原因是它确立了以日本本土风情为观察对象,抒发了对自然界的神往”,“采取积极的态度,赞赏纤细的、动态而和谐的美,企求清新明亮的世界”:这部作品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清趣之美”,开创出了一种新的审美趋向。苏珊·桑塔格也认为,浸染整个日本文化的审美标准,形成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的《枕草子》。清少纳言与《枕草子》 然而,文学地位、后世影响这些东西,并不在清少纳言的考虑之内,因为《枕草子》的诞生,不过是她无心插柳的结果。据她在书末记载,内大臣奉献纸张于皇后,皇后打算用来抄写《古今和歌集》,而清少纳言说,如果赏赐给她,她就拿来当枕头。这或许是在打趣,可皇后竟然真的把纸赏给了她。于是,她在家中带着对皇后的思念写下了这部作品。谈及写作目的,清少纳言说:“我只是想将自己心中所感动之事对人谈说,又如此书写下来。”人的年龄。春、夏、秋、冬。” 横山大观(1868—1958)画作《曙色》 无论如何,《枕草子》都有着高度私密性,关注的是细微之处的个人理解和感受,摆脱了历史、意识形态等外在的压力,这正是卡尔维诺所提到的“轻逸的文学”。进入这样的经典是轻松的,不需要抱有任何目的,如李敬泽所说,“随便翻翻,可消永夜”。这套周作人翻译的经典全译本《枕草子》,正可用这种姿态,带你领略川端康成眼中“优雅、艳美、光灿、明快而生动”的千年经典,然后反观自身,去发现身边世界的“本来面目”。 《枕草子》 ◆ 享有“风从哪页吹起,便从哪页读起”美誉、畅销千年的日本文学经典。◆ 周作人译自《枕草子春曙抄》原版珍稀底本,原作和译作被誉为天作之合的千年奇遇。◆ 随书赠送精美《枕草子植物图谱》,完美呈现《枕草子》中永不凋零的花草世界。◆ 书与图谱均采用典雅时尚的精装设计,既相互独立,又搭配成套,特别适合收藏阅读送人。◆ 周作人原译的卷末注,更改为随文注,随页插入精彩注释,阅读起来更加顺畅轻松。◆ 全新版式设计,字体悦目、清晰疏朗;采用特制纸张,手感极其舒适,久看不累。 作家榜经典:枕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