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结束之后,红军为何不在陕北发展,而是东征山西?

 涧水常蓝屋 2022-06-30 发布于内蒙古

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同时为了完成长征,红军也是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仅仅是在长征初期,红军就因为李德等人的错误,最终一再减员。在长征结束之后,红军无论怎么想都应该先行休养一番。但是,事实却是长征之后没多久,毛主席就带着红军东征,讨伐山西军阀阎锡山。这个时候的红军因为长征的缘故,和山西晋绥军的兵力差距极大,兵力对比夸张的1:10。为什么毛主席会急不可耐的东征,去讨伐阎锡山呢?为什么是东征,而不是讨伐其他地方呢?

资源匮乏 困难重重

红军战士们结束长征之后,红一方面军便是驻扎在陕北地区。但是当时面临的情况并不好,南京国民政府歼灭红军的狼子野心依旧。这也导致了红军刚刚入驻陕北,杨虎城的军队就虎视眈眈地盯上了红军。不过好在虽然和杨虎城交手了多次,但是终究是站稳了脚跟。起码仅仅一个杨虎城,基本上没有歼灭红军战士们的可能。

文章图片1

根据地

蒋介石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的不满,于是直接让张学良出发,带着其麾下的东北军前往陕西。希望杨张二人能够倾力配合,共同努力歼灭红军。

陕甘根据地虽然不小,西起甘肃东至黄河,南起鄜县北接长城。有着二十多个县城,将近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黄土高坡一直就是地广人稀的代言词,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仅仅有着四十万人左右。

在红军在此地会师之前,陕甘根据地的百姓就生活得十分的穷苦。当红军战士们入驻陕甘根据地之后,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当地的粮食供应很快就出现了不足,而且红军战士们之中还有着大量伤员的存在,无论是食物还是药品都需要尽快地解决。

但是陕北根据地却不堪重负,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红军上下自然需要另谋出路。

当时的中央红军仅仅剩下了七千余人的样子,加上会和的红二十五军,以及陕北地区的红军总兵力也仅仅有着十七万人左右。这样的兵力和杨虎城以及张学良硬磕的话,显然是不理智的。更何况红军一向没什么武器装备,没一点优势就去和国军战斗,那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文章图片2

红军将领

不过好在当时张杨二人当时带着的兵力,也只有二十万人,红军也能勉力支撑。不过红军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并非是敌军的强悍,而是贫瘠的黄土高坡根本养不起这十七万人的军队。简单来说,如果红军不适时地调整战略方向,张杨二人甚至可以直接将红军围困致死。

东征山西 谋求发展

陕甘根据地在当时可以说四面皆敌,东侧的山西有着阎锡山的二十九个旅。南面有着张学良的东北军,以及杨虎城的部队。西面则是朱绍良和马鸿逵二人率领的混编部队,北方则是军力最弱的井岳秀八十六师。

如果仅仅从兵力上考虑,北方是最好的突破口,其次是西面。但是很可惜,这次红军的作战并非是为了突围,而是为了谋求发展。红军上下急需一块肥沃的土地,能够在不影响百姓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养活红军战士。同时还要能够给红军战士们补充兵力,以及有足够的工业基础去给战士们补充弹药装备。

文章图片3

东征准备

而陕北根据地的西北两侧,虽然是地广人稀的地带,但是这就意味着资源的匮乏。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去处,南方显然也不合适。张杨二人的军队,就驻扎在红军的南方,去和他们硬拼显然不会是什么好结果。思来想去之下,毛主席便决定东征阎锡山。

山西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都很不错,而且在当时山西堪称是仅次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如果能够将山西拿下,那对于红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太原兵工厂的存在,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地给红军提供武器弹药。

晋绥军的战力如何?

红军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物产资源能不能养得起军队,不然一切都是无用功,反而还会平白地牺牲大量的战士。毛主席爱兵如子,自然不可能舍得红军战士们白白牺牲。山西丰富的物产资源,完全能够满足红军当时最需要的物资。

考虑了物资情况之后,毛主席等人就需要研究研究阎锡山了。怎么说阎锡山也是个排的上号的大军阀,他麾下的晋绥军显然也不可小觑。红军要想拿下山西,就一定会和晋绥军交手。那么晋绥军的实力如何?和当时准备东征的红军,究竟是孰强孰弱?

文章图片4

阎锡山

阎锡山麾下的晋绥军,在巅峰时刻有着将近三十万人的兵力左右,掌控着当时的山西、绥远、察哈尔等数个地区。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晋绥军的实力有多强,晋绥军军中傅作义代理的三十五军战力强横。但是后期傅作义也脱离了晋绥军,选择自立门户,这也就导致了晋绥军战力的下降。在当时诸多军阀的军队之中,晋绥军也确实没法说多么强大。

同时,阎锡山这个人还十分的喜欢“圈子文化”,所以晋绥军军中也是有着很多的小团体。小团体之间相互排挤,相互之间有着利益往来,这也就注定了晋绥军的战力提升很慢。军官们如果在任人唯亲,那么晋绥军也就和废了没什么区别了。

阎锡山自从在山西主政以来,他的生存手段更多的是和其他军阀交朋友。在军阀与军阀之中左右逢源,而并非是依靠着晋绥军的战斗力得到的位置。这也就导致了晋绥军普遍没怎么经历过恶战,无论是战斗意识,还是战斗能力都十分的寻常。三十五军离开晋绥军之后,剩下的又多是平庸之辈,显然他们将会是红军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文章图片5

过黄河

再看红军战士,红军战士们在经历了长征之后,活下来的都是百战之师。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战士们经历了千难万险,成功地活下来的无疑都是骨干精锐。而现在的晋绥军战斗力以及战斗意识,绝对是无法和红军相媲美的。

黄河天堑 进可攻退可守

不过红军战士们虽然有信心击败晋绥军,最终成功拿下山西的希望不小,但是战场上又哪有什么十拿九稳的事情。如果期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意外,那么红军可能就要被彻底地葬送了。因此,在东征山西讨伐晋绥军之前,红军必须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

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后方不会有敌军来袭,配合阎锡山来个前后夹击,让红军最终处于不利的局面。另一方面,如果阎锡山有所隐藏,晋绥军军中还有着高手存在。最终导致红军战事不利,还能退回陕北地区以求发展。

文章图片6

东征石刻

毛主席等领导人开始研究起了地形图,当众人看到黄河的时候,都情不自禁的漏出了笑容。只要红军成功地渡过黄河,那么这件事基本上就成了。

目光卓越 影响深远

阎锡山在山西虽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百姓们对他同样有着很深的怨念。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百姓们承受的压力十分的大,老百姓因此也是对他十分的反感。抛开资源不符合要求的西北两侧,晋绥军就是最大的突破口。毕竟红军战士们作战,一向都是先捏软柿子,再啃硬骨头。

阎锡山军队实力不强,再加上对于平民百姓不算友好,所以红军前往山西之后大有作为。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打土豪,红军和国军比起来实在是太穷了。再加上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动百姓一米一面的政策,很多时候红军战士们都是饿着肚子作战的。

去了山西就不一样了,打了土豪抄了家红军战士们就有军费可以用了。随后再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百姓们生活变好了之后,青壮年也就能够放得下心前往前线抗日了。

红军是革命的队伍,这点是战士们始终铭记在心的。毛主席在当时也曾提出过一点,那就是红军要到抗日前线去,去和日本侵略者战斗,去保护华北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百姓。而当时日本已经开始蚕食华北地区了,所以红军前往华北地区也是刻不容缓,一来完成红军诞生之初的夙愿,二来扩大红军的影响力。

文章图片7

毛主席

山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最适合红军发展的地方。众所周知红军战士们特别擅长游击作战,山西别的不多,就是山多。在山西打日本鬼子完全能够将红军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果战场形势好的话,红军直接打到河北也是大有可能。

东征计划确立之后,毛主席自荐政委,彭老总担任司令员一职。红军战士们随后便前往了山西,耗时一百多天,转战山西五十多个县城。红军战士们共歼灭敌军一万余人,同时补充兵力一万余人,军费筹集五十余万。为后期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