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笔法,笔杆要倾斜吗?主要用侧锋吗?当然不是,还是正锋为主

 泊木沐 2022-07-05 发布于辽宁

魏晋是中国书法大发展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书法之法丰富多样的巅峰时期。留名青史的书法家比比皆是。三国吴地的黄象,书淳朴大气,又不失绕梁之美;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容美;王羲之书如谢家子弟,爽爽有一种风气。

书之妍美,今天的有些人把它归为侧锋用笔之功,因为有“侧锋取妍”之说。魏晋书法之所以妍美,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像玉之妍,是里面透出来的。魏晋尚韵,所以会风姿卓约。至于侧锋用笔,反正王羲之是明确表示不赞成的。

王右军有一篇书论叫《笔势论十二章并序》,其中有一章《观形章第八》。整章介绍了临文用笔的各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优劣。

排在第二的就是侧锋的问题,“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这句话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说就是“侧锋用笔无力,也不应该把用笔锋当用鞭子似的抽,而使笔画接近缠丝一样的僵直”。

侧锋,用力,笔画就回臃肿,不用力甩出去就会单薄僵挺,实在不是魏晋书风的个性。在当时就被受诟病的用笔方法,后人反而极力推崇,难怪明清以后佳绩很少。

右军书法很多笔画“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细若针芒”,这些也都是正锋笔法写成。王右军及其重视篆籀,并留书给后代子孙,令其“缄之秘之”。说“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篆籀的核心是中锋,外在是圆转。这两点王羲之都做用得很到位。

正锋这一点,在他《记白云先生书决》中,也有表示。“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力圆则润,势疾则涩”。一个“抵”字,把用笔状态展露无遗。毛笔本软,干笔时锋是散的,便不可抵纸。湿笔时,笔毫互相束缚,就有了抵纸的可能。但是,当偏侧时,笔毫就会倾滑,就没有办法抵纸,只有正锋时才可以用力。

有人也说,正侧锋之说明以后才有,那就是谬论了。不仅仅王羲之,唐欧阳询的《传授决》当头一句“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秉,就是持,拿的意思。圆,《说文解字》解释为,“圆全也”。这句话用现代汉语就是每当拿笔时,必须把笔放在完全正直的位置。

种种典籍可以证明的的书法用笔法则,不知为什么就被无视而曲解。要知道用笔是书法的技术基础,用笔方法错了,那不就南辕北辙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