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1记

 听涛品海 2022-07-0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何乔远《闽书》卷四十之<君长志>云:“(陈)政,以从征功,拜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总章二年,泉潮间蛮獠啸乱,居民苦之,佥乞镇帅,以靖边方。高宗敕政统岭南行军总管事,出镇绥安故地。”
本文共计1319字,阅读耗时约4分钟

陈政,“开漳圣王”陈元光之父,官至归德将军(从三品)。“泉潮间蛮獠啸乱”,究竟是何等混乱,需要唐朝廷派出堂堂从三品军官前往镇压,如此叛乱必然不可小觑。

“蛮獠”是何等货色?

西汉元鼎六年,汉武帝兵发四路伐闽越,横梅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

元封元年冬(前111年),横海将军韩说的水军首先进占东冶,被余善“劫守”到闽北繇王居股和建成侯敖,合谋杀死余善,降于汉军。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为由,下令将闽越人迁至江淮间,闽地遂虚。

而在福建南部,汉军四路似乎并未到达,当地的闽越人是否也无缘无故消失了?

同安民间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未有同安先有许督”,讲的是横海将军的部将许滢在闽越人被迁移后,驻守在同安的故事,而这似乎是汉军史书及民间记载官军涉及福建最南之地。

同理,秦50万大军南征岭南时,其最东仅到达揭阳,而在秦汉之际,揭阳以东、以北,同安以西、以南,则是化外之地,这似乎成了侥幸得存的闽越人偷生之地,尽管在这之后有“龙溪县”、“绥安县”、“新罗县”等存在,但这块“蛮獠啸乱”的沃壤,本文将讲述的“泉潮间”却一直等到唐代才最终暴露出来。

备注:泉潮间中的泉,指福州,当时福泉两州还未分治,非今日的泉州。

图片

图/泉潮间,以绥安县为中心

陈政、陈元光平蛮区域

陈政统岭南行军总管事,率府兵从莆田县南下。

《福建通志》载:“六朝以来,戍闽者屯兵于龙溪,阻江为界,插柳为营,两岸尽属蛮獠”。

而此时,陈政同样沿袭前人脚印,率唐军在柳营江畔(今江东附近)扎营。在扫除九龙江周边蛮獠后,唐军顺利进军至盘陀岭。或许是寡不敌众,抑或不熟悉地形,陈政节节败退最终只好退守九龙山,且耕且守等待援军。

唐咸享元年(670年),陈敏兄弟奉母魏箴与年仅十四岁的陈元光,率府兵从光州固始东行南下驰援。

合军后,陈政及陈元光采纳军咨祭酒丁儒之策,瓦解柳营江西蛮獠武装,教化西北山峒的黎民,围歼少数顽固之敌于蒲葵关下,打通了南进的道路,于是,进屯梁山外的云霄镇。在边事稍有安息时,正式驻扎在原绥安县地,今云霄火田村。

《白石丁氏古谱》记载,陈元光于“永隆二年,移镇漳浦,以拒潮贼,阻盘陀诸山为塞,其西北山洞之黎,卒靠险阻,林木荫翳,不相通。乃开山取进,剪除荆棘。遣士人诱而化之,渐成村落,拓地千里”。

图片

图/陈家军进军路线示意图

稳定化的“泉潮间”区域

蛮獠稍息后,陈元光奏请设立漳州郡,并设立行台于四境,四时躬自巡逻,并命将分戍其地。

四境一在泉之游仙乡松州保上游至苦草镇,一在漳之安仁乡南诏保下游至潮之揭阳县,一在佛潭桥至太武山,一在新安里大峰山(平和)回入卢溪保上游至太平镇。

北境位置为今龙文浦南至龙岩市新罗区,南境为今诏安至潮州市区,东境为漳浦佛昙镇至龙海南太武山,西境为平和大溪镇、芦溪镇至诏安太平镇,而这四境所覆盖的区域则是陈元光所据有的势力范围。

图片

图/四境行台范围

《闽书》载,由于陈元光的苦心经营,这个“泉潮间”,“东距泉、建,西踰潮、广,南接岛屿,北抵虔、抚,桴鼓不惊,号称平治”,其范围包括今漳州市全境、龙岩市区、潮州市全境。

这就是“泉潮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