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到了,这份假期高效学习法请查收 | 围观

 如水138 2022-07-06 发布于河南

民小编说


“双减”政策实施即将满一年,“双减”的方向已是无法改变的大势。


疫情的反复让人们很无奈,网课+“双减”,对于那些自控力欠缺的孩子来说,学习效率实难保证!而现在,暑假又在眼前,孩子假期如何学习就成了令人伤脑筋的头等大事。

等等!不是说假期要把时间还给孩子吗?不是说要让孩子多玩耍吗?没错,但“学习”本身的概念也并非只是狭隘的课本学习。阅读是学习,在社会中体验是学习,在自然中探险是学习,在不同环境中的沟通表达也是学习。同样,大人每天的工作生活也是学习。只要“学习”这件事在发生,就需要有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假期到来之际,我们奉上一份清凉解暑的高效学习法,希望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这个夏天不再那么焦虑。

图片

· 方法很多,该怎么用?·


对于自主学习来说,高效学习法可以分为设定目标、获取及处理信息、复习技巧、应对焦虑这几个部分。

今天,我们就以暑期这段时间为一个周期,试试看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实现高效学习吧——

01

设定目标

为了有效实现目标,在设定目标时需要遵循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
·Achievable可实现的
·Relevant相关的
·Timely有时限的

确定好合适的目标,还要把它变成具体可操作的计划。制定计划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这三种:

1

倒推法-有时间期限的目标


比如有一个“8月9日提交作文”的小目标,那么计划该怎么制定?

从交稿日往前推定稿时间,再往前推留出修改时间,再往前推留出构思文章的时间。

然后,用一张时间线图,教孩子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做成正确的计划。

2

分解法-适用于较大的目标


如果想“两个月看完《西游记》”,这个目标该如何实现?

试试把大目标变成一个个小目标:两个月看完,先算每个月看多少,再细算到每一周看多少。这样就有了一张完整的计划分解图,从而帮孩子制定出每一周的计划。

3

艾宾浩斯法-适用于记忆类目标


图片

这是基于人类的“遗忘曲线”理论发明的一个方法。比如希望暑假掌握100个单词,利用遗忘曲线来规划每日任务,就能记得轻松且牢固。

02

获取及处理信息


读一本书、学一种技能,如何能从这些庞杂的内容中提取出有效信息,是一项重要能力。未来实现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会检索信息的方法、整理阅读清单的能力、做笔记的方法等等,这些是很棒的学习工具,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图片

比如做笔记,除了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等,也可以根据阅读内容,采用更合适的提取信息的方法。

针对故事类文本,可以使用“故事山”,把故事分为开始、问题/困难、高潮、问题解决、结尾这5个部分,沿着“山”展开阅读,条理就会很清晰。

人物传记类的文本,则适合用泡泡图的形式,让孩子进行发散思维,记录人物的童年、家庭情况、职业、成就等等。

新闻纪实类的阅读笔记可以用流程图的方式,把其中一项关键的要素:时间,记得有条理。

通过这些方式,能帮助孩子学有其法,学得更有效率。

03

复习技巧


温故而知新,无论是课本中的知识,还是工作中的技能,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复习的内容一般较多,正式复习前,要先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所有学科进行复习优先级的排序。

图片
规划: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来梳理评估,例如,用1~5代表复习的优先级,1代表擅长的学科,4和5表示不擅长的学科,这些数字能够告诉我们需要在每个学科上花费多长时间复习,通常越薄弱的学科,越需要分配更多的时间。

图片
理解:

学习有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创造,我们只有从单纯的记忆,到深刻理解知识,再到创造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才能完成学习上的升级。

图片
利用多种学习方法:

复习可以说是对相同知识的又一次学习,在这次学习中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复习更有成效。比如“以教代学”的费曼学习法、在生活中进行知识迁移、小组学习法等。

04

应对焦虑


图片

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焦虑。这就需要休息和调整。

应对压力的方法可以有:呼吸放松法、积极暗示法、将时间具体化、将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冥想法等等。

同时,无论压力多大,必须想办法让自己保持精力充沛:

定时定量、健康均衡的饮食,能全天为身体稳定供能;

充足的睡眠,身体在夜间恢复能量、修复细胞组织并激活器官,大脑也会在夜间处理白天所有的信息和情绪;

锻炼身体,运动能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还能促进内啡肽(帮助身体放松的一种物质)的产生,让我们感觉更好。

· 节奏感和休息,大有来头·


比起“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科学练习”。头悬梁锥刺股,不如讨个巧,下面介绍几条“突破常识”的、让学习变轻松的建议:

1

在固定场所学习?

多换几个地方试试


学习是不是在固定的安静空间效果最好?不一定!

密歇根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同样的时间里,让两组实验对象学习同样的单词,唯一的不同是一组在固定的环境里学习两遍,一组在不同的环境里学两遍。

测试结果表明:不通环境下学习者的成绩,要远远好于同一环境下的学习者。

而这个结论得到了专门研究“学习的背景(音乐、照明、墙壁颜色等)会带给记忆什么影响”的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们的支持,他们的研究也表明,记忆场所(还有时间、姿势、方法、内容等)的变化,会让记忆的复原(想起)变得更加简单。

这就好比在家里看的书,跟在图书馆、在咖啡厅、在公园长凳上看的书,内容看似一样,但感受不同。每当我们要提取记忆的时候,大脑总会冒出一连串信息,比如当时学习的场景(时间、内容、方法、姿势、场所)。记忆会和周围的环境相关联,熟悉的感觉会还原场景,唤醒记忆,帮助你将要学要练的知识记得更牢固。

除了变换环境,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每天的学习时间(分切时间、调整学习时间段)、学习方式(听说读写换着来,或者扮演老师做讲解、对着镜子背诵等)、学习内容(切换科目,交错学习)、甚至学习姿势(前半段坐着写,后半段站着或踱步读)来增强学习效果。

2

集中精力学一科?

还是交替学习和分散学习吧


我们印象中,学习是解决完一个科目再进攻另一个,但这样未必是科学的,集中火力倒不如交替学习分散学习——

交替学习是指变换学习内容的模式,可以让大脑始终处于警觉状态,深入区分不同学习任务的区别,又促进学科间的知识交融,思维也会因此更有弹性,专注力更集中,而学习效果也会更牢固。

图片

比如学习英语,可以先花20分钟做英语听力,再换成20分钟的阅读理解,效果会比一小时都在做听力或阅读更好。平时每天做作业,也不建议一口气完成一科,再进行下一科,而是可以交替进行。如先做半小时纯文字的语文作业,再交换成数字计算的思维题,再换回语文。

而分散式学习,则是拉长时间间隔。考前花两小时临时抱佛脚,还不如一周里每天花二十分钟分散学习。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记忆间隔效应”,意思就是将知识点分模块、拉开时间距离来学习,要比集中起来完成效果更好。

分散、间隔的复习会让大脑对知识点更有新鲜感,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次重复,大脑会降低对这个知识的关注度。分散式学习适合用来学习和记忆全新的内容,通过短时记忆的反复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3

充分榨干每一分钟?

别,休息和睡眠可以巩固学习


睡觉就是学习。

现代睡眠之父,芝加哥大学教授柯莱特曼和他的学生阿瑟也发现,当我们睡觉时,大脑皮层的活动并没有停止,而是在做各种信息整理工作,将碎片知识相联接,并与过去经验结合,形成更完整的知识板块。常常因此能够另辟蹊径地解决某个难题,激发出创意和灵感的火花。

最著名的例子可能就是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为了尝试将所有元素整理成一个合理的排列方式,门捷列夫通宵达旦,苦思冥想,还是毫无头绪。直到有一天累得昏睡过去,结果,在梦里“看见”了一份表格,所有元素都各归其位,后来广为人知的元素周期表就这样在梦中诞生了。

图片
门捷列夫

· 高效的学习,

能让孩子变成什么样?·


看看这个叫John Fish的小伙儿吧。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他的学习秘籍之一和谷爱凌很像:每天要睡够9小时。

图片

在John Fish的计划表里,对起床、学习、吃饭、锻炼等每一项活动都列出了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

当然,个人业余爱好也是关键的部分。可对于普通人来说,光是应付每天的学习,就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了,哪儿还有功夫发展业余爱好啊?更何况是哈佛学霸?关键就在于,John Fish很会利用时间。

八点十五分,吃过早饭的John Fish坐下来,开始制定一天的活动计划表。因为他的第一堂课于九点开始,在此之前他有四十多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一项事务。

午饭后的一个小时,John Fish也没有浪费——写论文、整理问题以及编辑视频……

晚上完成论文后,John Fish觉得有点累了,于是决定换点事做。

可是你猜他会做什么?做数学题!


果然是妥妥的学霸!但他和我们印象中的学霸完全不一样,没有焦头烂额的苦读,没有挑灯夜战的煎熬,而是高效、轻松又愉快地度过了一天,学习和生活都很充实。

我们的孩子,未必个个都要当学霸,但完全可以在高效学习的同时,拥有快乐和自主选择的空间。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