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走步莫贪多

 新用户07932792 2022-07-05 发布于河北

文  原创  图  来自网络  侵必删

走步莫贪多

    小区因疫情被封期间,我和邻居们就满小区溜达,尽量找阳光能照到的地方走,最后又到楼下围着楼栋转圈。

    走了5000步左右,同行的两位先后退出,一个是比我们下来得早,已经走了七八千步,一个是说这几天走多了,膝盖开始疼,于是聊到每天走多少步为佳的话题。 

    自从有了“微信运动”,每天走多少步一目了然,好处是准确计量步数,让自己心里有数;可以定个目标,有了目标走起来才有动力;有朋友圈对比,激励自己坚持。通过微信运动,还可以彼此关注亲朋好友的状况:每天步数差不多,说明一切正常;连续几天都走得很少,说明有事了。有一次我就是通过步数判断朋友有什么事,发了微信问候,果然是做了个手术,为此朋友很感动,说起码证明有人在关心、惦记着自己。

    从微信运动看,朋友圈的人呈两极分化,走得多的每天都在20000步以上,走得少的只有几十步。走得少可能是因为不带手机,但多数确实不太爱运动。走得多的人相对固定,排在前面的总是那么几位,我圈里有个女同学,每天都是两三万步,几年雷打不动,稳居我朋友圈运动榜首。

    步行是一种安全的、适量的运动,也是唯一能终身坚持的锻炼方式。研究证明,健走可以让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活动起来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步行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与植物神经功能;步行还促进心脏冠状动脉血流畅通降低血压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缓解疼痛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

    但记住一定要“适量”,而且是根据各自身体状况而总结出来的“适量”。比如我那个同学,她从多年前就走着、跑着上下班,到单位也是不停走动的工作;比如我们对面楼有一对老夫妻,据说也走了多年,如今年近80岁了,每天还走万步以上。

    这说明他们适合这种方式,再说从少到多,循序渐进,身体机能也已适应。常在朋友圈看到晒步数的,为自己占据排行榜前列而欣喜,有的还截图留作纪念。但走路是要因人而异的,并不是越多越好,偶尔一两次走得多没关系,切不可为了独占榜首而盲目追比。

    人体器官、骨骼等也是有有效期的,过度使用会导致使用寿命缩短。走路太多最明显的是对膝关节损害,可能会损伤半月板,致使软骨下骨增生硬化,造成椎间隙狭窄,也会引起周边肌腱韧带的损伤,造成无菌性炎症,引起疼痛、酸胀、活动受限等相关症状。

    所以不要追求走得太多,而要根据自身情况摸索一个适合自己的“量”。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10000步,分两次走,一般第一次约6000步,第二次略少。周末去爬山也不跟驴友走,他们的强度太大,自己设计路线可以量力而行。我遵循走下来不觉累、第二天腿不疼的原则,如此也走了十几年了,原来上下楼腿疼的毛病减轻了许多,应该说对于那个“度”掌握的还算不错。

    朋友,凡事有规则,走步莫贪多。今天,你“走”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