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前我和儿子的一次对话,他再也没有对“我聪不聪明”这个问题难过或困惑

 帝呱呱星球 2022-07-05 发布于北京

那天小区楼下看见一个家长搂着自己孩子说“我家宝宝最聪明了!”让我突然想起挺久以前的一件事。

当时还在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下学回来蔫蔫的跟我说:“妈妈,我们班有一个最聪明的小朋友。”

他用了“最”字。

“嗯?怎么讲?”

“老师说的呀!老师说xxx最聪明了!”

我能想象到那种场景,就好像老师看到了喜欢的小朋友,为了表达对他所做事情的认可,开心的拍拍脑袋说:“你最聪明了!”

很正常的场景。

我稍微抬下了眉毛,觉得还是有必要给他一个情绪上的安抚,但这种安抚并不是随便抱一抱“我们宝宝才是最聪明的呢”就可以的。

于是我拿出绘本翻开一页问他:“你觉得这页画的美吗?”

他说:“还行吧。”比较中立的一个态度。

“可我觉得这张画美极了,你看这蜿蜒的小河和墨蓝的天空。”我极尽夸张之能事。

“额……可能是真有那么一点美吧。”很明显,他的态度有了变化。

我马上跟上:“可见在这幅画是否美丽的这件事情上,我们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什么是观点吗?”

关于客观事实跟主观观点,成年人区分起来自然容易的多,但对于幼儿园以及小低年级小朋友来说,如果没有特意引导,肯定是懵圈的。

“就像我俩对这页画的看法一样,可以变来变去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不一样答案的叫做观点。观点是跟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当时情况密不可分的,是当时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比如我今天觉得这张画美,明天我又觉得一般了,这就属于观点。”

他点点头,好像懂了。

“所以不同人之间的观点会不会总一样?”

“不是。”

“那你再想一下,你4岁时候对一件事情的观点跟14岁时候对一件事情的观点是不是肯定一样?”

“当然不会,我还会长大呢。”

为什么我如此重视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并特意把这个事情拿出来谈一谈。表面原因是这个评价牵动了孩子的消极情绪,但深层次原因却跟心理学有关。

在20世纪60年代时候,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lgram)安排穿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让普通人对无辜的人实施足以致命的电击,愿意听命的百分比高的令人难以置信。由此可见,人们有无条件听命于权威这一倾向,这就是服从权威。

而老师对一个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比家长更为权威的存在,所以孩子对他们的管教会潜意识的服从,对其想法大多会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

以上是第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从众效应也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一个孩子的认知。比如“大家都在家学习,你为什么不学习?”再比如“我们都不跟他说话,你为什么跟他说话?”想必这些问题在实际场景中大家都遇到过。

为什么很多广告会重复吗?为什么饭店人越多就越多人就去?为什么你会轻易在朋友圈转发一篇10万+阅读量的文章,但却关掉手边只有100阅读量的文章,即使你觉得真的不错。

这些也是从众心理的一个典型体现。

所以,“不聪明”的外部评价被孩子接受并且无意识强化呢?作为家长,并非不能接受孩子智商不在顶尖梯队里的现实,而是世界上远有比“生得聪明”更重要的事情,他本无需让自己在这种情绪里内耗,进而否定自身。

所以,要站出来“驳斥”老师的评价,就首先要明白客观事实跟主观观点的区别。

很多人容易被某些媒体“牵着鼻子走”,也因为在有意或无意的引导下,媒体的措辞选择以及重点的突出上,导致受众把事实与观点融合在了一起,迸发了强烈的情绪。

如果用比较严谨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客观事实的特征是,它的真假不取决于思考者认为它是真还是假。主观观点的特征是,主观观点的真假与人们认为它是真是假关系密切。

既然选择了“驳斥”权威,必然得有理有据还有节。详细点来说,就是既要扭转小朋友对自己的主观印象,又不能贬低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于是我又翻开了那本书,我说:“你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他翻了翻:“48页。”

“那你找另一小朋友来看这本书的页码会不会变?”

“当然不会了,这写着呢嘛。”

“那你要小心了,我要教你一个新的概念,就叫事实。这些不可以被改变的,不管谁来都是一样的结论的就是事实,比如月球绕着地球转。”我又举了几个例子。

“那我问你,你们老师说某一个小朋友聪明是事实还是观点?”

“好像是观点。”

“对的,既然是观点就说明他是主观的,就有可能不是真的,而且我跟你讲哦,衡量一个小朋友是否聪明的指标太多了,远没有这么简单呢。”

他呼出一口气,显得轻松多了。

说到这里,话题也差不多可以结束了,但我想通过这次谈话带给他更多的东西,主要是关于“聪明”,也关于成长型思维。

“你知道我们有一种智力测验吗?就是真的测一下谁聪明不聪明的。”

“不知道”,娃显得有点紧张,估计是怕我带他去吧。

“这种测验其实是不全面的,它比较侧重于我们的数理思维,比如说数学啊、物理啊等学科需要的思维。但对于艺术、文字感知啊这种能力就测量不出来。”

“原来是这样”他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但是你要知道,”我继续给他加了点“新鲜材料” “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是可以改变的,神奇吧?”

“啊?”这显然触及到了他的认知盲区,在我跟他说之前,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我继续说:“其实我们大脑就像一个城市么,城市里的公民都有一个名字,叫做神经元。”

他完全被勾起了兴趣,两只眼睛瞪着我。

“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需要不停地进行信息沟通还有共同合作,帮助他们沟通的就是一些小突触,你用的越频繁,这些小突触就强化的越厉害。所以就好像是在搭建城堡一样,如果我们从外部摄取的养分足够,又勤于思考,你大脑中的城堡就会越来越强壮。”

说到这里,他已经有八分相信了。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钢琴老师(当时他在上钢琴课)随便听一首复杂的新曲子就基本都能弹出来,而你却不能呢。”

“……”

“因为她大脑中关于音乐及钢琴的部分特别的发达,而且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特别多,你说这叫不叫聪明?”

“当然了!”他有些兴奋了。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家长的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家长自己就不能做到“逻辑自洽”,能影响孩子的观点首先要能说服自己。

引出神经元的话题其实是我希望他能用成长的眼光看待自己,同时还想通过一系列证据来钉死了“老师评价那个小朋友聪明未必是正确的”这一观点。

现在算算,离这场谈话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当时中班小朋友转眼也成了一年级小学生,但他再也没有在“是否聪明”或者别人评价他“是否聪明”这个话题上表示过困惑与难过。反而在后来的很多时候遇到困难后,他都会用这套逻辑来说服自己再去试一试,即使失败,却可以让大脑中的城堡更为强壮。

也许那个夏日午后老师对班里同学的评价,虽然刚开始让他有了不舒服的感觉,但对我们来说是的确是一件幸运的事。

作者介绍

婉约小姐,曾供职于央媒的资深媒体人,从公关总监"退位"后的非典型海淀妈妈,十分擅长寻找学习方法的底层逻辑。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转载开白请加微信:LRJ135236048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