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寨沟——西南一瞥之二

 王力德个人馆 2022-07-02 发布于新疆

        西南一瞥二,九寨沟   2007年10月19日


    1,都江堰将成历史遗迹

    10月10日早晨,抵达成都,接着上了去九寨的大巴。

    从成都北上,先路过都江堰市,只吃了一顿饭,并未参观都江堰工程,这就是参团旅游的限制。

  

  

    文友唐密清女士写过一篇《都江堰的悲哀》,说得非常好: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正当我们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川西美景的时候,导游小姐却用非常遗憾的口吻告诉我们说都江堰就快成死堰了,原来这个水库叫紫坪铺水库,水库修成之日,就是都江堰下岗之时,它将取代都江堰担负起分洪蓄水的大任。而都江堰就将永远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忆了。

    据导游小姐说,这个水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就在酝酿修建了,但为了保留都江堰这一历史遗迹而被专家否定了,但不知为什么却又在几十年后重新修建。

  2,吴冠中摄影展推出九寨

  其实九寨沟从地理上离我们新疆并不远,它就在甘肃和四川的交界上,但因地属四川,我们只好绕一大圈,到成都后,再坐车向北一整天,还没到九寨。

  如果当时九寨沟划归甘肃,我们起码要省一半路程。不过从九寨如此潮湿多雨的气候看,的确应该划归南方。

  因为九寨沟处在藏羌地区,非常偏远,向不为人知。直到八十年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去九寨写生,归来搞了一次摄影展,风光绝美,色彩奇艳,惊倒艺术界,大家才领教了九寨沟的美,这才停止砍伐森林。

  不久,我的学生旅游之后来信中说:九寨简直太美了,中国从没有这么美的景。从那时我就计划着去九寨。


  吴冠中画的九寨水

  3,来晚了

  二十多年之后,2007年10月11日,我们终于到了九寨。因为太晚了,九寨美景包括文章、照片早已灌满大脑,亲临九寨时已觉似曾相识,失去了美的冲击力。再加上整整一火车新疆游客,弄得哪儿哪儿都堆着“黄马褂”,更失去了九寨应有的静谧。

  不过亲眼见到如此清澈活泼的流水,在树丛、巨石间穿梭欢唱,还是令人暂时忘却了人间的喧嚣。

  

  

  九寨到底是著名旅游区,林间铺着木质甬道,以保护林间草地,而且甬道阶梯的木板上再铺一层细细的铁丝网,既防滑,又保护木板。

  4,与众不同的九寨水

  中国名水多得是,西湖、滇池以烟波浩渺的水面见长,黄果树、庐山以飞流直下的瀑布取胜,趵突、虎跑以水质清冽的名泉居上,楠溪、金鞭溪以婉转清澈的溪水出名。

  而九寨水则兼众水之长,既有数百个大小不等的“海子”,又有蔚为壮观的瀑布,更有数不清的溪流和泉水。真是千娇百媚,仪态万方。

  珍珠滩那一大片穿行于树丛与鹅卵石中的溪流,疏影横斜,水石清浅,伸手而掬,可亲可近,令人忆起儿时嬉戏的小溪。

  而九寨水真正与中国所有名水不同之处,在于它那无穷变幻,缤纷绚丽的色彩。

  

  

  

  

  

  5,秋来湖水绿如蓝

  虽然早已熟知九寨水色的艳丽,但真正射入眼帘时,仍令人不敢相信。我和力凡翻越山头,从树丛中看到一汪蓝绿色,异口同声道:那决不可能是湖水,只是一块蓝布吧?谁知往前走了几步,惊讶地发现,那真的是水!世界上真有如此艳丽的湖水!这湖就叫做“五彩池”。

  直到走近湖边,也难以相信这真的是水。简直就像化学课上那美丽的硫酸铜溶液一样,好像捧起来也得是绿的。

  

  

  

  

  白居易诗:“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蓝草,也指用蓝草制的蓝色染料。只有眼前的湖水,才真正够得上白诗的“绿如蓝”。

  九寨的水为什么艳丽致此?主要跟湖底石质有关,此间多白色的钙华沉淀,而非一般湖底乌黑色淤泥,所以显色性能格外好。

  九寨沟只适合摄影,不适合作油画。只因九寨的色彩太艳。若摄影作品,观众没的可说,若画成这般调子,别说观众看那色彩以为是假的,连自己都觉刺眼。比如吴冠中就是著名油画家,但他只画了一些线描速写,只拍了一些照片,却不画油画,道理就在于此。

  6,来早了

  九寨水美不只在蓝绿色,还在于彩色。九寨有五花海,意思就是五色斑斓的海,何来五色?晚秋红叶是也。若金红桔紫,倒映在青翠的九寨水中,其绚烂可想而知。

  可惜今天是10月11日,还是太早了一点儿,虽然间或杂有黄叶,甚至红叶,但满眼望去,仍属青绿山水。

  我们也来到了五花海,水中却不见五花倒映。

  看来美在于对比,大千世界在于丰富。

  回家之后我找了幅晚秋照片,画了一幅九寨,着实五彩班斓,美艳惊人。

  

  8,苦游

  游九寨真是苦中作乐。

  一是气候实在太冷,组织者要求大家都带上羽绒服。游完那晚上住在离九寨不远处的川主寺,海拔3200多米。晚来风急,雨雪交加,寒气刺骨,旅馆无暖气,只一条小薄被。我实在没办法,只好穿上毛衣毛裤,外加羽绒服,再盖上被子,否则真是无法抵挡,所幸最爱感冒的老夫总算抗过去了。整个行程其实羽绒服只用了这一天。

  二是伙食太差,导游说藏民区就是这样,没办法。既无油水,味道又怪,难以下咽,三天下来便减肥见效。

  三是背负太沉,游九寨那天,为御寒不得不带上棉衣,每人再发一沉重食盒,其实不过一瓶矿泉水加了些饼干,就算午饭。几个食盒把同伴老李压得肩膀疼了三天。就这还舍不得把矿泉水扔掉,一直背到成都,当作珍贵礼物送给多年未见的外甥女。

  四是人太多,挤区间车居然把我们给挤散了。景区到处人头攒动,若市场然,连照相都困难,哪还有世外桃园的意境?

  9,也有不以为然的

  这位老李很有意思,在九寨沟看水时,极不理解地撇着嘴,嗤之以鼻。那意思很明显:九寨吹得那么凶,有什么呀?不就是一些河沟儿,水洼吗?花钱受罪就看这个?


  

  

  

  其实并非只有老李那样的老粗无法欣赏,有年单位组织去喀纳斯,我们科研所的所长跟科委主任这两位“知识分子”,也同样坐在山脚下撇嘴,说:跑这么远不就是一汪子水吗?有什么看头儿?接着两人快乐地“研讨”哪儿的小姐最漂亮,哪儿的小姐最迷人。

  依我看,中国旅游应该分出类别来,比如唯美类、文化类、科普类、探险类、猎奇类、休闲类、热闹类、购物类、拜佛类,等等,老李自然适合热闹类,妇女们多数适合购物类,而我们那两位“知识分子”则适合“香艳类”。你硬把画家摄影家的爱好塞给人家,害得人家白花钱,还看不出名堂,而且把景区挤得只能看见人头,何苦呢?

  10,松潘草地

  从九寨沟回成都,先是路过松潘。此地曾是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暂休之地。

  草地在九寨沟西边不远,也就百十公里。先烈们恐怕没想到,当年的死亡绝地今天竟成了旅游胜地。

  当年他们并没从九寨沟走,若走,恐怕也没有心思欣赏诗一般的九寨水。

  不过我们从九寨沟到松潘这段路上,确实也看到一些草地,只是没有那种无边无尽的气势,也没有发现能陷没人马的可怕的沼泽。

  11,羌寨石碉

  走过松潘,就是茂县,该地羌族占总人口89%,占全国羌族近一半。

  羌族恐怕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了,其历史和汉族一样久远。古代有炎黄二帝,黄帝是华夏部落首领,而炎帝则是古羌族的部落首领。后来炎帝被黄帝打败,羌人大部分融合于华夏,少部分西迁,渐渐接受藏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古诗词中多有羌文化表达:

  如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蔡文姬的“羌胡踏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总之,“羌”即胡人,世居川北和甘肃。

  “羌”字其实就是表示“羊”的两只角,所以羌寨民居的屋顶两端各伸出一只斜角,双角成了羌族的图腾符号。

  此处是山区,羌寨多石碉,俱用片石砌成,特别适于画速写。

  茂县地区就连现代民居,甚至现代化高楼大厦,也要砌出两只角,就像新疆的“皮芽子顶”一样道理。

  汽车在茂县的羌回两族聚居的沙湾村停了一阵,水库边上停着白色牦牛供拍照挣钱,同时也挂着弯弯的牛角,表示这就是那个“羌”字图腾。

  

  

  

  


                2012年12月2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