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察自身的情绪与感受(三)(文字稿)

 心理咨询曹怀宁 2022-07-01 发布于福建

大家好,我是曹怀宁。上次我们提到了对内心真实情绪和感受的忽略可能会带来心理问题,今天就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具体案例。

韩梅梅是个三十多岁的职场女性,同时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她笃信女生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和收入,所以在刚生完孩子后三个月就重新返回了职场。但同时,她又非常疼爱孩子,所以要求自己回到家后亲力参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而最近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反应好像越来越慢,做事情也感觉不像之前那样得心应手,效率不仅降低了很多,甚至接连丢三落四,在工作中犯了几个低级错误。她担心自己得了什么大病,于是去医院看病做了全身检查,却没查出什么问题,医生建议她来做心理咨询。当她走进我的咨询室时,我感到一股紧绷的气势扑面而来,和她没讲两句话,我就发现自己竟然无意识地将双手绞在了一起,身体甚至有一点点微微的麻木。

我非常重视自己在与来访者相处时内心的情绪感受和身体上的本能反应,这些反应往往能映照出来访者身上的问题。当我发现身体有了上述反应时,赶紧调整了坐姿和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同时留心注意韩梅梅的姿态和神情。只见她说话语速非常快,除了急躁没有其他的情绪流露,而且身体很僵硬。当她把自己的问题说完后,几乎是直勾勾地瞪着我,要我给出解决的方法。

在我看来,她的问题很明显:为了追求高效率,完成自己设定的工作和家庭上的种种任务,她将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在这一过程中,她首先屏蔽掉的就是情绪与感受,将它们深深压抑进内心。但失去了情绪感受这一指示器的她,就像被弄坏了气压表的高压密封舱,内部气压越升越高,但外部却无从得知,还是继续给自己加压。最终,不堪重负的内心决定自己想办法自救,于是它采用了这种釜底抽薪的方法,强行减慢运转的速度,来让自己能够喘口气,休息一下。但这样的自救却被韩梅梅视为“生病了”,因为这妨碍了她继续追求效率,完成任务。当人沦为自己的工具时,真的是一件令人叹息的事。

当我把这一切解释给她听,并调动我的情绪力量对她的内心进行关怀和安抚,她才慢慢意识到这两年她都对自己做了些什么。她想起来,生孩子前自己原本最爱练瑜伽,在缓慢宁静的音乐中舒展身心,但这两年,她再没去练过,而且觉得练瑜伽真的好浪费时间啊,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给孩子多做几款辅食。我认真地望着她的眼睛对她说:“但是,你都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陪孩子吃一餐饭,也没心思关爱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那么,你的爱,要通过什么通道流进心里呢?也许,比起吃的东西,你的孩子更想要你温暖宁静地陪着她,比起昂贵的补品护肤品,你更想要内心被看见,被安抚。”听完我的话,她终于绷不住大哭起来。我想,在那一刻,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久违的悲伤、疲惫、喜悦、放松等情绪,而不再是之前那种空洞的木然。有时候,当情绪被充分地表达、宣泄出来,心理问题就已经好了一半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四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八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六千多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