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道宾:寻味赊店——羊肉烩面

 乡土大河南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寻味赊店——羊肉烩面



作者 | 杨道宾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走过祖国多地,烩面作为中华传统美食,是国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烩面起源于河南,因面片筋道,耐煮,吃起来有嚼劲,且相当的充饥,一直备受欢迎。

各地烩面的做法不一,面片的做法却基本相同,高筋面粉,加入食盐,反复揉面,做成长方形的扁平面片,最后抹油保存,面片做好后要醒面,醒面越久,扯起来面片便越筋道,如今少有人在家里自己做,大都是专门的生产作坊,生产出来送到各个餐馆、面条铺、超市柜台,这样一个时间差,基本上面已经醒得相当筋道了。

随着交通的便利,人员流动性逐渐增强,各地烩面花式不断翻新,逐渐适应大众口味。千百年来,古镇赊店作为中原四大名镇之一,八方来客汇集于此,赊店烩面的口味却从无变化,伴随着赊店厚重的历史文化,始终以汤鲜、味醇,迎合着四海宾朋,令大家赞不绝口。
赊店烩面,精选上等高汤为原料,最大的特色在汤里。
一般的烩面馆,更是一个羊汤馆,只不过,与古都洛阳喝汤不同,赊店人少有早上喝汤的习惯,但熬汤的程序基本相同,都是选择上等的羊肉,配合羊骨头,一起下锅,佐以地道的宛西中药材,一般都是凌晨两三点就开始熬制,到早上一锅汤正好熬好。

熬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羊白汤。羊白汤为淸汤,不放盐的,小火继续熬制备用。
早些年,大多数餐馆还是自制烩面片,制作烩面片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熬汤的过程,汤熬好,面片也就制成了,到上午则是洗菜,切菜,一天的忙活就开始了。
各地烩面,有羊肉汤的、牛肉汤的、清汤的,各色各样都有。做法上也各有千秋,有在高汤里直接煮面的,下青菜,煮成,舀出即可。也有清汤煮面,煮成,浇上汇制好的卤,一碗烩面就成了。
只有赊店的烩面独具特色。
最大的特点是炝锅,即高温下油,然后下入香葱佐料翻炒,待香葱炒制棕色,葱香四溢时,加入熬制的高汤,乳白色的煲汤,遇到热锅,瞬间泛起一个个白色汤泡泡,在锅里跳跃起来,待汤与葱油充分融合,扯上烩面,一片十公分长的烩面,扯成一米半许,再对折,再拉,一般情况,客人不交代,就折一次,面宽1.5cm,筋道耐嚼。遇到特意交代的,如老年人,喜吃薄的,可再折拉薄,还可反复折拉细。
最后下入青菜,为了保持烩面的鲜香,最后一个环节才加入盐,这样既保持了面的柔顺,又保持了青菜的翠绿,最重要的一点,最后放盐,避免了蛋白质的过早凝固,又避免高温对碘元素的破坏,保证食材的营养与鲜香。待出锅装碗后,在碗里放入适当煮熟的羊肉。
这一碗羊肉烩面基本做好了,厨房档口通常会摆放一盆香菜,可根据个人喜好酌量添加。有别于其他烩面加入木耳,海带丝等特点,赊店烩面主要加入的只有一小把绿色蔬菜,碗里可谓清清白白,只有三样,面、青菜、羊肉。

上了桌,还有两种永恒不变的佐餐料,大蒜和羊油辣椒。大蒜是赊店街烩面馆除了面和肉之外最大的消耗,更是必备品,一般顾客到店里坐下,就开始剥蒜了,等面上来,五六个白白胖胖的大蒜就剥好备用。
与传统餐桌的辣椒油不同,赊店烩面馆的餐桌,是固态辣椒,也就是羊油炒制的辣椒面。取羊油下锅,待油温八成热的时候,倒入贮备好的辣椒面,待辣椒面没过羊油油面,则比例刚好,关火,舀出熬制好的辣椒,倒入一个个辣椒罐中,自然冷却。冷却后羊油由白色变成了金黄色,配着红色辣椒面,晶莹剔透,看着就想流口水。

吃的时候,用筷子捣开,捣出一块放入碗中,只见在一清二白的碗中,一块羊油迅速游动化开,一会儿功夫,片片辣椒面散落在碗中,橘黄色的羊油星星点点飘在碗中,与绿叶,白面,形成鲜明对比,好一碗解馋、充饥的羊肉烩面。
赊店最好吃的羊肉烩面当属水塔烩面,原老水塔烩面就在古镇七十二道街中最繁华的豆腐街口。这里一度被古镇人称为赊店“王府井”,毗邻千年大码头,从杨武门而入,一路赶着集,也就是两公里的距离,走到水塔烩面,正好到肚子饿的时候。要是从迎旭门进来,同样两公里,正是打个点,休息的时候,吃完饭再向北去,就算进入古城中心大街区了。
这些年,随着古城旅游人数的逐渐增多,赊店各个烩面馆也都逐渐兴起,水塔烩面也搬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然而,水塔烩面也好,明发烩面也好,只要你在赊店,随便走入一家烩面馆,味道基本都是相同的,淳朴善良的赊店人,始终奉行着关老爷的“诚信”二字来做生意,这也是赊店镇生生不息、赊店街人潮如织的原因吧。

作者简介

杨道宾,男,1985年生,社旗县大冯营镇人。现居洛阳,从事文秘工作。平时喜欢阅读思考,仰慕古仁人之心,闲暇时写些豆腐块文章,记录生活感受、描画社会万象,文字质朴,情感真挚,以深思运笔为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