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学历史悠久,从古至今,诞生出了无数有名的文学大家,其中很多文学巨著更是流传千古,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典型的文学代表,其中民国时期最出名的文学家莫过于鲁迅了,他被称为民国大文豪,他的很多作品极具代表性,直观地反映出了当时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甚至有些文章还收录入小学语文课本中,成为学生的必学课文之一。 鲁迅出生于1881年,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叫周树人,鲁迅是他后来为自己取的笔名。鲁迅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祖父是当地一名官员,但就在鲁迅12岁时,他的祖父因犯事而入狱,父亲又身患重病,自此家道中落,为了避难,全家人被迫搬到了乡下生活。此时他的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叔伯们又要求分家,即便鲁迅据理力争,最终分得的家产却很少,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 1909年的时候,鲁迅从日本回国后,便开始创作文学作品。但起初他的作品并不受欢迎,在国内的知名度也不高,直到1918年,鲁迅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发表,一下子在国内掀起了热潮,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而随着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甚至还受邀参与了北大校徽的设计,后来这个北大校徽一直沿用到了1949年。 鲁迅讲课的时候声音平稳,内容丰富多彩,看事物的角度新奇大胆,批判人物也是有理有据,犀利而中肯,令人为之深深折服。很多学生不知不觉中都被他吸引,渐渐地笑声也停止了,整个教室里一片鸦雀无声。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唯恐漏掉了一个字。鲁迅先生不只是自己讲课,他还会和学生互动,倾听学生的想法,再加以指导,令很多学生茅塞顿开,一节课下来,所有学生都收获满满。 自此以后,但凡是鲁迅先生的课几乎座无虚席,堂堂爆满,甚至很多北大教授也都特意来旁听他讲课。鲁迅先生从此“一课成名”,成为了北大最受欢迎的教师。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