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玄龙国学 2022-07-02 发布于福建

(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译文:舍弃自身的观念,顺应万物的本性,才符合天道的运行。狂风不会刮一整个早上,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谁在掌控这一切呢?天地都没办法让某种现象长久地发生,更何况人呢?怎么能以自身的偏好让事物按某种方式长久地进行。

所以以道为根本的人与符合道的行为保持一致,遵循道的人是因为与遵循道的行为保持一致,背离道的人是因为与背离道的行为保持一致。与遵循道的行为保持一致,道也同样遵循他。与背离道的行为保持一致,道也同样背离他。

详细解读

一、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又况于人乎?

“希言自然。”“希”表示希少、不多,这里表示不重视、舍弃的意思,“言”表示思想观念,“自然”表示顺应本性而运行。“希言自然。”这句的意思表示:舍弃自身的观念,顺应万物的本性,才符合天道的运行。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又况于人乎?”这两句的意思表示:狂风不会刮一整个早上,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谁在掌控这一切呢?天地都没办法让某种现象长久地发生,更何况人呢?怎么能以自身的偏好让事物按某种方式长久地进行。

以上几句主要讲述舍弃自身的观念,顺应万物的本性,才符合天道的运行,执着自身的偏好是不能长久的。

二、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从事而道”表示听从道,以道为根本。“同”表示保持一致,“德”表示遵循、顺应,“失”表示背离、丧失。这句的意思表示:所以以道为根本的人与符合道的行为保持一致,遵循道的人是因为与遵循道的行为保持一致,背离道的人是因为与背离道的行为保持一致。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这两句的意思表示:与遵循道的行为保持一致,道也同样遵循他。与背离道的行为保持一致,道也同样背离他。

以上几句主要讲述善于遵循道的人以道为根本,与符合道的行为保持一致。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舍弃自身的观念,顺应万物的本性,才符合天道的运行。善于遵循道的人以道为根本,与符合道的行为保持一致。

从第二十章到第二十四章可以合并为更完整的一章,主要讲述众人执着自身的偏好追求外在的事物,而圣人无所分别,以道为根本。道在无形中规范着万物的运行,永不改变。一时的偏好不能长久,不能作为根本,所以圣人把道作为天下的准则。善于遵循道的人以道为根本,与道保持一致。

帛书《道德经》第二章 详细解读 学习圣贤智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