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奉寄高常侍(杜甫)

 一中大语文 2022-07-03 发布于福建

汶上相逢年颇多②,飞腾无那故人何。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③不啻过。

今日朝廷须汲黯④,中原将帅忆廉颇。

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高适回朝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时年 61 岁。

②开元二十七年(739),高适秋后至汶上,与杜甫订交。③曹刘:汉代文学家曹植、刘桢的并称。④汲黯:汉代名臣,以直谏闻名。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认为和高适的友情并没有因初逢之后分别时间久远以及友人的升迁而发生改变。B.颈联用“廉颇”典故突出了高适的年龄,又抒发了因高适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之情。C.虽有明媚的春光,但诗人想到自己人生迟暮,更觉友情之可贵,因此更觉离别之悲伤。D.全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寄奉之作,由从前事写到目前事,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待友之挚情。

    2.前人论此诗,认为杜甫“赠诗不做谀词”。对这一观点应该怎样理解?请结合颔联进行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抒发了因高适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之情”错误,应是从侧面对高适的称赞。)

    2.①颔联认为高适可与曹植、刘桢并驾齐驱,这是对高适的文学才能的赞美。②但也认为高适在楚蜀统领军队未尽全力,委婉的指出高适在军事能力上也存在不足。(每点3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