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80篇:读文有思∣变“文本解读”为“语文解读”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7-01 发布于广东

变“文本解读”为“语文解读”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上旬)2022年第5期发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汲安庆教授的论文《语文解读的原则与视角》。我之前进行文本解读,纯粹是从学术角度进行的,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文本解读的教学维度,用汲教授的话说就是“语文解读”。现在写文本解读的论文,力争能够融合学术和教学两个维度。

在这篇论文里,作者首先谈及了当下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学科特点不够突出;目标渗透不够自觉;现实学情不太关注;个性创造比较薄弱。这些问题我都十分赞同,在此我想谈一种现象,就是不少语文期刊热衷于发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文本解读类作品。我不是说高校教师和学生不能在语文期刊上发表文章,如果能像汲安庆教授那样,在了解一线学情、教情和教材的基础上,写作和发表论文,那对一线教师可以起到引领作用。遗憾的是,多数作者都没有一线教学与调研的经历,发表的文本解读的文章自带一种“文学史”的视角,发表的有关语文的见解倾向于人文思想的维度,这样的论文会给一线教学带来“反作用”。某核心期刊的某一期一共发表了20篇论文,一线教师的文章只有3篇,文本解读论文都是从文学史的角度阐述的,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汲教授也提到一种相似的现象:跟随自己的喜好或专业优势去解读、发挥,对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单篇目标不闻不问,导致解读成果很难直接转化为教学生产力。这对我而言,既是警醒,同时也提供了方向。

作者对“语文解读”的理解,我很认同。他认为:“语文解读指的是语文学视域下的文本解读,注重在形意兼得的过程中突出形的揭秘,尤其关注篇性(作家独特言语个性和智慧)的揭秘;解读路径通常遵循'形——意——形’的螺旋上升;价值取向上更关注精神生命的确证,不断为言语表现与创造蓄势蓄能。语文解读还会透过文字,揭示更为隐蔽、深邃的言语情趣、言语抱负、言语人格等言语生命的精神元素,以实现解读的虚实相生,我他相乘,从而实现主体言语生命的生长。”在关注形式与篇性的基础之上,揭示作品的言语生命,这是语文解读的核心要义。

在这种要义的指导下,作者提出了语文解读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在形意揭秘的过程中突出形。语文解读要落实在言语形式上,从“解读”变为“解写”,即探求文章是“怎么写”的,进而实现不同主体的对话与生命融合。二是在类性辨识的基础上开掘篇性。我最初读汲教授的著作和论文,对“篇性”“类性”等词语理解得很模糊,因为我以前使用的词语多数是“文体”“体式”等。后来慢慢学习,逐渐理解到“篇性”就是一篇文章独特的特点,“类性”自然就是一类文章的特性,这与“体式”一词有相通之处。辨识类性或体式,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否遵类/体?是否跨类/体?是否悖类/体?作者以《西游记》《黔之驴》《项脊轩志》《望岳》《登高》等作品为例进行了具体阐释。三是始终要为言语表现与创造蓄势。作者认为:“篇性揭秘不纯是为了读懂,不纯是怡情养性,也不止步于积淀学养,而是为了更好汲取言语创造的能量,让语文教师自我和学生一起积极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实现永恒的教学相长——致用、致美、致在的统一。”也就是说,揭示篇性和类性特征的目的不是学习言语知识,而是在揭示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进而实现言语创造。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四是要围绕相关目标建构文本解读模型知识。这一条我最为认同,我也常用“知识框架”这个词来意指这一点。学生一节课上,获取了不少所谓的语文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十分琐碎,如果没有一种整合意识,这些知识是很难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不少学者提倡“大概念教学”,我觉得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汲教授提到,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能够从五个维度进行:变化性、多面性、时代性、超越性、文化性,而不仅仅是记住了一些答题公式或者标签化的人物品格术语。对于小说的人物与情节、环境、意象、叙事等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行模型建构。

在语文解读原则的基础上,作者又提出了语文解读的四大视角。一是结构视角。实用类文本的结构主要是两个层面:形式层面和内容层面,前者体现为时间、空间的顺序或言语交际规范的程序,后者主要体现为认知逻辑、对话逻辑的合一。文学类文本通常表现为三个层面:深层-原型层面,这是一种隐性结构;表层-现实层面,这是文本呈现的表层结构;超验-审美层面,这是作品的高层结构。这为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我觉得还是挺实用的。二是语言视角。作者提出要将语言特点与文本具体细节结合起来进行文本解读,例如关注语言的音乐性,《故都的秋》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将抒情推向高潮,这类似于音乐的旋律回荡;《再别康桥》是典型的古典音乐节奏,从舒缓到渐趋高亢再到高亢再到舒缓等;可以关注语言的蕴藉性,即从语言细节中捕捉文本丰富的意蕴;还可以关注语言的反常性,也就是孙绍振教授经常说的“矛盾还原”。三是类性视角。优秀的文本往往是类性和篇性的结合,抓住类性中的某个要素,深入挖掘其体现的篇性,这是文本解读的突破口之一。不过我对这种方法还没有深入理解,在实际的文本解读中运用得不太纯熟。例如《天净沙·秋思》是如何通过细节要素体现其篇性呢?四是手法视角,即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表现手法”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很多专家也莫衷一是。汲教授举了渲染手法的例子,并比较了胡适的《我的母亲》、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

当然,语文解读只是从教学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其本身不能等同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等等,如何将语文解读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内容与环节,还值得继续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