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潘九寨行(3)︱奔赴松潘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Day2:成都(车)-都江堰-茂县-松潘古城

游览景点:都江堰、中国古羌城、叠溪海子、松潘古城

01

游览都江堰

今天的行程很紧凑,一路游玩往松潘。

第一站去往都江堰市,参观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16年来过,印象颇深。

处于岷江之中的都江堰,是区分岷江中、上游的分界点,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古代宏大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至今一直都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都江堰据说有7个出入口,我们这次没有从离堆公园这边的正大门进入,而是选择玉垒阁公园进口,乘坐步云廊两级扶梯直接到达玉垒阁。

这是一条歇山式仿古建筑长廊覆盖的电扶梯,长达128米,上下站落差56米,在国内也是少有的了。


玉垒阁位于海拔863米高的玉垒山顶上,是都江堰景区的制高点,是一座仿古旅游观光塔,分地下一层和作为旅游观光使用的地上六层,塔前塑有一李冰巡江的铜车马雕塑。没急着登塔,而是随着肖导的脚步,转到塔前铜车马附近的平台,听取都江堰的相关文化。

参观都江堰,与一般旅游不同,三分看,七分听,享受的不是纯粹的自然风光,而是感悟古人的智慧、文化的悠远,当然这需要具备很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所以事先做一点功课,再实地结合导游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都江堰的文化之旅更具有韵味。

登塔,或许有些人会产生一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感慨,而我此刻只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罢了。

虽然玉垒阁每一层都有其文化宣传的主题,但我志不在此,一路不歇,直奔顶层,凌风凭栏,极目四望,只想把这都江堰雄伟壮阔的山川秀色尽收眼底。念天地之悠悠,岷山苍翠千重重,一江奔腾如野马,至此柔情灌蓉城啊,古人的智慧在这里得以铭记。

从玉垒阁原路返回,再经山道下到城隍庙、二王庙等,一路上青松翠柏苍翠遒劲,庙宇建筑碧瓦朱檐、雕梁绘柱、层楼叠榭,随处可见历代讴歌都江堰水利工程伟大的碑刻题记。虽是有点走马观花,但一路浓郁的传统文化簇拥着、熏陶着,让人感叹。

行至安澜桥。这是一座铁索桥,据传历史可追溯至宋代以前,全长282米,飞架岷江南北,曾是连接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南方丝绸之路支线——松茂古道(冉駹道)的重要枢纽。

过桥不久,坐环保车,直驰都江堰首的鱼嘴。

鱼嘴是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澎湃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这是古人治水的智慧结晶所在,充分利用了地势、水脉,深淘滩低作堰,四六分水平涝旱、二八排沙,乘势利导的把岷江水合理利用,不筑堤而化洪涝为桑田,使得成都平原成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一堰,泽被西川,或许“没有都江堰,就没有成都府”一说绝对是个良心话。

而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宝瓶口了,它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古人利用智慧,用火烧水浇岩石的方法,用八年时间开凿出了一条宽20米深40米长80米的引流通道,起着严格控制内江进水量的作用。

一路看,一路听讲解,印证着自己先前所做的功课,无比的感叹以李冰为代表的先贤们的智慧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道理。后面的景点,比如伏龙观、偃功大道等都是以前曾游览过的,时间关系,也就不一一细品了。

虽然只是匆匆一游,但也让我等此行也接受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古代中国,可不仅仅只有四大发明哦,其实我们还有着更为灿烂的文明。



插曲



出都江堰景区后,坐环保车去停车场。发现闹了一个笑话,竟然把挖苦DD丢了。

原来他在买西瓜付钱时,被摊主那貌似淳朴的小孩坑了,本来就九盒切好的西瓜,结算时,那小孩非得说拿了11盒。

唉,这些无良商贩的良心真的有些坏啊!当然我们也不是差这几块钱,就是明摆着被坑,心里有些不爽罢了。

幸好,离得停车场路不远,速速赶上。

02

游览中国古羌城

由于游览都江堰时间花的比较多,中午速速就餐后,直奔位于茂县的中国古羌城。

中国古羌城地处川西北高原上的茂县,历史上为冉駹居地,古茂州所在地,是全国最大的羌文化核心保护区,羌民族核心聚居地。在2008年地震中损毁严重,现为重建。

车还未到古羌城,就远远的看到高原山坡上那高耸着的特色碉楼“邛笼”了。穿过一条曲折的两旁尽是土特产品铺子的回廊,进入景区,就是羌文化广场。

这是羌民族举行迎宾、集会、庆典的大型文化广场,又称冉駹广场。茂县地区古为古羌冉駹王居地,长期生活着“冉”部落和“駹”部落,即分别以牛头和羊头为图腾的部落,是先秦时期当地号称“最大”的两个羌族部落。

日头正猛,但在偌大广场上,估计有四五十个穿着羌族服装的老人正围成圈在欢快的跳着萨朗,迎接着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羌族人能歌善舞,据说“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也不知真假。

趁着肖导去找羌族姑娘解说去了,我独自便凑了上去。领头的老者很热情,挥手示意,邀请我加入。于是我也装模作样的跟着跳起来,虽然我的动作特别的僵硬别扭,但内心还是愉悦的。旅行的核心,追求的就是一种体验,只有尽可能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或许才会有更好的民俗体验。

跳了一圈,告别老人,回归队伍,向着高高在上的羌城堡走去。

面前,高大雄伟的古羌城矗立在山坡上,气势恢宏。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他们自称“尔玛”,传说在古时,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后炎帝中的大部分与黄帝部落融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汉)族,而少部份则西迁/南迁,后来则形成了羌族、藏族、彝族等。


拾级而上,台阶上、两侧的扶栏都是羌族文化的装饰和图案,以及5.12地震的纪念标志,有些神秘,让人好奇心大增。

一路向上,羌城堡的建筑愈发高大凛人,端显威严。城堡中也有小型的广场,十几个羌族妇女在欢歌载舞的跳着萨朗。

跟着导游的讲解一路游玩城堡,印象最深刻的是羌城里面的羌王官寨。羌王官寨是历代羌王及土司工作、学习和居家生活的地方,也是羌族王权、地位和高贵身份的象征性建筑。

一楼为羌王政务区,设有议事大厅、羌王钱庄、器械库、演武堂等区域。在议事大厅里,竟然还是羌王和他的大臣会议的真人场景。看着大马金刀居中而坐的“羌王”,我随手致敬了下,没想到羌王竟回礼示意了,哈哈!

二楼是羌王和家人的生活区,可以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的现场演奏和制作技艺,还有羌族老妇正在织布、绣羌绣。我是看不错羌绣之类的内涵的,但这传统的技艺活灵活现的在眼前,也是眼前一亮。特别是那绣花鞋,上面那些诸如云朵之类的图案,均是一针一线缝起来的,足显不易。

三楼为羌王祭祀的地方。释比敲打着羊皮鼓,祈求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释比,是羌族人群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就相当于古代王朝的宗教国师档次吧,是所谓能直通神灵的大能。释比之所以神圣,除了他的知识权威,更因为他的传承只能通过师徒口口相传的,犹见神秘。

由于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尚未开放,加上要赶往松潘时间紧,我们只游完羌王官寨就出来了。其实在古羌城景区范围很大,还有很多的地方可以游玩,如果有时间,登高俯瞰古羌城,或许另有一番壮观的场景。

匆匆一游,表示来过。临别时,与广场中那歌领头跳萨朗的热情老者打个招呼告别。

03

途游叠溪海子

继续沿着岷江逆流而上,处在山谷中的道路路况不是很好,特别是路边上那陡峭竣险的砂石山体,植被稀少,给人有种压抑和惊吓,最怕山上滚石。

走这段路,司机中途肯定要停车一次的,洗洗车,休息一下。好像每次要停足20分钟,因为在回程的时候,我们提前了几分钟,司机公司就打电话罚司机路上再停了一次。

车停在叠溪海子的一个观景台的路边店。

叠溪海子,在茂县境内的岷江上游岷山脚下,其实就是公路边的长达十多里的一大一下前后相连的堰塞湖。原本,这里是叫叠溪城,在1933年的大地震中,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陷落覆灭,全城除一放羊的孩子之外无一幸免。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

在观景平台上,俯瞰这海子,就像是在岷山那崇山峻岭壁立千仞的脚下,镶嵌了一块镜子似的。有些泛黄的水面,微风袭来,波光粼粼的。风儿似乎在沉重的叙说着当年那悲惨的一天,而一道道水粼似乎就是掩埋在水下的那一条条生命的化身。这真是:

地龙一阵怒,

高峡出平湖,

遥知当年事,

尽覆镜水中。

04

入住松潘古城

到达松潘已是黄昏了,风有些大,气温急剧下降。不急着吃饭入住,先去古松州的城门打卡一下。现在旅游开发的大环境里,很多都是新建仿古的,惟有这城门似乎是老的。

松潘古城,在古时叫松州,是一座边陲重镇,被称为“川西门户”。自汉唐以来,此处均设关尉,屯有重兵,是一处战略要冲之地。最著名的便是发生在唐时的唐蕃松州之战,后来便有了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

不讨论“和亲”这种政治性的敏感话题,只谈风月,那文成公主入藏也是一段爱情故事的佳话了。那立于城门口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便是纪念这一历史故事的最好坐标。

唐太宗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攻打松州,唐都督韩咸战败。唐太宗命史部尚书统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返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

晚上住在松潘古城里的一家叫做“昂昌”的客栈。客栈很有特色,也很温馨,是一座藏族风情的客栈。晚上与店老板闲聊时获知,这客栈的位置,是原先松潘的公安局所在。

安顿下后,踏着酒店布拖鞋,短裤短袖,与挖苦DD两人随意的在古城闲逛。城中汉、回、藏族杂居,藏式的,清真的,能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

直到夜深。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0.8.19

2020松潘-九寨行

爱生活、爱户外、爱原创

2.松潘九寨行(2)︱One Night In成都
1.松潘九寨行(1)︱一波三折的暑期疗休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