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师兄学中医32|《中医药学概论》第五章 诊法|第三节 问诊|问诊

 生死茫茫不思量 2022-07-02 发布于河南
第三节 问诊
问诊,就是询问病情,询问与病情有关的情况的诊察方法。问诊在诊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诸如病人体质、禀赋、发病时间、发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既往曾经患何病(既往病史),起居环境、五味偏嗜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只能通过问诊才能了解。这些有关病情资料也是其它诊法(望、闻、切)所难以获得的。因此,历代医家都把问诊放在第一位。《内经》就很重视问诊,并批评一些医生不进行问诊,只靠脉诊看病,故弄玄虚,是医生四大过失之一。如《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明·张景岳很重视问诊在临证中的地位,他把问诊内容概括为“十问”,并指出:“十问者,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在吾目中矣”(《景岳全书·传忠录》)。明·李中梓则指明应“先问后诊'(《诊家正眼·先问明然后诊脉》),清·陈修园强调“问证是医家第一要事”(《医学实在易·问证》)。因此,任何只重脉诊,以脉定病的做法都是片面的。
问诊,应首先询问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即主要病痛。有时病人罗列一大堆病痛,自己分不清哪一病痛突出。此时,医生应结合已掌握的病情资料,对比分析,然后找出病人主要症状,再围绕与这一主症相关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方面进行有目的询问,方能在纷乱的病症中,不被困扰。
在完成围绕主症的问诊之后,再以比较重要的症状为基础,进行询问。这样,还可发现不被病人重视、但可能是病人关键性的证候。就是说,既要抓住重点,又要了解一般。不抓住重点,就抓不住疾病的辨证关键,会造成辨证时无所适从;不了解一般,又会遗漏病情。
问诊的对象是患者本人或其陪诊者,医生问诊时要注意提醒患者围绕主证回答,患者有时在回答医生问话时,漫无边际,这时医生应抓住辨证要点、用通俗的语言询问,即围绕与本病有关的主要方面询问,以免患者“离题”太远。
由于疾病多种多样,病情千变万化,同时,疾病又有内、外、妇、儿、骨伤等不同,所以,问诊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而且每一科有每一科问诊的特点,每一证候又有自己的问诊重点,因此,问诊的内容难以用文字来全面概括。本节介绍的问诊内容是依据明·张景岳“十问歌”为基础,编写而成,做为临证问诊的纲领,临证时应结合各科及病证特点灵活运用。
一、问一般情况*
(一)问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婚姻、职业等
年龄。有些疾病具有年龄特点,某些只见于或多见于小儿,而不见或少见于成年人。
职业。职业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对疾病发生有一定影响。职业和疾病的关系,除有职业病外,由于职业不同,带来了工作环境上的不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渔民、矿工等,长期在潮湿环境工作,易感受寒湿邪气。另外,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体质上有一定差异,而患病之后病证虚实趋向也有一定差别。如体力劳动者,其病多实;脑力劳动者,其病多虚。又如某些难产多见于静坐性(脑力)工作者,而少见体体力劳动者。中医认为体力劳动者,气血多流畅;静坐性工作者,气血易郁滞。所以二者在难产发生率上有区别。
其他,如籍贯、生活习惯等都与某些疾病发生有一定关系。《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其病挛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这里讲的就是居住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饮食生活习惯不同,对疾病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对一般情况的问诊也不应忽视。
(二)问个人生活习惯和生活状况
个人的起居习惯,饮食偏嗜,学习、工作、家庭环境的逆顺,对某些疾病有直接影响。如平素喜暖怕冷者,多为阴气偏盛体质,其病则易于偏虚偏寒;平素喜凉怕热,多为阳盛体质,其病则易于偏实、偏热。素喜酒茶者,病多痰湿。平素体弱,气血不充,病多属虚;素体壮盛,气血充实,病多属实。某些疾病,如情志疾病,即与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心情苦闷有关。明·李梃《医学入门》说:“当问所处顺否,所处顺则性情和而气血易调;所处逆,则气血怫郁”。这些都是问诊时应注意的内容。
(三)问过去病史
病人过去所患疾病,往往与当前病证有因果关系,或属旧病复发。因此,对当前疾病的诊断极有参考意义。
(四)问起病时间、状况与就医情况(现病史)
问起病时间与当时发病情况,是指目前疾病。因为病人不可能患病后马上就医,同时也不可能始终就诊于一位医生,所以应问起病时病情,了解起病时间。病程较长者,即久病,多虚;病程短者,即新病,多实。同时可以了解判断病情演变趋势及病证全过程,病情由轻而重,还是由重而轻;病证始终居守一脏一经,还是及于他脏他经;温病由卫入气,还是由营转气等。
通过问现病史,还可以了解病人就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证,用何药治疗,效果如何,这些情况对目前的辨证施治有借鉴之义。因为有些疑难病证,很难一次确诊,如果了解前医辨证施治情况,即可借鉴而少走弯路。
二、问现在病情
现在病情,是问诊的重要内容,也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现据后人修订的张介宾“十问”歌所述及的内容为主,分述如下:
(一)问寒热
寒、热是疾病主要证候之一,大多数疾病均有寒热表现,因此是问诊的重要内容。寒、热为阴阳盛衰的表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盛则寒”。寒、包括身寒、手足逆冷,及病人自觉怕冷即恶风恶寒;热、包括身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及病人自觉发热、怕热即恶热。寒、热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并见等。同时,寒、热又有内外真假之分(见“八纲辨证”)、以及内伤外感之别。
1、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指病人只出现身寒,恶风恶寒之证,而无发热恶寒现象,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证属内伤,或外感伤寒寒邪直中三阴。这一类病证的恶寒,可因增加衣被而略有缓解。另外,温病汗出之后,而见身凉,脉静(平和)者,为邪气已去,病证向愈之象。无论伤寒、温病,大汗出之后,见身凉,手足凉,脉微细欲绝者,为阳气竭绝,病情危笃之象,多属不救。
2、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是指病人身热恶热而不恶寒;自觉发热;或只见五心烦热等。发热原因很多,总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一般发病急,热势高,且初起多见发热恶寒之表证,在表邪入里后,即表现为但热不寒;内伤发热,一般发病缓慢,热势不高,且初起无发热恶寒兼见之表证存在。
壮热:即大热、盛热,手按病人肌肤而有烫手的感觉,且久按热感不减,多蒹见口渴面赤气粗等称为壮热。外感病壮热,见于伤寒为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如阳明经证和腑证;见于温病为热邪内传气分、血分等,如风温,热邪犯肺;湿温、暑温邪在气分;及温病热入营血。内伤壮热,见于宿食所伤,为夜间热甚。壮热之症为里热实证,为正盛邪实,邪正剧争表现。
潮热:是发热之微甚作止均有定时,有如潮水之来,一日一发,多发于午后。若日发二次以上者,即非潮热。潮热有外感内伤之分,虚实之别。外感为实,内伤多虚。外感:伤寒阳明腑实证,为日晡潮热,蒹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等燥热内结之证;温病热入营血发热夜甚及温病后期余邪伏于阴分之夜热早凉。温病湿温证,为午后潮热(午后热甚),但身热不扬,初按肌肤不觉甚热,久按则灼手,是热为湿邪阻遏,难以透达于外所致,多兼见胸闷呃恶,身重便溏,苔腻以及暑热伤气等。内伤潮热,多见于气虚、阴虚、虚损证(肝、肺、肾阴虚等)、血虚、血瘀,气郁等。内伤潮热,有时有热自骨发之感(骨蒸潮热)。内伤以阴虚,气虚为多见。阴虚者多伴有五心烦热、盗汗、颧赤、舌红少津等;气虚者如脾胃气虚下陷的发热,肾气虚不能引火归元的发热,则潮热见于清晨,伴有自汗,或动则汗出,少气,乏力,面色㿠白等症状,且遇劳则甚。清·张石顽等还指出内伤之痰饮、宿食皆可出现潮热症状。内伤潮热,病势缓,热势不甚而病程长。
发热一症,在外感则多为热高而病程短;在内伤则多为热势不高而病程长,即长期发热,且时发时止。内伤之长期发热多见于前述之阴虚潮热和气虚发热。
五心发热:指手足心及心胸中烦热。见于阴虚劳损者,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多伴有盗汗,口咽干燥等;见于血虚者,午后热甚,劳则尤重,多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等;见于温热病失治,余热未清而伏于阴分者,兼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瘦;见于火郁者,为气机不利,或寒邪束闭,而阳热郁伏所致。前者多兼见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苦等肝郁火热之症;后者见于外感寒邪,不难区别。火郁之五心烦热属实证。
3、恶寒发热
恶寒(恶风)发热是恶风寒与发热同时兼见。多见于外感,为外感表证的特点;是表阳与外邪相争的反映。仅就恶寒来说,内伤之恶寒,病势缓而长,得暖则减,且不兼见全身发热(不包括真寒假热);外感之恶寒,病势急,病程短,得暖不减,重者多伴有寒战,恶寒之后旋即发热。外感病包括伤寒与温病,二者初起均有恶寒发热之表证。但伤寒表证之恶寒,时间长,恶寒也重,且多无汗;温病系外感温热之邪,其表证恶寒轻而短暂,旋即发热不恶寒而恶热,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口渴自汗等症状。伤寒厥阴病的寒热胜负,是邪正斗争孰胜孰负的反映。寒多热少为正负邪胜,为病进;热多寒少为正胜邪负,为病退。总之,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根据。若内伤病而见发热恶寒,则或为内伤兼外感,或为阴胜格阳于外而发热,即真寒假热。
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即寒去则热来,热去则寒至,作无定时。为邪在半表半里之征,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邪正相持,邪不能入里,正也不能抗邪外出的病理反映。寒热往来见于伤寒邪在少阳;温病邪在少阴,或邪伏膜原,如伏暑、暑温、湿温、温疫。疟疾也有寒热往来,但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二、三日一发。
(二) 问汗
问汗是问病人有汗无汗,以及汗出时间、汗出多少、汗出部位,及汗出时伴有的症状等。汗为阴血津液所化。汗出机理有二:一者因为阳热之气有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在阳热亢盛时,即可蒸化阴津外越而为汗,即阴随阳走;一者因卫阳不足,卫外不固,而使阴津外越而为汗,或阴虚不能敛阳,或阴盛格阳,阳气外越,津随阳去为汗。
人在炎暑之际,皮腠疏松,同时由于阳热亢盛外发;或劳作,阳气受到扰动而外发,均能迫津外泄而汗出;人在寒凉之时,皮腠固闭,阳气内藏,因而无汗,或少汗,均属正常生理状态。
但在疾病过程中,有汗无汗都是两种不同的病变机制的反映。在外感伤寒病中,有汗为表虚(中风),或为正气祛邪外出之象;无汗为表实(伤寒)。在温病无汗为温病初起,邪闭卫阳之表实证;温病邪入营血而无汗,是热灼营血,津液不足,不能作汗。温病有汗,又有大汗、脱汗、战汗等。在内伤杂病,当汗而无汗,见于内燥伤阴,阴津不足之证;有汗,又有自汗(指醒时有汗)、盗汗等不同。内伤自汗,多为气虚、阳虚,肌表不固;盗汗多为阴虚内热。
1、自汗
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等因素而经常汗自出,称为自汗。原则上自汗应包括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等内伤或外感所引起的汗自出在内。就是说,自汗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凡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热饮食而引起的汗自出,均属自汗。但由于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各有其特殊的病证涵义,所以临床上一般多单称,而不混称为自汗。临床上习称之自汗,多指全身性、汗量不多者而言。这里所要讲的自汗,即属于这一方面。自汗在外感则见于伤寒病之中风;温病之风温(热)壅肺、暑伤津气、温热郁遏等。自汗在内伤则多见于气虚、阳虚之证,为卫阳不固,阴津不能内守而外达。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多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怠情嗜卧等症状。阳虚自汗,多兼见形寒肢冷、腹胀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青白等寒象,阳虚自汗,又称为冷汗,多为脾肾阳衰。
2、盗汗
盗汗,又称“寝汗”,即睡而汗出,醒来即止。盗汗多属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化热逼津外出而为汗。临床上多见于心肾阴虚之证。(详见脏腑辨证)。
3、大汗
大汗,即大量汗出,多见于外感,并兼见壮热、大渴等症。如伤寒之阳明经证及温病热邪入于气分。以及外感内伤之大汗出不止,最后导致亡阴亡阳之脱汗,又称绝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或汗出如油等,为阴阳离决之危证,多属难救。
4、战汗
战汗,是战慄之后而汗出。战汗,一般只见于外感伤寒与温病之中。为邪正剧争,病变发展趋势的转折点。战汗之后,身凉脉静,诸证悉除,为正气胜邪,邪随汗出,病即先愈;若战汗之后身寒肢厥,脉微欲绝,神志不清,为正不胜邪、阳气已脱之危重证,亦有战汗之后,身热不除脉仍盛大有力,为正气尚盛,仍可再汗而解。
5、头汗
头汗,系指汗出仅限于头面部,而他处无汗。头汗一见于温病湿热郁蒸于上;一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多为气虚气不上奉于头,津液不固而汗出头面。若重病期间,突然头汗大出,多为虚阳上越欲脱之危象。
6、半身汗出
半身汗出,是汗出或身之左侧或身之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半身汗出,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出现。其病因,或气血亏虚,或痰湿痹阻经络,或营卫不调,导致半身腠理开合失司而为汗出或偏于左、右,或偏于上、下。壮年、老年之人汗出偏左或偏右,应防中风。
7、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汗出少量者,或青少年汗足,无其他伴有症状者,不属病态;但若手足心汗过多,并伴有某些全身症状者,即属病态。临床上手足心汗常见于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心脾血亏等。
(三)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种病证均可出现疼痛。由于产生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因而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以及疼痛部位等均有差别。无论是外感、内伤,跌打堕仆,无论是虚实、寒热,产生疼痛的病机均为脏腑、经络气机不利,即所谓“不通则痛”。
由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疼痛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就有一定的意义。
1、头痛
头痛古有真头痛、脑痛、首风、头风、脑风等名称。但真头痛、脑痛,又多指能致人于死命的重危病证,如《灵枢·厥病》说:“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说:“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又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头面。因此,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变,都可能反映于头,而引起头痛症状的发生。所以,头痛一症涉及的病因、病证也比较广泛,外感、内伤、跌仆打损所发生的各种虚实病变,都会导致气血闭阻郁滞,或气血亏虚,气虚则不能行血,血虚则不能载气,而使气机不畅,产生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寒、风热、风湿头痛为多见。风寒头痛,则或痛连项背,或有紧束感,恶寒发热,骨节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等;风热头痛,则头胀而痛,发热重,或微恶风寒,口干口渴,舌苔薄黄等;风湿头痛,头重而痛,首如裹,身热不场,头昏胸闷,口粘苔腻等。
内伤头痛:以肝阳(火)头痛、气(阳)虚头痛、血虚(阴虚)头痛为多见。肝阳头痛,头晕头胀而痛,烦躁易怒,或口苦咽干耳鸣,或胁胀胁痛等;气虚头痛,头痛绵绵,气短乏力,自汗恶风恶寒,食少纳呆,或遇劳则剧;阳虚头痛,头痛绵绵,恶寒,遇冷则剧,肢冷便溏等;血瘀头痛,痛如针刺,痛而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血虚头痛,头痛隐隐,面色无华,口唇淡白,心悸健忘失眠等;阴虚头痛,头空而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等;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而重,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肢体困重等。
在外感,根据头痛部位不同,又有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之分。太阳头痛,痛在脑后,连及项背;阳明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少阳头痛,痛在两侧;厥阴头痛,痛在巅顶(在内伤则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皆可有头痛)。
一般新病头痛,多外感,久病头痛,多内伤;痛无休止多外感,时痛时止多内伤;剧烈头痛多外感,痛势绵绵多内伤。痛在上午多为气虚,痛在下午多为血虚;痛在白昼多为阳虚,痛在夜间多为阴虚。
又有偏头痛一症,古称偏头风,属头痛之一,但又和一般头痛有别。其头痛偏于一侧(左、右),痛久不愈,反复发作,主要见于肝阳、肝火、瘀血、痰饮等证。
2、胸痛
胸部属上焦,为心肺所居之处,所以胸痛常是上焦心肺病变的反映。临床上,胸痛往往又与胁痛、背痛并见,但以胸痛为主者,仍以胸痛而论。胸痛有时又称心痛,真心痛。
胸痛可见于心气虚、心阳虚、痰浊阻遏心阳、心血瘀阻、痰热壅肺、肺燥伤阴、痰浊阻肺、风寒袭肺、肺痈等病证。一般胸痛而伴有心悸息短、自汗、嗜卧懒言者,多为心气不足;胸痛并连及肩背,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自汗者,为心阳虚;发作时胸痛剧烈,有如针刺,冷汗淋漓,舌质暗红,或有瘀斑,为心血瘀阻;胸痛而咯吐腥臭脓血者,为肺痈;胸痛而咳吐粘稠黄痰或咳吐暗红血痰,为痰热壅肺;胸痛为隐隐作痛,伴有潮热盗汗,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咽干咽痛,舌质红,为肺阴虚(多伴有肾阴虚);胸痛痞闷,咳痰多而清稀,或痰多而粘稠,气短气喘,不能平卧,为痰浊阻肺;胸痛彻背而伴有心悸胸闷,或有喘息气短,呕吐痰涎,舌苔湿腻,为痰浊阻遏心阳;风寒袭肺,是外感风寒之邪,肺失宣畅,发为咳逆,多为咳痰清白而频,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症状。风寒袭肺之咳嗽胸痛,表现为咳则胸痛,不咳不痛。若风寒袭肺,入里化热,则因肺热或痰热壅肺作咳而胸痛,前已述及。
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胸痛,而某些内伤胸痛正是外感之后而形成,即由外感转化为内伤,因此,外感内伤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胁痛
胁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所以,胁痛,多与肝胆二经及其所属脏腑有关。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由于足太阴脾与肝经交会于期门穴,与胆经交会于日月穴;同时,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所以脾脏、脾经病也可出现胁痛胁胀症状。
4、胃脘痛
胃脘痛是上腹部至心窝部疼痛,也称胃痛。胃脘痛,前人所称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多包括胃脘痛在内。胃脘痛,常见于肝气(火)犯胃所导致的气滞、血瘀、郁火作痛;脾胃虚寒作痛;饮食积滞作痛,或因外寒犯胃、饮食生冷所致胃寒作痛。临床上当从兼症予以辨别。
5、腹痛
腹痛是泛指脐部及脐以下腹部作痛。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又有当脐痛、脐腹痛,痛在脐下腹部称小腹痛,痛在小腹(脐下部)两侧称少腹痛。而脐以上疼痛,则称为大腹痛,大腹痛实包括胃脘痛在内。多种原因,如外感、内伤、饮食虫积等都可发生腹痛。同时,妇女的经带胎产疾患也可产生腹痛症状。腹痛多与胃肠、膀胱、肝胆病有关。可见于寒积肠胃、肠胃热结、肠胃湿热、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肠胃虚寒、水饮内停、膀胱湿热,以及宿食不化、虫积、气滞血瘀等证。
一般上腹痛多属脾胃与肝胆,脐腹痛多属于胃肠,小腹、少腹痛多病在大小肠、膀胱。走窜疼痛,痛无定处,病多为气;痛有定处,病多属血。痛而喜热,口不渴,多属寒;痛而喜凉口渴,多属热。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痛势急剧多实,痛势绵绵多虚。
6、腰痛
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一症多与肾病有关,如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均有腰痛产生。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可使经脉气血不畅而腰痛,属痹证范围,但有寒痹、热痹、湿痹等之分。腰部扭打跌仆而痛,多为瘀血腰痛。肾病腰痛多为内伤属虚;痹证腰痛及外伤腰痛多为实证。
7、四肢痛
四肢痛,即痛在关节、肌肉,多因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使气血瘀滞所致。也见于肝脾肾三脏气血虚衰而致关节肌肉痠痛乏力。因此,四肢关节肌肉痛也有虚实之分,即风寒湿为病多实,肝脾肾为病多虚。
(四)问饮食
问饮食主要包括有无口干口渴、饮水多少、凉饮热饮及食欲情况。饮食情况主要反映胃气盛衰,津液盈亏。
1、囗渴与饮水
口干口渴,渴欲饮水,或欲冷饮,多为热盛伤阴,津液不足。口干口渴,渴欲热饮,饮而不多,或渴而不欲饮,若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停,不能化津上承;若小便自利者,多为温病热入营血,阴血蒸化上潮;故渴而不欲饮。身无大热,而大渴引饮,同时尿多者,为消渴。口不渴,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
2、食欲
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胃气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食欲减退或不欲食,胃纳呆滞,多是脾胃气化失常的表现。若食少见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黄、形瘦、倦怠等症者,属脾胃虚弱;而食少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苔厚腻者,则多是脾湿不运。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妇女怀孕,亦可有厌食的反应,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厌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的病证。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如《灵枢·师传》所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有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尤多见于小儿,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疾病过程中,食量渐增,表示胃气渐复;食量渐减,常是脾胃气衰的表现。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突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也是“回光返照”的一种表现。
3、囗味
指病人自觉口中气味异常与否。口苦口干,多为肝胆热盛;口甜为脾热;口中有酸腐气味,多为胃有宿食化热;口淡乏味,即食而不知味,多为脾虚不运,胃气虚衰;口中泛酸〈吞酸吐酸〉,多为肝火犯胃,或为宿食,或因胃寒(泛酸一症,寒热均有,不独为热)。
(五)问二便
1、大便
主要问大便形态、颜色、气味、有无脓血、便中是否带血、及血的颜色新旧、排便次数、便量多少、排便时感觉、有无大便失禁等。
大便干燥:正常大便成型而软,每日一次。大便干燥,排出困难,便次减少,甚至三、四日一便,称为便秘,多见于热盛伤阴,肠道津亏;久病、产后及老年人之便秘,多为气虚传送无力,或血虚、阴虚燥结,或气阴两虚;阳虚寒盛,阴寒固结于肠腑,滞而不行,称为冷秘;忧愁思虑,肝气郁滞,疏泄无力,遂使大肠传送失司而为便结,称气秘。总之,大便秘结有寒热虚实之分,不外热盛、寒盛、气虚、气滞、血虚、阴虚等。某些医家又以有热无热,将便秘分为阳结、阴结两类。便秘是有便而秘(闭),而无便之秘(闭),并伴有剧烈的腹胀、腹痛、呕吐等,属于“关格”范围,不属便秘。
大便稀溏:排出大便稀溏而不成型,或为水样,或夹杂未消化的水谷,便次增加,称泄泻。脾主运化水谷,胃主腐熟水谷,小肠主分清泌浊,大肠主传导糟粕。所以,大便泄泻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最终总属脾胃、小肠、大肠的病变。泄泻清稀或稍稀,无特殊气味,腹痛肠鸣,素有怕冷,手足凉之症,为脾肾阳虚之寒泄(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五更泄,属脾肾阳虚证之内。);若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而兼见寒热头痛,肢体痠痛等表证者,为外感风寒,或寒湿之邪,也属寒泄。腹痛即泻,泻出黄色稀便而臭秽,泻时肛门灼热,口渴饮冷,小便短赤,为肠胃湿热泄泻;若在盛夏感受暑湿邪气,则泄泻如水,烦渴尿赤,自汗,为暑湿泄泻。二者均属热泻。饮食所伤,腹胀腹痛,泻下稀便臭秽如腐败鸡蛋气味,泻后腹胀腹痛即减,为宿食泄泻。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饮食不思,食后痞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为脾胃气虚泄泻。每于神情紧张或发怒即腹痛腹泻者,为肝气乘脾。
便脓血:便下呈稀糊样,或红或白,或红白相杂,并伴有腹痛、便频、里急后重等是痢疾。兼有发热恶寒,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心烦,或呃噁胸闷者,为湿热痢;若下利白多赤少,清稀,腹痛隐隐,喜热喜按,口不渴者,为寒湿痢;一方一家相互传染,病情险急,利下鲜紫脓血,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谵语痉厥,是疫毒痢;或湿热痢,或疫毒痢而至饮食不入,恶心呕吐,是胃气已绝,毒气上冲,是噤口痢;下利时发时止,日久不愈,恶寒,倦怠嗜卧,脉虚无力,是休息痢。
痢疾:大抵身热者重,不能食者重,下利纯脓血无便者重、下利纯血者重。
便血:便下鲜血,或血色紫暗,或为黑便,称为便血。一般便下鲜血,而不与粪混杂者,无论在便前便后,多为大肠或肛门病出血。血色紫暗并与粪便混杂,或为黑便,多为胃、小肠血。又有血在便前而下为近血,血在便后而下为远血之说,临床当灵活掌握。便血鲜红,或先血后便,口苦苔黄,多为湿热下注大肠,伤及阴络;下血紫暗,或呈黑便,或先便后血,面色无华,气短懒言,倦怠乏力,为脾胃气虚不能摄血;便后鲜血滴滴,多为肛门病出血,如肛裂、痔疮等。
大便失禁:大便无力控制,或便而不觉称大便失禁,又称大便滑脱、滑泄。本症多见于久痢,或泄泻日久而气虚下陷诸证,以及各种原因的神志不清病人。
2、小便
主要询问小便的有无、次数、颜色、量之多少、清浊、小便时有无涩滞及尿痛等。小便为津液所化生。肺为水之上源,且有通调水道之作用;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转输,并司二便;膀胱为贮藏尿液的器官,并其下口与尿道相连。所以,小便正常与否直接反映了肺、脾、肾、膀胱等脏腑气化盛衰。
尿量过多,其病在肾,多属虚寒,也常见于消渴证。小便短少,既可由于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太过损伤津液,以致化源不足所致;也常见于肺、脾、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的病证。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的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癃闭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的,多属实证;若因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或肾阴亏损,津液内虚的,多属虚证。
小便次数增多,为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迫的,多属下焦湿热,量多而色清的,多属下焦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尿频而涩少,常是阴虚内热。小便数而大便硬,多是脾约病。小便次数减少,除属津液亏耗,化源不足外,还常见于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的病证。
小便时尿道疼痛,并常伴有急迫、艰涩、灼热等感觉的,多是湿热下注的淋证;小便后自觉空痛,多属肾气虚衰;尿后余沥不尽,多属肾气不固。不自主的排尿,或不能控制的尿滴沥,称为“尿失禁”,多属肾气不固;若伴见神志昏迷则多是危重证候。睡中不自主排尿,是为遗尿,多属肾气不足的虚证。
尿血,尿呈淡红色、鲜红色等为尿血。尿血与血淋有别,尿血一般无痛,或有轻度胀痛;血淋则小便淋漓涩痛难忍。尿血一症,多见于膀胱湿热、肝胆湿热下注、心移热于小肠、肾阴亏损及脾肾气虚等证。
(六)问睡眠
问病人睡眠情况,主要问有无失眠,或多睡情况。老年人睡眠时间较青少年相对少些,青少年睡眠时间较老年人相对多些,都属正常范围。失眠是指睡眠时间过少,或不能入睡,或睡而易醒。而多睡是指睡眠时间过多,有的甚至在白天稍一安静即不自主地入睡。
关于睡眠的生理,张景岳在总结了《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凡人之寤寐,由于卫气。卫气者昼行于阳,则动而为寤;夜行于阴,则静而为寐”(《类经·疾病类》)。是说卫气白天行阳经及六腑,则阳气盛阴气虚,阳主动,故白日不寐;夜间卫气行于阴经及五脏,则阴气盛阳气虚,阴主静,故夜则能寐。即《灵枢·口问》所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所以,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卫气入阳而不能入阴,就会产生阳盛阴虚而不寐(失眠),卫气入阴而不能入阳,就会产生阴盛阳虚而多寐(多睡),即阴阳不能正常交济,就会寤寐失常。
1、失眠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失眠是阳不入阴而阳盛阴虚。具体病证主要有心肾阴虚,心火炽盛的心烦不寐;心脾两虚,血不养心的心悸怔忡而不寐;肝血虚的惊悸不寐;以及痰火、宿食而引起的不寐等。尽管许多原因和病证都会引起不寐,但最终总与心神不安有关。
2、多睡
多睡,或称嗜睡、多寐等,为阴不出阳之阴盛阳虚所致。多睡常由心脾肾三脏气虚阳虚所致。如头目昏沉而多睡,常见于痰湿阻遏,清阳不升之证;神疲欲寐,闭眼即睡,呼之即醒,或似睡非睡,多属心肾阳虚之证;怠惰乏力,食后即睡,多属脾气虚之证。多睡见于外感急性热证,多属邪入心包,热盛神昏,为昏睡。实质上昏睡是与一般多睡有区别的,因此一般嗜睡多不称昏睡。
(七)问经带胎产
女性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凡女性病人就诊,即使对一般疾病也当了解上述几方面的情况,尤其是月经和带下更为重要。
1、月经
主要询问月经的周期,行经的天数、经量、经色、经质及其兼证。必要时须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以及初潮或停经的年龄。
经期: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行经在3一4天,少数为5一6天。若周期提前八、九天以上者,为月经先期,多因邪热迫血妄行,或因气虚不能摄血,血行无制;属于肝郁或瘀血的亦较多见。若周期错后八、九天以上者,为月经后期,多因寒凝气滞,血不畅行;或因血少,任脉不充;也常见于痰阻或气滞血瘀。若经期错乱,或前或后,经行无定期,多因肝气郁滞,或因脾肾虚损,也有因瘀血积滞所致。还有极少数妇女终身不见月经,但也能正常妊娠生育的,称为“暗经”,属于生理上的异常,不作病论。
经量:由于个体素质、年龄的不同,在正常情况下,经量有相对的多或少的差异,均为生理范围。若经量超过了生理范围,称为月经过多(经血大下不止者又称崩漏),多因血热、冲任受损,或气虚不能摄血所致。若经来少于正常量,称为月经过少,多因血虚生化不足,或因寒凝、血瘀、痰湿阻滞等,若停经超过三个月,而又未妊娠者,称为闭经,多因生化不足,气虚血少,或血瘀不通,或血寒凝滞等。但也有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停经的,若无明显病状者不属病态。
色质:正常月经色正红,质地不稀不稠,亦不夹杂血块。若经色淡红质稀,多为血少不荣,属虚证;若经色深红质稠,属血热内炽,为实证。若经色紫暗有块,乃寒凝血滞;暗红有块,则为血瘀。
行经腹痛:行经时腰腹作痛,甚至剧痛不能忍受,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称为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者,多属气滞血瘀;小腹冷痛,遇暖则缓者,多属寒凝;行经或经后小腹隐痛、腰痠痛者,乃气血亏虚,胞脉失养所致。
2、带下
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应有少量乳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有濡润阴道壁的作用。若分泌过多或缠绵不绝,即为带下。其中色白、量多淋漓者,为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分明的,为赤白带;带下淡红粘稠,似血非血,称为赤带;其色淡黄,粘稠臭秽,是为黄带。临床以白带、黄带较为多见。
问带下,应注意了解量的多少,色质和气味等。若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如涕,多属脾虚湿注;带下色黄,粘稠臭秽,或伴有外阴瘙庠疼痛,多属湿热下注;带下色赤,淋漓不断,微有臭味,多属肝经郁热;带下晦暗,质稀薄而多,腰腹酸冷,多属肾虚。总之,凡带下色白而清稀的,多属虚证寒证;色黄或赤,稠粘臭秽的,多为实证热证。
3、胎产
妊娠期间呕吐为恶阻;妊娠腹痛腰痛及下墜感,要防堕胎;妊娠浮肿为子肿;妊娠抽搐为子癇;妊娠下血为胎漏;以及产后恶露等,均须详问。
(八)问小儿
问小儿病情比较困难。有的本人叙述不清,有的不能自述,所以主要依靠询问亲属。
问小儿病,除一般问诊的有关内容外,还要询问出生前后(包括孕育期和产乳期)的情况,是否患过麻疹、水痘,有无高烧、惊厥史,曾作过那些预防接种,有无与传染病者接触,采用什么喂养方法,走路、学语迟早,以及父母健康情况,有无足以遗传的疾病,小儿常接触的人有无特殊的疾患等等。
关于发病的原因,如有无受惊、着凉、伤食等,都须根据病情逐一细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