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民系:是他们,共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 | 回归25周年特辑

 传统服饰 2022-07-01 发布于浙江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全文字数约2.3K,图片数量约25张)

今天是香港回归25周年的日子。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香港特殊的近现代历史,使它成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却也最为复杂特殊的社会样本。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香港的华人(按照百度百科“华人”词条释义,“现广义指中国人以及具有中华民族血统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人”)。其实也是借此机会聊聊很多人忽视的汉族民系,也就是汉族内部的族群分支。

香港地区的原住民,一般是以19世纪中叶左右,英国强占香港前后的原住民或迁入香港地区的移居者群体。普遍说法是香港四大民系,分别为“本地人”(广府民系)、“福佬/鹤佬”(闽南民系)、“客家”(客家民系)、“疍家”(疍民);其中前面三个也是岭南汉族三大民系。

△ 19世纪晚期,香港

“本地人”(广府民系)

本地人也就是最后在语言上占据优势的广府民系,他们说粤语,也给了很多人一种广东人必须会说广东话的错觉。他们是最早迁入并与本地百越聚居融合发展的一批人,至于迁入时间的说法各异,早的有说秦汉,晚的有说宋明的。

从族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一般认为广府人具有冒险精神与包容态度,重商重农却迷信畏神。当然这是比较脸谱化的认知,但不得不说,在岭南这片远离古代中国中心的土地上,他们的耕耘经营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而在香港地区,广府人的人口数量、社会地位、历史根源等各方面都更占优,这也是粤语在香港地区也能成为通行语言的原因。

△ 1901年,香港新界

在一些材料里,也会将本地人等同于围头人,这其实是一个更小的族群概念了。也有人觉得,围头人就是客家人的一种,但一般还是算作广府民系的分支。

“福佬/鹤佬”(闽南民系)

广府人讲粤语,那么福佬人自然就是讲闽南话了。其实大家在我们之前关于民族、族群的文章也可以看出来,语言是一个很大的区分因素。

△ 中国汉语方言地图

福佬是一个他称,也就是其他几个民系对他们的称呼,类似的别名还有鹤佬、学佬等。虽然时间长了,一些闽南人也用福佬作为自称,但他称一般都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所以也一些比较老的资料里也会写作“福狫”。

闽南民系有时候也称闽海民系,自然就是沿海分布,从福建一直延续到我们熟悉的广东潮汕地区。没错,潮汕人其实是闽南民系的一个分支,事实上闽南民系的分支超多,并且都很有特点。

沿海分布的闽南民系有很重的海洋情结,早年主要以捕鱼为谋生手段,但实际上迁居陆地的比例已经很大的,只不过他们在民俗活动中依然保存了很多曾经渔业生活的痕迹。

△ 香港福佬人民俗

“客家”(客家民系)

客家在本号算是熟客,它们也是汉族民系研究的发端,起因就是有人认为客家不算汉族,而客家有着强烈的汉族认同,在客家学者罗香林的研究推动下,才开启对汉族族群的识别与认知。而汉族支系叫做“民系”,而不是像其他民族那样叫做“支系”也是源自于罗香林。

客家迁徙到岭南、乃至香港地区的时间是最晚的,所以他们往往聚居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山区或崎岖偏远的地方。从民俗也可以看出,客家较为务实刻苦,尤其是客家女性,她们也是家庭中的重劳力,她们的服饰特色也以实用为主。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汉族族群常常伴随着一种与汉族传统社会论调相违背的现象,即“女劳男逸”,这在客家民系和闽南民系里都有一些比较突出的表现。

△ 1946年,新界

△ 1960s,沙田

△ 近年,围村客家

客家人作为迁徙频繁的族群,历史上在不同地方都与闽南人、广府人起过很大的冲突。相比其他族群,客家的抱团意识也更为强烈,对于外族、外族群的反抗性也最大。但在香港地区,由于更大的矛盾是与歪果仁之间产生的,所以族群之间反而是一种和平共生关系。

“疍家”(疍民)

疍民的数量其实并不多,而且几乎是越来越少,但依然被列在香港四大民系之一,可能还是怀着对逐渐消失的特殊族群的一种凝视。

疍民以船为家,离开被陆地居民所歧视,甚至被视作贱民,不准参加科举,不准与陆地居民通婚,更不允许上岸定居。

△ 19世纪晚期,香港疍民

与客家所表现出来的抱团性不同,疍民与疍民之间关系比想象中疏远,这就导致疍民的民族认同很薄弱,也就是无所谓,毕竟他们需要解决的是歧视问题。所以当内陆的民族平等政策开始推行以后,疍民几乎都要求上岸,并且渴望得到汉族身份,宁可淹没于人海,也不想被特殊化。

其实疍家的名人还是有不少的,我之前知道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是,但写这篇的时候我发现喂鸡百科里说霍英东也是。

随着疍民上岸,疍民与其他族群的界限是越来越模糊了的。香港地区没有民族平等政策,靠的是社会自我运行,疍民虽然也是锐减,但早些年还是有所保存。

△ 1969年,香港疍民

“上海人”(吴越民系)

除了上面常常会被提到的“香港四大民系”,且在香港历史里有展牌展品的,其实还有其他移居者群体。由于上面四个都算是在广东省有分布,从更远的地方迁来的,就会被叫“上海人”。

叫“上海人”不是指他们从上海来的,而是会扩充到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而这些地方很多都属于吴越民系,也称江南民系、江浙人等,常用吴语。

这批人来到香港的时间更晚,且人生履历上往往与上海有过交集,并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社会关系,所以他们的社会成就往往很高,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并不像“香港四大民系”那样经历过完整的殖民时期,又具有比较宏观的社会视角和政治敏锐度,起点高,眼光准,人脉广,是他们的主要特点。当然,他们中不少人是背负争议的,因为和歪果仁等各方力量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

“上海人”里的名人就更多的,邵逸夫、包玉刚、金庸等都算是,还有香港回归后的第一第二任特首。

△ 邵逸夫

△ 包玉刚

△ 金庸

1955年时,香港九龙李郑屋村就发现过一座东汉墓,墓砖印有“大吉番禺”和“番禺大治历”字样,表明这篇土地曾经归属番禺管辖(县治位于今广州)。

△ 李郑屋汉墓

后来这里人来人往,在不同的时间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迁徙入岭南,与这里的百越人交融,形成了岭南汉族三大民系。岭南三大民系有一个共同的趣点,他们分别都觉得自己才是最为正统的汉人。

虽然本文分析了香港的族群构成,但实际上我们在对香港的认知里,如果他们都说粤语的情况下,我们是不会有特别察觉的。就像看TVB,我们只会觉得那是香港演员,而不是去分辨他们是哪个民系,以及老板又是哪个民系。

香港社会特殊的现代性和停滞感,让这些族群之间保持着和谐共生、竞争合作的关系,但又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地方民俗特色。就好比,霓虹璀璨,交汇相异色彩;日光明亮,折射七色彩虹。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