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伤寒论》|三阴病之太阴病(上篇)

 学中医书馆 2022-06-30 发布于山东

开始解读三阴病。

《伤寒论》关于三阴病的条文,通读下来,几乎处处都在呈现如下情况:

一个能量短缺的身体,如军队即将弹尽粮绝、只能委曲求全忍气吞声,甚至败退、失守,最后命悬一线……

一段由无力抵抗到病危的过程。

以上为阴证患者身体可能呈现的总体状况。

在此基础上,来触及三阴病的名字:

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初看名字,确实有些不知所云。

不过没关系,学习《伤寒论》并不是为了给身体下定义,而是要透过条文所描述的人体症状,去确认患者身体不适的原因。

一旦明白了原因,那么,三阴病的名称(包括三阳病的名称)也就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所以接下来,可以像看故事一样,来阅读《伤寒论》阴病篇章的原文。

这些条文,有一部分是为了给予我们提醒:能量太少的病人,禁不起“入不敷出”的战斗——治疗时如果冒进使用攻伐药物,病人可能生命垂危。

还有一部分是在陈述:病人走到生命尽头会呈现哪些状况。

太阴病相关条文 
《伤寒论》273条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此条交代了太阴病身体呈现的典型状况:整个运化系统接近停滞——吃不下、吐、腹满、腹痛、腹泻严重。其中,腹部的不适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阳明病。
的确,阳明病和太阴病有一个共性:都是胃肠道——也即身体的“里系统”出了问题。但二者又有本质区别:阳明病是因为胃肠道堵住了,进而出现了胃肠道不适;而太阴病是身体能量极少、胃消化系统运化力极差,胃肠道才显现了问题。也即:病位相同,能量级别天差地别。
因为病位相同,所以容易误判,于是条文也做了提示:太阴病不能如阳明病一样去使用泻下之法。泻下剂的下行势能,会阻止身体能量向上气化,于是可能会导致心下痞结。

《伤寒论》定义阳明病为“胃家实”,那太阴病其实可以叫做“胃家虚”。

要说正治之法,阳明病针对的是“实”,所以,以通为要点;而太阴病针对“虚”,当然以补为关键。

《伤寒论》277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这条同样在说太阴病胃肠道消化系统运化力极差——即使已经在拉肚子流失津液,但因为体内热量太少,所以也不会觉得口渴想要喝水(若强迫摄入水也化纳不了)。
治疗之法就是用四逆辈——附子和干姜是阴证振奋人体的必用之药。

《伤寒论》279条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此条在说病人原本是太阳病(能量属阳的状态),因大夫错治,用了泻下之法,导致能量流失,当下出现了身体临时急缺能量的状态,无能量支撑肠胃系统运化,于是:腹满、腹痛。类似于已解读过的第273条,但不及273条严重,所以可被界定为“太阴病”。
因情况特殊,在阳证和阴证之间的过渡地带,同时可能“里实”与“里虚”并存,于是用桂枝汤为基础方以治疗太阳病。桂枝汤里本来就有很多能量药,能补虚,同时加量芍药,以针对“里虚”兼“里实”。
如果腹部是如阳明病一样的大实痛(匹配脉不弱),则可用大黄攻伐。
说到底,是补还是攻,全看能量级别。此条病得错杂,所以既补又攻。

《伤寒论》280条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此条同样在强调能量的问题。阴病患者,能量不够,脉沉取一定是弱的、无力的。能量不够,里虚,缺乏固摄能力,于是拉肚子。当然,又因为里虚运化力不够,也容易淤堵,如第279条一样:里虚下利)和)并存。
所以,即使客观上里淤堵明显,需要用大黄芍药攻里淤,也不可多用——因为攻淤是战斗,而战斗需要兵力。对于本来就“能量短缺”的身体而言,不战斗也许还能得过且过,战斗起来反而危险。
这种情况,即使要治,也应当以四逆汤为基础,合少量芍药或大黄——如同先用四逆汤给身体加3分,再用大黄减1分,总体身体是加了2分。

《伤寒论》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此条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讲述了一次误治——将偏阴的病人当太阳病来治。
其中“自汗出”、“小便数”、脉“微”、“脚挛急”都指向了病人流失津液过多,超越了桂枝汤证的津液虚,到了需用附子干姜的程度。
单纯用桂枝汤,是误治。若治错了,不纠错,又让病人发汗继续流失津液,那么则会彻底陷入阴证——这就需要用到太阴病的正治方:四逆汤。

以上为《伤寒论》“太阴病”的相关重要条文。

透过这些条文首先能看出:

太阴病,人体会呈现出能量极少、运化力极弱的情况——这其实就是阴证的总体局面。

要去界定这一局面,把脉是第一步——脉沉取过于无力,回弹也缓慢,就要往阴证考虑

除了脉弱之外,由条文也可读到:

太阴病的“证”,其发生的位置更多体现在“里”(胃肠道消化系统),但也不仅限于“里”,“表”也可能发生状况。

具体到如何断证组方,下篇再继续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