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诠释大字桩(第12篇 点评“武当大字桩之轻”原文、答疑 第7部分共7部分)

 勇敢的芯2 2022-07-03 发布于湖南

十二、点评“武当大字桩之轻”

    原文:

    关于武当大字桩,是为威猛之法,初始练的时候,每次站毕。总觉得周身有用不完的力量,且觉得气血充盈,身体发紧(不是僵),行拳走架单操手,发力趟打,也是饱满异常。

    专一而修,最大的体会是精力旺盛,体态增强。长力致远,也觉得很轻松,疲惫了一日,闲暇时站站大字桩,立刻精神抖擞。

    松源按:

    所言之功感与松源所论相合。松源在《大字桩与排桩及其护体罡气》文中概言:“站罢大字桩,体内威猛生之,罡气护体,稍作休息,叫力或行拳顿感力大且无穷无尽之感,深刻体验武者之雄劲无畏,外静内动,静动相承,互为缘起,如此美妙之境,境中体现出如此朴素的哲学理念,会令诸多入门学人为之忘我。”(详见《大字桩与排桩及其护体罡气》)

    原文:

    几位同修问寻,一天修多长时间,我则是只要有空闲,就站几分钟,早晚是专修。

    松源按:

    大字桩行功时间之长短,一定要依照我授功时的要求。松源再次重申:任何一种功法练功的时间与次数并非多多益善。

    原文:

    昨日站桩,突然间,觉得下盘轻了,双腿也不在抖动,前辈云:玉树挂宝衣。在恒修大字桩的时候,其只知道站,运用师传正确的心法去站,具体应该站出什么,能站出什么,则了解的很少。

    松源按:

    我去年南下时,小住易水家,教授松功,总不见其悟,我说“找衣服挂在臂上的感觉”。言下,其有所悟。当我的网站开通之时,寂寞如水在

QQ群中发的一段关于形意拳的文字中有“玉树挂薄衣”,其读后,悟之更深,其内心之喜悦难于言表。因为在其看来,我所言的理法,他找到理论支持点。如今,再次引用“玉树挂宝衣”,可见其的功法理论水平又见高地。松源诚望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辜负我的一片苦心。

    正确运用心法必须要如实做到,否则怎么得到功中内密?

    原文:

    松源师尊尝云:说出你的感受,我就知道你是否站了,站到什么程度了。

    松源按:

    正确。

    原文:

    这次,确实觉得不同,松,这个字,大凡练武者都了然,什么是松呢,从前认为,沉就是松,把全身的劲力沉下去,身体不挂力,就是松。但,从今天开始,我否定了自己对松的理解,下盘的松,是一种轻,自带脉起的下盘,是微微发凉的,如同有风吹过,轻轻的,真的好似一件衣服在树上挂着。在这个时候,不会在觉得下盘的苦累而难以坚持,而是一种享受。

  站毕武当大字桩,则会觉得举步轻灵,师传武当清虚门步法,行门迈步,则显举步如猫行之妙,言语实在不易表达。

    记得总问松源师尊,下盘劲力是如何出来的,师总是微笑说:心法是关键,功架是方法,悟性是桥梁。

    诚哉斯言,日日运用正确的心法,精准的功架,恒持的专修。一旦悟到,原来如此。

  松源按:

  “身体不挂力”,“找身上挂衣服的感觉”,这是教授其之时,为让他理解“松”功所说最多的话。只有松静,气血才能畅顺,气通血通(武当清虚有“三通一平”之理法为证),身体才能轻灵;只有松静,身体才能敏感,周身敏感即可周身听劲。无论通脉温络之健体养生,还是通体听劲之技击搏击皆由松静而出。“松”要“松透”,武当诀云:“大松大软”,我武当门人不可不知,不可不查。常言“人老先老腿”,其真实内涵是心肺功能的衰退,心主血脉,脉主气,气血为人体的至要,气血衰败人体亦由强变弱。周身的轻灵出在腿上,气血旺盛则身轻体健,其体现在腿灵身轻。轻功,陆地飞陆法,无一不是借腿功之力。大字桩三盘心法是为了实现“力达四梢”,力达于四肢之末促进微循环,即孙络毛络之气与毛细血管之血得到温养输送,如此周身之气血得到最充分的循环,气血通畅,自然百病难生,自然身体轻灵。松源再度细论大字桩,如此,再重读一下松源所论《大字桩之理法》或许此时艰涩理论也变得浅显,深浅同源,深浅同真,松源还是与读者齐聚所著的《玉环桩与自然相约》中,松源也再度鸣笔论说武当太乙十三桩之首桩大字桩。

附录1:练大字桩体会

  关于武当大字桩,是为威猛之法,初始练的时候,每次站毕。总觉得周身有用不完的力量,且觉得气血充盈,身体发紧(不是僵),行拳走架单操手,发力趟打,也是饱满异常。

   专一而修,最大的体会是精力旺盛,体态增强。长力致远,也觉得很轻松,疲惫了一日,闲暇时站站大字桩,立刻精神抖擞。

  几位同修问寻,一天修多长时间,我则是只要有空闲,就站几分钟,早晚是专修。

  昨日站桩,突然间,觉得下盘轻了,双腿也不在抖动,前辈云:玉树挂宝衣。在恒修大字桩的时候,其只知道站,运用师传正确的心法去站,具体应该站出什么,能站出什么,则了解的很少。

  松源师尊尝云:说出你的感受,我就知道你是否站了,站到什么程度了。

  这次,确实觉得不同,松,这个字,大凡练武者都了然,什么是松呢,从前认为,沉就是松,把全身的劲力沉下去,身体不挂力,就是松。但,从今天开始,我否定了自己对松的理解,下盘的松,是一种轻,自带脉起的下盘,是微微发凉的,如同有风吹过,轻轻的,真的好似一件衣服在树上挂着。在这个时候,不会在觉得下盘的苦累而难以坚持,而是一种享受。

  站毕武当大字桩,则会觉得举步轻灵,师传武当清虚门步法,行门迈步,则显举步如猫行之妙,言语实在不易表达。

  记得总问松源师尊,下盘劲力是如何出来的,师总是微笑说:心法是关键,功架是方法,悟性是桥梁。

  诚哉斯言,日日运用正确的心法,精准的功架,恒持的专修。一旦悟到,原来如此。

  结语:

  武当大字桩之轻,是这几天才出现的,具体正确与否,请松源师尊点评。

 附录2:大字桩问题回复与答疑

    1、大字桩的确象传说那样上功威猛吗?

    松源按:

    是的。但是,因为习练者每次行功达不到四十分钟或以上,再加上行功方法的不够准备,所以其功效会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即使如此,如果习功者仍然能够习练十分钟以上,其纠偏差的效果也会十分显著。

    2、究竟有多少人以大字桩起步?又究竟有多少人通过修习大字桩而入门?

    松源按:

    并非所有太乙铁松学人,包括十三代以上师辈皆由大字桩入手而起步。依照传统,太乙铁松的传人或弟子皆应从大字桩而入门。

    3、是否有未站过大字桩而入门的前辈?

    松源按:

    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三代传人之中有未修习大字桩而入门户者。

    师尊曾与笔者言道,武当太乙铁松派之中不以大字桩入手,入门者非常稀少。以大字桩入门为铁松之传统。但因时代的原因,或者因习练者自身殊异条件,或者幸遇有师者身旁守护之奇缘,可不修习大字桩而入太乙铁松之门庭,但能拥有如此机遇者,千万中有几?!

    4、大字桩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松源按:

    其武法内功的目的与功效是“力达四梢”,是实现罡气护体之关键,于武道上另有洞天。

    5、大字桩真是太乙铁松第一桩吗?

    松源按:

    大字桩为太乙十三桩的首桩。武当的宗旨是以“武”挡道,而非以大字桩挡求道者。祖师创宗未示“以大字桩挡天下求道者”。大字桩有着作为缘法桩的古老传统,在“以武入道”为特色的武当太乙铁松派之中视大字桩为修为捷径,以保证修真过程中少出偏差并能顺利登上成功的彼岸。但是,青壮年身弱者,老年体衰者,女性以及具有其它特殊条件者不入此规。

    大字桩在以武入道的太乙铁松派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可是,神州大地不以“以武入道”的门派诸多,也并非所有脉传真宗皆以“以武入道”为准则,丹经道藏之中所载“以武入道”之文词寥寥无几。因此,学人莫以笔者所论而妄加推测,各门各派皆有完整修真次弟,一门深入也非易事。笔者以颇多笔墨论说大字桩,旨在令学人明白“不站大字桩就非铁松派传人”的武断、实属可笑。松源而于此深入论述大字桩之理法,仅为武当宗风课教蓝图之片断点滴。武当太乙铁松派有其精透深奥的理法次第,笔者以为可分为之五:修墙补屋、修真气化、炼形成丹、炼丹化胎、乘虹高架。学人应依理法而行修真之实践,切勿仅以某桩某式修与不修,学与不学而论短长。能够得其理法的完整性并能付诸于实践才是至要,诸家法脉无一例外。

   6、以前在大学站的大字桩也不知对错,曾站到两个半小时,后来到医院实习就停了,不知以前站的桩算不算与你结缘?

  松源按:

  我们能够在此处相识既属有缘,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您与铁松派之缘。

  松源曾讲学于南宁市三所高校广西大学、中医学院、医科大学及老年大学,并代师传艺教学人习练过大字桩。“不知以前站的桩算不算与你结缘

?”松源文中有语:“习练者与此门户的缘分将以缘法桩的修为程度而定”。

  7、看来体弱有病的人不能练大字桩了?

  松源按:

    不一定。体弱有病仅为大概情况。体弱的程度,有病的类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明:一、松源即淞橼。二、通篇所论述为外传大字桩之妙!外传大字桩行功法要未注录入此,在他篇及函授中全盘托出,目录如下:图片

图片

九转八盘龙形掌·龙吐珠

上海弟子葛明敏于2013年

图片

武当太乙护门拳·寒犀桩

上海弟子葛明敏于2013

全篇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