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奶又上热搜了!检出「丙二醇」,还能喝吗?

 夏季三伏天 2022-07-0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本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4 分钟

- 目录 -
01.具体怎么回事?
02.丙二醇是什么?
03.丙二醇有什么用?
04.什么食品可以用?
05.危害大吗?
06.为什么会出现在牛奶里?

视频版


文字版

这两天不少朋友都看到了麦趣尔牛奶检出「丙二醇」的事,让我讲讲是不是不能喝了。


1 具体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就是有人发现,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中国质量新闻网上发布的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里,有两条公示显示,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次纯牛奶因为被检出了丙二醇而不合格。

具体抽样时间是今年的5月26日,具体检出量是每公斤里面0.318g0.321g

图片
(原网页已被删除了 我这里是从新闻里找的截图 不能完全保证准确性)


2 丙二醇是什么?


首先要注意丙二醇它其实也是一种合法的、很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也就是按照规定剂量、在规定的品类中使用是可以的。

它和以前曝光的那些苏丹红、三聚氰胺之类的不一样,那些是非法添加物,也就是任何食品、任何剂量都不行,只要加在食品里就是违法的。


3 丙二醇有什么用?


像食品中用的不少防腐剂、色素、抗氧化剂、香精等等是很难溶于水的,而丙二醇一方面可以溶解它们,一方面又能跟水结合在一起,从而帮忙把这些东西加到食品中并保持稳定。提取食品中香味物质制作香料的时候,也常用到丙二醇作为溶剂。

它有保湿、乳化、抗结、稳定等等很多方面的作用,除了在食品工业,在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也是用途广泛。


什么食品可以用?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丙二醇可以在啤酒加工工艺和提取工艺中作为加工助剂。

图片


而且丙二醇本身也是一种食品用合成香料

图片

而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可以用在生湿面制品(面条、馄饨皮、饺子皮、烧麦皮)和糕点里面,使用量上限分别是每公斤1.5g3g

图片

 使用范围不包括牛奶。


5 危害大吗?


相信很多人可能看到这个会产生一种恐慌的心理,尤其牛奶它是一个很敏感的商品。

但不合规不能和直接和毒有害划等号。危害大不大,你主要还得看剂量

具体来说这两款纯牛奶的检出量分别是每公斤里面0.318g和0.321g。按照成人一天500ml的奶量来算吧,也就是说大概有0.16g的丙二醇。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的丙二醇的安全标准是,每天每公斤体重的摄入量不超过25毫克。按照60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5克的话你即使天天吃也没有问题。所以说这两款牛奶的实际危害并不大。

图片

而且考虑到丙二醇是一种合法的添加剂,那其实就从一方面说明了它有经过严格的毒性测试。

这里再复习一下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上限是怎么制定的知识,制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是以动物实验的安全剂量除以安全系数(通常为100倍),推算出人在终身每天摄入情况下的安全剂量。

翻译一下,就是说,是按照假设你终身每天都吃超标100倍也安全来考虑的。比如经常有人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可能我吃一个添加剂安全,那我一次吃进去一堆添加剂还长期吃有没有问题呢?看了这个安全剂量的制定方法,你应该就能理解为什么说风险还是很小的了。[3]



为什么会出现在牛奶里


这个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只能说有几个猜测。

香精溶剂


有的时候一些食品可能会违法添加液体香精,其中丙二醇可能作为香精的溶剂残留。

饲料里加多了?


有可能是因为奶牛饲料中有。为什么饲料要加丙二醇呢?因为它和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有关。

奶牛在产下小牛后很容易得一种代谢紊乱引发的疾病,叫作「奶牛酮病」。奶牛得了这种病之后,产奶量会下降,产的奶成分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据研究,酮病可导致奶牛在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下降200公斤之多[2],而且奶里面蛋白质含量降低,这无疑会带来经济损失。

图片

奶牛得这种病跟哺乳期不断合成乳糖用于产奶,导致体内糖储备大幅下降有关。而直接喂葡萄糖对奶牛不管用,因为它的瘤胃直接发酵碳水化合物转换成短链脂肪酸,而很少吸收。因此需要喂一些能在奶牛体内转化为糖的「糖异生前体」物质,丙二醇就是比较合适的一种。

丙二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被用于治疗奶牛酮病,目前仍有使用而且把它作为奶牛饲料添加剂。

但由于丙二醇会被牛代谢掉,当添加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丙二醇是不会在乳汁中被检出的。可如果加太多的话,也有可能出现在乳汁里。[1-2]

图片

消泡剂


一般牛奶经过均质化可以减少脂肪上浮、蛋白质沉淀现象,但是牛奶表面张力还是比较大,而多元醇类成分可以起到消泡作用,其中就包括丙二醇。

等待自查结果


那后续到底是什么原因,只能看企业自查的结果了


参考资料
[1] 高阳. 奶牛酮病发病率调查及丙二醇预防酮病的效果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2] 豁银强,邓卫东,毛华明.丙二醇对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动物保健,2005(01):8-10.
[3]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等,《“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共识》
[4] 王家宝. 含丙二醇酯的低脂蛋糕烘焙特性与品质改良研究[D].江南大学,2019.


编辑:小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