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槐俞平伯,鲥鱼梁实秋

 五次方物语 2022-07-02 发布于山东

俞平伯,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红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其中以“槐”为名的有《古槐记梦》、《古槐书屋词》和《槐屋梦录》等,皆与其院内的一棵“大槐树”有关。

槐/Sophora japonica Linn.,荚果串珠状

“古槐”当为我中华原产的/Sophora japonica L.,亦称国槐或家槐,而非引入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槐树是古代诗文中的重要意象,唐诗中提及“古槐”、“槐”或“槐花”的比比皆是。俞先生以“古槐书屋”命名书房,正是秉承古人之遗风。

榆树/Ulmus pumila L.,翅果近圆形,榆钱儿

然俞先生学富五车,却在博物领域尺有所短,他最终尴尬地发现,那棵朝夕相处的“槐”树,实为榆树。这就有点怪了。槐为羽状复叶,和单叶互生的榆树相去甚远;就算看不清叶子,难道连榆钱儿也不认得?也许未必是他真的分不清,盖潜心学术,无暇细辨耳。

俞平伯

曾有人回忆俞先生上课的情景:......讲授终了时,是向不通知同学的,时常我们记完笔记把头抬起,讲台上已不见了俞先生,用目光周围寻觅时,只有从教室门的缝子里,还可以看见俞先生的围巾在他背上摆动......

像俞先生这种倏忽来去、率性而为的半仙儿,不太可能去细究一棵树到底是啥。心中有槐,榆亦是槐,可谓近道矣。

鱼山路33号,梁实秋故居

“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和俞平伯素有嫌隙,曾有一篇《〈冬夜〉评》,对俞平伯诗集《冬夜》中“被窝暖暖的,人儿远远的”等痛加嘲骂。自古文人相轻,本砖家不予置评,我想说的是另一件小事。梁旅居青岛时,也曾犯过和俞平伯类似的错,只不过他错认的是鱼。

在梁的《忆青岛》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我曾在大雅沟菜市场以六元市得鲥鱼一尾,长二尺半有奇,小口细鳞,似才出水不久,归而斩成几段,阖家饱食数餐,其味之腴美,从未曾有......

鳓鱼

所谓“大雅沟”者,应为今日之“大窑沟”,“鲥鱼”当系梁实秋误判,实是鳓鱼。,学名Ilisha elongata,鲱科鳓属。鳓鱼背部灰,体侧银白色,突出特点是背鳍、尾鳍呈淡黄绿色,青岛人谓之“白鳞”,南方多称“曹白鱼”,为暖水性近海重要经济鱼类。

此鱼肉质细嫩,鲜美无比,鱼鳞亦可食,确与鲥鱼近似,连毛病都是一样的----刺多到令人崩溃。密集的叉状肌间刺,乃是鲱形目和鲤形目之通病。张爱玲“一恨鲥鱼多刺”,可以直接挪到鳓鱼身上。

清蒸鲥鱼

鲥鱼Tenualosa macrura,鲱科鲱属)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及东海,亦见于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从未北上黄海。以梁实秋之社会地位,应该是吃过真鲥鱼的,他能认鳓为鲥,想必二者的味道真的很像。

美国西鲱/Alosa sapidissima,鲱科鲱属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味也一样不省心。由于环境变化和过度捕捞,贵为“长江三鲜”之首的鲥鱼终至油尽灯枯,不可再得。市面上的鲥鱼大多是美国西鲱之类的李鬼,据说品质和鲥鱼有霄壤之别,不如我们就拿鳓鱼当鲥鱼好了。

认错了榆树不打紧,只要能写得出传世文章;认错了鲥鱼更无所谓,只要一般味美就行。这世间的万事,原本就不必太认真。

p.s. 俞平伯之槐树,梁实秋之鲥鱼,二者本不相干,被我强行组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凑这一篇文章,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Ov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